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探析 周广硕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9期   作者:周广硕
[导读] 近年来,建筑行业取得迅速发展,随着规模的不断增大,
       摘要:近年来,建筑行业取得迅速发展,随着规模的不断增大,涌现出了一些新技术。发展绿色建筑成了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目标。绿色建筑不但可以减少污染,还能够有效提升能源利用率。而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是一种在工厂即可完成的技术,缩短了施工时间,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所以,将此技术应用在房屋建筑行业中,能够有效推动建筑行业的稳步发展。基于此,文章结合实例对房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关键词: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生活宿舍楼,总建筑面积17307m2,地上6层,局部2层,无地下室,建筑高度21.16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桩基础,由A区和B区组成,其中A区均采用常规现浇混凝土结构,B区基础面以下采用常规现浇混凝土结构,B区基础面以上采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装配范围为1层~6层(其中预制框架柱从承台开始),预制构件类型包括框架柱、楼梯、叠合板、叠合梁、缓步台、外挂板、整体阳台、整体卫浴等。标准层预制构件个数达到798个/层,整体预制率高达75%。
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
3.1吊装技术
3.1.1叠合板吊装
        叠合板是指顶部在现场后浇混凝土而形成的整体受弯的预制混凝土板,其在现场吊装操作过程为:①按照图纸确定叠合板的吊装顺序和安装方向,并按吊装批次合理安排堆场和吊车位置;②起吊时先进行试吊,即吊起距地50cm停止,检查链条、手拉葫芦、吊钩的受力情况,使叠合板保持水平,叠合板起吊宜配合平衡梁,保证平稳起吊,确保构件不受破坏;如果未采用平衡梁,起吊时吊索与叠合板水平面所成夹角不小于60°;③叠合板就位时需垂直下落,在作业层上空20cm处略作停顿,施工人员手扶楼板调整方向,将板的边线与梁柱的安放位置线对准后,停稳慢放,在落下过程中,避免叠合板上的外伸钢筋与梁柱钢筋碰撞;④放下叠合板后,调整板位置,保证搁置长度在10mm左右,其允许偏差不大于5mm;⑤检查并保证下部支撑杆全部顶住叠合板,若未顶到须及时调整支撑杆高度,保证下部支撑杆托全部顶到位,确保顶托标高一致。
3.1.2预制柱吊装
        预制柱吊装操作具体要求为:①前一层楼板浇筑完成后,放出预制柱定位轴线及边线,使用与柱截面相同的定位钢板进行预留柱筋定位,并采取有效措施将柱筋固定牢靠;②在柱底与楼面结构层间设20mm坐浆层,其标高采用铁垫片进行调整,且铁片垫在两对角线上的柱角位置,保证柱安支撑,并通过可调斜撑进行垂直度调整;④柱子灌浆,选择下部注浆孔为本次灌浆的注浆孔,其余均为排气孔。所有套筒预留孔洞都饱满出浆并封堵完成后,将注浆孔洞封堵,套筒灌浆完成。
3.1.3楼梯板吊装
        (1)休息平台浇筑混凝土。
        (2)梯段搭接位置进行梯段标高抄平,在梯梁与梯段搭接位置之间加放垫块,进行标高调整。
        (3)梯段板吊装:①梯段起吊:预制楼梯梯段采用水平吊装,吊装时应通过调节手动葫芦使踏步平面呈水平状态,便于就位;②楼梯板就位:就位时楼梯段保证踏步平面呈水平状态从上吊入安装部位,在作业层上空30cm左右处略作停顿,施工人员手扶楼梯段调整方向,将楼梯段的边线与休息平台上的安放位置线对准,放下时要停稳慢放,严禁快速猛放,以避免冲击力过大造成板面震折裂缝;③校正:基本就位后再用撬棍微调楼梯段,直到位置正确,搁置平实。安装楼梯板时,应特别注意标高是否正确,校正后再脱钩;④铰连接安装:楼梯段校正完毕后,用钢管将梯段上预留孔与休息平台预留孔用进行连接;⑤阳台板吊装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平稳的楼面进行施工,严禁将身体探出楼面进行操作。
        (4)梯段和休息平台预留孔连接位置用灌浆料填灌严实。


3.1.4外挂板吊装
