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湿地作为地球上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和人类生存环境中最具生物多元化的生态景观之一。湿地植物保护在生态省市建设中逐渐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湖南湿地植物示范园景观建设为背景,探究生态理念下湿地植被保护与景观生态。
关键词:生态理念;湿地植物;景观建设
1引言
湿地作为水陆交错带,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湿地作为重要自然资源,是生物多样性最强的生态景观和人类生存环境,在调节气候、防洪抗旱、避免环境污染、把控水土流失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保护和恢复森林和湿地,对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具有重要意义。但近几年来,受人类和自然因素影响,世界各地的森林和湿地仍处于逐渐退化或即将退化阶段,特别是湿地恢复已成为生态恢复的重要探究内容。
2湿地植被保护策略
为保护地球上的湿地以及生物资源,很早以前,我国就开始重视这方面,并针对湿地自然环境成立了保护区,保护区的范围非常广。目前我国部分保护区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大规模的开垦农田、滥采滥挖等,造成湿地植物群落和生态受到严重破坏,致使原生态系统慢慢失去平衡,森林和湿地也逐渐由好变坏。
2.1湿地植物保护区的建设
加强湿地植物保护区的建设工作,最利于保护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这也是最有效果、最直接的方法。根据湿地相关保护文件,对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结合当前实际进行调改,将湿地自然保护的范围和地区划分进行更系统和科学。针对保护方式要进行创新,可以通过开展生态旅游、特色产业等方式,让当地居民意识到湿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主动参与到保护及管理中,合理结合湿地保护跟当地经济和居民生产生活的联系,创新出一条更长远发展、资源保护等相结合在一起的路径。
2.2健全湿地植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世界有三大生态体系,分别为海洋、森林和湿地。除了湿地,我国其他两个作为独立环境早已经设立相关法律,目前只有湿地保护法还不够完善和系统,就算前期设立的有关湿地法律,也只是关于水土、矿产等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针对湿地植物保护缺少可行性。因此,具有健全系统的保护条款显得非常重要。制定湿地植物保护法的时候,应将其归入到保护范畴之内,保证湿地每一种类型有健全分级管理体系,清楚其保护主体的责任、权利以及利益等,该保护用红线划定好范围,并成立完善的生态修复机制以及效益补偿机构等。湿地的保护不断健全和改善,使其管理和保护方面也逐渐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
2.3成立针对性的森林和湿地植物保护机构
水生系统逐渐演变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过渡层就是湿地,其独有特点决定管理湿地方面,涉及到林业、环保等,由于很多部门及领导相互交叉对其进行管理,导致各个管理部门职责模糊、管理不到位以及权限不明白,从而影响到对湿地植物工作的保护。所以,务必要对管理体系进行重新梳理,其监管职能责任同时包括湿地地区内其他因素,动植物、土地等。为了加大每个地方的湿地植物保护,须将很多保护和管理方案共同实施,以保护好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和持续性作为基础,开展各种形式活动,开发并利用湿地现有资源,将职责落实到个人,促进群众爱护生态环境,并且调动其经济性。
2.4加强宣传力度,开展公益性环保活动
湿地植物的保护和管理要依靠人民群众共建。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对森林和湿地的理解只停留在课本内容上,比较抽象,对其保护更无从实施。所以,各级政府及高校可以运用当今社会各种渠道来加强公众森林和湿地概念,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其次,还可以吸引群众投入到湿地以及湿地植物保护行动中,建立湿地保护平台,运用信息网络扩散湿地信息,更快、更准,更便捷的及时了解湿地保护动态和知识,引领公众具有积极参与的社会意识,增长大众参与的热情,多举办与其保护有关的公益性活动,针对公众的参与感要不断提高。另外还可运用微博、QQ、微信公众等互联网媒介进行宣传,以授课、演讲、腾讯会议等形式宣传其保护重要意义。
3景观生态修护
湖南湘、资、沅、醴四大水系,湖泊众多,大中城市沿江布置,为构建湖南省生态湿地城市,湖南省林业局立项湖南湿地植物示范园为全省森林和湿地典范,该示范园位于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东南方向,地形狭长,北高南低,依靠原鸳鸯湖景区,规划面积20840m2(水生植物展示区11632m2,水体面积6000m2)。
3.1选择湿地植被种植原则
针对景观生态进行建设时,要依照以下原则:①因地制宜选择种植植物、注重植物季节性差异,营建森林和湿地类型。在对其进行恢复时,选用当地或跟原有植物进行融合,这样既保证成活率,又降低了成本,还已有的植物环境破坏掉;针对比较珍惜的湿地植物存在的地区,比如,水蕨、莼菜、荇菜等,一般这样难度很大,必须要强化原生植物的保护。②管制植物的季节情况,合理栽种。建设景观生态,遵循春花烂漫、秋色绚丽等特征进行建设,种植不同品种要选用适宜的比例,以此来丰富湿地植物类型。种植密度要适合,给植物以良好的伸展空间。
3.2不同类型植被的配置
3.2.1安排池塘及湖泊植被
池塘、山体湖泊等水体比较浅。风浪小,基层却很厚,在栽种植被时结合水体的深浅度来实施。针对挺水区域,一般可以种植芦苇、花叶芦竹等植被。针对浮水区域而言,一般都会栽种凤眼莲、满江红等。然而沉水区域,一般都会种植苦草、黄花狸藻等。
3.2.2安排溪流植被
溪流通常水位降大,流速快,河床多为砂砾,基质差,植被通常不容易成活。在溪流里种植物时,应不影响河道的行洪,可在支流及开阔地种植植物进行护岸。在主河道内种植护岸植物有难处,特别是高秆阻水植被,一般种植在两岸,以避免对行洪造成影响。对于河流、湖泊深水区,湿地植物可采用人工浮岛技术或围栏养殖技术进行培育,一般情况具有环境美化、水体净化的功能。
3.2.3护坡植被的配置
在保证防洪的基础上,湿地护岸应尽量减少固化比例。如需固化,丰水位以上和平水位以上的护岸可采用以下方式固化:①植栽法。是指护坡的切面或者周边环境植被系统内栽种相应的草本植物;②筑堤法。是指在石缝间栽种植被。运用这两种固化方法种植的植物一般为狗尾草、沿阶草、佛甲草等。对于丰水位上面可进行全面绿化。若整个护坡面都要固化,可在水岸周边建造花台,运用垂直绿化,栽种可以攀爬和可以垂枝的植被,进而可以将护坡周边的绿化效率提升起来,建立出很完善的绿色视觉效果,一般经常会用到的攀爬植物有五叶地锦、络石、常春藤、迎春等。
4结语
总之,湿地植物是水陆交错带的重要生态系统,对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在恢复湿地植被时,必须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植被种类,通常是当地植物种,才能有效恢复湿地景观林带,以免出现外来物种入侵。
参考文献:
[1]李自珍, 韩晓卓, 李文龙,等. 高寒湿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保护及生态恢复对策[J]. 西北植物学报, 2004(03):7-13.
[2]熊作明, 韦永培, 吴涛. 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生态规划[J].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013(003):53-54,20.
[3]程志永. 基于自然系统的湿地景观生态修复模式研究——以环巢湖为例[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17(002):122-126.
[4]成海, 陈浩, 李建荣,等. 基于滩涂生态修复的景观型盐地碱蓬群落建设与应用r——以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与重建工程为例[J]. 现代园艺, 2017, 000(022):163-164.
[5]尹曼. 湿地景观的可持续设计初探[D]. 中国地质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