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是煤炭大国,煤矿含量多,在煤炭的生产开采领域中,煤矿开采公司通过给矿井内部安装通风设备,来为井下的采矿人员提供充足的空气,并及时地将矿井内部的有毒害气体如瓦斯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气体排放出来,来减少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矿井煤矿开采公司在煤炭资源的开采当中,需要加强对煤矿矿井内部安全的管控,来降低矿井内部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并制定安全保障措施。煤矿的开采单位要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以及引入先进通风安全保障技术。近些年,国家的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对煤矿内部安全设施的检查,督促煤矿企业为开采人员配备优质的安全防护设备,来保障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进而推动煤矿开采作业的安全生产、安全运行。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事故预防
引言
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管理的难点与重点,特别是井下的通风效果,对于保证安全生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井下通风具有防治煤尘、抑制瓦斯与火灾等多方面的作用。因此在煤矿的安全管理中,要意识到通风管理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通风安全管理要结合井下的特点,特别是由于井下开采是处于变化中,因此通风管理具有动态性的特点。通风安全管理要结合易发生的安全事故提前加以预防与控制。
1煤矿做好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煤矿生产过程中随时会遇到各种安全隐患,其中,有毒有害气体溢出是煤矿生产作业现场随时出现的,因此,要求煤矿必须通过各种通风设施向煤矿井下输送源源不断地新鲜空气,保证井下作业人员正常呼吸和稀释井下有毒有害气体,避免危及人员安全。如果通风措施不到位,井下瓦斯聚集达到一定的浓度时,达到爆炸条件,就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一氧化碳超限就会发生人员中毒安全事故等等。这些安全事故不仅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导致人员伤亡。例如,2019年7月31日,某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一煤矿,由于通风管理工作和措施落实不到位,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造成7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984万元。因此,煤矿的通风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不能有丝毫大意,必须强化通风管理工作,落实好各级岗位责任制,加强通风、瓦斯管理,加强通风设施管理,避免通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2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研究
2.1加强通风管理
在进行矿井施工之前,若要保证整体的生产效率,首先应当有合理的安全制度进行支撑,矿井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决定了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技术水平,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为合理的通风制度,应当对建立好的制度执行力进行合理的考究,建立安全预案,从而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在矿井的生产规划过程中,可以结合原有的技术资料,综合分析生产现状,对于原有的计划进行优化,从而合理分配矿井资源。从技术层面来看,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不仅取决于安全和科学合理的技术,同时还有一些数据的管理,包括矿井的通风情况以及瓦斯赋存含量等因素,从而为后期的通风管理提供支撑。各个矿井施工过程中的通风设备应当完善,且设备能够安全高效的运转,配置专人进行其管理以及维护。在矿井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完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生产演练,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从人员来看,可以提高工人整体技术、知识水平,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及其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从而避免人因事故发生。
2.2做好人为因素方面的预防工作
①建立健全煤矿通风方面的规章制度,配置专业通风管理人员。煤矿矿长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全力组织各部门形成通风安全、数据准确及监控灵活高效的瓦斯治理体系,改进应急救体系,全面提高煤矿通风安全防范水平。②提高安全意识,煤矿各级管理人员要认识到通风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结合一通三防的理念,全面提升技术人员的综合素养,煤矿企业干部应该在通风安全管理工作中起到带头和引导作用。
③随时评估井下有害气体情况,及时消除危险因素,每个月开展一次通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作业时必须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改进,结束作业以后立即进行安全评估,从而及时找出存在的危险因素。④强化安全教育培训,通过推进通风岗位流程达标规范化,落实岗位责任,采用理论和实践同步进行的方式,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提升通风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2.3强化安全的基础管理
煤矿针对通风安全要健全安生生产责任制度,对于存在的各类通风危险因素要加以识别,风险识别要作为于煤矿开采的全过程,要分析开采中通风存在的危害因素,包括人的行为、物的状态,管理存在的漏洞,通过风险辨识,管理目标可以更加明确。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对不安全因素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可以明确安全管理的重点,安全管理要实现重点控制。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相关标准,要结合企业的生产特点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操,不同岗位的作业人员要有安全操作规程。对于作业人员要加强安全教育,从业人员要熟悉本岗位的危险因素,对于危险因素要有识别能力与预防措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准确地评估,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危险源防控体系和应对措施,对于危险源要采用预先控制的方式,切断危险可以发生的条件,而且还要对危险源实施动态监控,并分析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同时对新的危险源进行识别,为下一步的安全风险管理提供依据,从而实现对危险的预控,这种方式可以持续改进安全管理。
2.4选好巷道的贯通地点
巷道贯通地点的选择决定了通风设备能否发挥较好的效果,因此,选择正确的贯通巷道地点非常重要,在进行选择之前,要综合利用分析、检测技术来检查、分析和预判井下作业的危险性。如果具有较大的瓦斯隐患及风险,如地应力集中或者危险情况的爆发率高,则需要另外选择巷道的铺设地点。在选择地点时,应优先选择无危险性或低危险性的区域,以便对风险进行控制。另外,在进回风系统中不能设计巷道的贯通地点,可以选择煤柱作为控制风流的风门,在贯通巷道后,要采取措施及时进行巷道的稳定并降低巷道贯通的安全隐患。
2.5预防瓦斯爆炸的事故
煤矿开采公司在开采煤矿资源当中,需要控制矿井内部的瓦斯浓度。如果矿井内部的瓦斯气体浓度超过了5%,此时就有可能产生爆炸事故。在这种情况下,煤矿开采人员要制定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开采公司要及时地监测矿井内部的瓦斯气体浓度,给矿井内部安装瓦斯气体浓度的监测设备。通过监测设备,可以及时地将瓦斯浓度信息数据传输到公司的信息管理平台上,这是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瓦斯浓度变化状况,来调整通风设备。在不同的煤矿井内部、不同工作地点当中,煤矿开采人员需要优化通风设施设备,将矿井内部的瓦斯气体排出的外部,或者将瓦斯气体的收集。如果矿井内部的瓦斯气体含量不高,这是煤矿管理人员需要每天检查矿井内部的瓦斯浓度状况,以确保内部的瓦斯浓度气体在控制的范围内。
结语
在煤矿开采中,通风安全管理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点。通风安全发生问题会对煤矿开采带来多方面的安全隐患。煤矿开采中处于动态变化中,固此要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在开采过程中,防范措施重要保证执行效果。通风安全管理要针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与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预防。煤矿的通风安全,要实现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的共同作用。
参考文献
[1]郭玥亮.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19):76.
[2]马德清.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措施[J].化工管理,2018(29):66-67.
[3]张成龙.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防范措施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1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