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分析与控制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9期   作者:潘成钢
[导读] 本文从多方面对混凝土浇筑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加以分析并对控制措施进行
       摘要: 本文从多方面对混凝土浇筑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加以分析并对控制措施进行论述。首先要保证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浇筑过程要做好振捣,并及时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对常发生的砼质量问题应事前做好控制,所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尤其重要。
        关键词:混凝土  质量 分析   控制

        混凝土浇筑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构筑物的质量安全性及耐久性,所以对砼浇筑施工过程必须把好质量关,施工过程应制定有效的技术措施,按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认真进行施工,以保证工程质量。

一、混凝土浇筑中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分析
(一)表面缺陷
        1、麻面
(1)现象:砼外表出现麻面,外表粗糙。
(2)原因分析:模板表面不平整或存在杂物未清理。砼振捣不密实,砼和模板的接触面余留有气泡未排出,在混凝土构件表面形成麻点。
(3)预防措施:模板表面应刮平,有杂物要清理干净,模板接缝处应用油毡纸 、塑料条、纤维板等韧性材料堵严,支模后必须做好检查,所有的缝隙,应用油毡纸 、塑料条、纤维板等韧性材料堵严。砼振捣必须密实,不得过早地拆模,冬季拆模时间要适当延长。
        2、蜂窝   
(1)现象:砼结构局部松软,石头之间出现似马蜂窝状的大量空隙和窟窿。
(2)原因分析:
①砼配合比不合理或原材料计量有误差,混凝土中石子偏多砂浆较少。
②砼未均匀搅拌,和易性差,浇筑时分层下料或没有设串筒,导致石子与砂浆分离,振捣不密实,靠近模板处振捣不到位,而形成蜂窝。
③模板支撑不稳固或两块板之间有缝隙,造成振捣砼时模板移动严重漏浆。
④结构横截面小,钢筋较密,砼浇筑不到位。
        (3)预防措施:
①配合比设计合理,并确保原材料计量准确。
②浇筑时下一层料振捣好一层,采用插入式振捣时,应交叉插入下层5cm左右,浇筑层不宜过厚,宜为震动作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5倍,且不得大于50cm。每次移动距离应为振捣棒的作用直径的1.5倍以下。
③砼浇筑时的落差大于2米时,应用溜槽或串筒引料。
④模板支架要牢固,接缝应密封严实,浇筑过程发现模板变形、出现漏浆,应立即处理。
⑤钢筋较密或截面较小的部位应选用细石砼浇筑。
        3、露筋
(1)现象:砼结构表面有钢筋裸露。
        (2)原因分析:浇筑砼时,钢筋保护层垫块发生位移或缺失,导致钢筋贴紧模板、构件结构横截面过小,钢筋过密,石子被卡住,使砂浆不能完全包裹钢筋四周导致露筋。
        (3)预防措施:钢筋太密时,采用的粗颗粒最大粒径尺寸不得大于结构横截面最小尺寸的25%,同时不得大于个钢筋净间距的75%,优首先采用细石砼浇筑。
4、孔洞
        (1)现象:砼结构内部出现有较大尺寸的孔洞,局部钢筋或全部裸露。
        (2)原因分析:
①砼一次下料堆积过厚,振捣不充分存在漏振现象,而形成的松散孔洞。
②在钢筋较密集部位,砼被卡住,下部振捣不密实而形成孔洞。
③砼发生离析,又没有充分振捣,而造成特别的蜂窝。
        (3)预防措施:
①控制好下料,砼下料落差大于2m时(浇筑板时1m)应用串筒或溜槽,以防产生离析。
②钢筋密集处应采用细石砼浇筑,并振捣密实。


        ③采用插入式的振捣器,振捣棒与砼垂直或成40至50度斜角振捣,以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插点必须均匀排列以防止漏振,每次的移动距离控制在振捣棒的作用直径的1.5倍以下,操作时应快插慢拔。
5、酥松脱落
        (1)现象:混凝土结构构件浇筑拆模后,表面出现酥松、脱落等现象。表面强度要比内部强度低很多。
        (2)原因分析:浇砼之前木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度不够,混凝土与模板的接触面水分被吸去,造成混凝土脱水而产生酥松现象。拆模太早,混凝土表面还没有完全水化而造成强度过低,尤其是冬季施工,强度增长缓慢,混凝土构件表面受冻,造成酥松脱落。
        (3)预防措施:木模板应浇水而且充分湿润,并控制好拆模时间。   

        (二)强度不够
1、现象:同批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低于设计强度等级的0.85或0.9,或同批混凝土中个别试块强度值过低。
2、原因分析:
(1)水泥过期或受潮,性能降低。
(2)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或原材料计量有误差。
(3)混凝土加料不按规范顺序下料,搅拌不均匀。
(4)冬期低温施工,未采取保温措施,拆模过早。
(5)制作试块不规范,没有代表性。
3、预防措施:
(1)水泥应出具合格证及相应的复试报告。
(2)控制好混凝土配合比,并要认真检查计量。
(3)混凝土拌制时应按顺序加料,确保搅拌均匀。
(4)冬季施工时,要做好混凝土结构的覆盖保温和测温工作,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
(5)按规范要求取样制作砼试块,并加强对试块的后期管理和养护。

二、混凝土浇筑中出现质量问题的控制措施
1、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石、水组成,部分还掺有矿粉、硅粉、掺合料和外加剂,搅拌站和施工单位试验室应该对进厂的各种原材料严格取样检测,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后方能进厂使用。
2、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混凝土配合比应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根据工程项目所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进行试配确定,不得套用经验配合比。试验室应依据原材料的变化情况认真做好试配工作,以确定一个既满足设计要求,又满足施工要求,同时符合经济合理性的混凝土配合比。
3、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拌合物浇筑成型后一边抹平一边覆盖好,达到终凝时间(可在上面踩压而不留下脚印)后开始淋水保持湿润状态,养护时间应不少于7d,对掺有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三、结论   
        通过对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措施的论述,知道了如何避免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监理应加强对进场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对到场的商品混凝土严把质量关,经常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检查和旁站监督,发现有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问题要及时纠正或制止,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要责令限期整改,该返工的要彻底返工,使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的质量从始至终都处于受控状态,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 50204-2002)
[2]丁学文.《混凝土与混凝土制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王浩.建筑材料[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1.
[4]林文虎、姚 刚.《混凝土钢结构工程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