        吊装操作具体要求:①根据图纸确定外挂板的吊装顺序和安装方向,并按吊装批次合理安排堆场和吊车位置;②起吊时要先试吊,先吊起距地50cm停止,检查链条、手拉葫芦、吊钩的受力情况,使外挂板保持竖直,建议使用布吊带进行安全防护,即起吊过程中保证吊点充分受力,布吊带缠绕在构件上保护外挂板保持竖直状态;③安装过程中,外挂板的调整主要控制四个要点:边线位置、标高、垂直度、止水条挤压程度;④待同一立面上的外挂板安装时,通过拉通线的形式,调整相邻外挂板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其在同一平面上保证整体平整;⑤外挂板精确调整后,安装L型角钢,将外挂板底部与下层楼板牢固连接;⑥在混凝土浇筑前,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到外挂板外立面上进行成品保护,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污染。
3.1.5阳台板吊装
        吊装操作要求:①根据图纸确定阳台板的吊装顺序和安装方向,并按吊装批次合理安排堆场和吊车位置;②起吊时要先试吊,先吊起距地50cm停止,检查链条、手拉葫芦、吊钩的受力情况,使阳台保持水平;③阳台板吊装前应根据阳台板尺寸要求进行底部支撑搭设,并在安放方木后通过可调支撑将支撑体系高度调整至板底标高;④同一立面的阳台板应依次进行吊装,避免跳序安装,阳台的定位依据定位线的同时要兼顾板与板之间的设计分隔缝;⑤阳台板吊装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平稳的楼面进行施工,严禁将身体探出楼面进行操作;⑥为保证预留钢筋具有足够的混凝土保护层应从梁上部钢筋下部穿过,并与楼板上部面筋有效绑扎。
3.2连接技术
3.2.1后浇混凝土连接
        后浇混凝土连接是指预制构件安装后在预制构件连接区或叠合层现场浇筑的混凝土,是装配式结构中非常重要的连接方式之一。本工程叠合板、叠合梁水平连接及梁板柱节点连接均采用后浇混凝土连接的方式。
3.2.2螺栓连接
        本工程螺栓连接主要应用在外挂墙板与楼板的连接上。在外挂墙板吊装经精确调整后,安装L型角钢,采用高强螺栓将外挂墙板底部与下层楼板牢固连接。外挂墙板和楼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均应预埋螺栓套筒,确保套筒位置满足设计位置要求。
3.2.3套筒灌浆连接
        套筒灌浆连接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比较重要的一种连接技术,是纵向受力钢筋主要的连接方式,是保证实现钢筋连续可靠传力的重要构造。本工程中主要应用于预制柱的纵向钢筋连接,其原理是将下层柱的受力钢筋插入吊装框架柱的套筒内进行对接,并在套筒内注入高强早强且有微膨胀性的灌浆料,由灌浆料在套筒筒壁与钢筋之间形成较大的正向应力,在带肋钢筋的粗糙表面产生较大的摩擦力,由此得以传递钢筋的轴向力。
        灌浆应使用灌浆专用设备,并严格按照设计配比配制灌浆料;灌浆时严禁设备中进入空气;灌浆过程时间较长时,注意搅拌设备漏斗中的灌浆料,通过搅拌或者加入减水剂,使之达到合适塌落度及和易性。
        预制柱注浆工艺要求:预制柱吊装完成且垂直度校正完毕后,对预制柱预留插筋口进行孔内灌浆。灌浆过程中,首先采用砂浆对柱根部进行封堵,再选下部注浆孔为本次灌浆的注浆孔,其余均为排气孔;待所有套筒预留孔洞都饱满出浆并封堵完成后,最后将注浆孔洞封堵。
4总结
        综上所述,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装配式技术实现了产业化结构,也体现了绿色建筑的应用,实现了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促进了社会环境与建筑业的协调发展,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其特点进行掌握,通过各关键技术的应用,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雪梅,王胜男.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探析[J].居舍,2018(35):70.
[2]侯文红.房屋建筑装配式结构关键技术分析及质量监督措施[J].中国标准化,2017(24):70-71.
[3]雷军.装配式结构设计的应用与优化[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2):167-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