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铁10号线车辆锂电池牵引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9期   作者:倪庆博
[导读] 本文章介绍了天津地铁10号线车辆锂电池牵引功能
        摘要:本文章介绍了天津地铁10号线车辆锂电池牵引功能,对电池选型、主电路设计、整车安全性设计、控制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为后续的应用研究提供了经验。
        关健词:地铁车辆、锂电池牵引、钛酸锂
1、引言
        地铁车辆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备的核心,也是整个地铁中最易收到外界环境和条件干扰的系统。限界、轨道、供电、信号等系统若出现问题,都会对行车造成影响。
        目前在满足AW3载荷下,基于地铁全线路全天候的使用工况,在不大幅增加列车自重的情况下,实现自牵引功能,国内外地铁项目尚无实际应用案例。国内主流蓄电池牵引形式以碱性高倍率电池为动力,主要用于平直道运行及段场调车使用,由于碱性蓄电池能量密度比低,导致列车增重较大,大大降低其应用的可行性。
        天津地铁在2号线、5号线、6号线锂电池牵引研究的基础上,验证通过列车蓄电池紧急牵引功能,在大坡道长距离超员载荷工况下实现车辆自身救援的可行性,并首次在地铁10号线中全线采用了钛酸锂电池牵引系统。
2、电池选型及参数
        此次牵引蓄电池采用钛酸锂电池,相对于以石墨为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钛酸锂电池的充电电位平台稍负于1.55V,即使在充电后期、低温或高倍率充电的情况下,此负极的电位也不会达到锂离子还原成金属锂的电位,安全性更高。
表1:地铁10号线牵引蓄电池参数
 

2.控制方案
整车配备两组DC460V蓄电池,当列车需要应急牵引时,列车断开电网(高压1500V),将高压蓄电池投入列车母线,牵引逆变器利用蓄电池电压(额定DC460V)进行应急牵引。

图1: 天津地铁10号线蓄电池牵引电路原理图
        系统主要由2组电池组组成,每组蓄电池分别由1组BMS作为电池的核心控制管理单元进行管理:
        接触器KM1、KM2:作为蓄电池的上电接触器;蓄电池上电时,首先BMS先控制闭合KM2接触器,然后闭合KM3接触器进行预充电,预充电完成后,控制闭合KM1接触器,断开KM3预充接触器。蓄电池下电时,首先断开KM2接触器,延时1S再断开KM1接触器。
        熔断器FU1、FU2对整个电池系统进行过载和短路保护;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对蓄电池系统充放电电流和蓄电池总电压数据进行采样,系统闭环控制;控制接口:具备CAN/MVB通讯接口,可以实现与上位机的信息交换,通讯控制,
3.控制策略
(1)蓄电池正常上电:
        车辆供110V控制电源(取自于110V辅助蓄电池)到蓄电池系统(蓄电池系统控制部分负载功率表详见下表)。电池管理系统(BMS)开始自检,BMS自检无故障,收到整车发送的“蓄电池允许启动”信号,闭合预充接触器KM3,检测压差小于23V,闭合总正接触器KM1和总负接触器KM2,断开预充接触器,并与整车通讯成功,此时电池系统上电完成。蓄电池可以做放电或充电做准备。
BMS检测到电池系统严重故障时,BMS断开KM1和KM2接触器避免电池发生损坏,避免故障蔓延。
(2)蓄电池正常牵引:
        BMS正常上电完成,TCMS综合判断蓄电池是否具备牵引条件(蓄电池投入条件参考1.2.2章节),如具备牵引条件,那么整车发送“蓄电池牵引”信号至蓄电池,并且向牵引系统发送蓄电池牵引信号,牵引系统控制闭合蓄电池开关箱中的接触器,蓄电池开始为牵引变流器供电。同时BMS向整车实时发送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电压,整车根据电池状态,控制输出电压和电流。
(3)正常充电流程:
        应急牵引结束后,或者蓄电池总电压≤DC510V时,BMS发送请求充电指令到TCMS,TCMS判断是否具备充电条件(网压正常、蓄电池充电机无故障、蓄电池牵引使能信号为0、蓄电池无故障、通讯正常),如果具备充电条件,那么整车发送“蓄电池允许启动信号”至牵引蓄电池,牵引蓄电池按照正常上电流程来动作。同时整车发送牵引蓄电池充电机启动命令,充电机收到启动命令后,按照BMS发送的最大充电电流和电压值进行恒流充电。电池充满后通过通讯发送“充电机停机指令”充电机停止电池侧的输出充电电流。TCMS判断蓄电池不需要充电也不需要放电,那么将“蓄电池允许启动信号”置0。BMS控制蓄电池内总正接触器和总负接触器断开。BMS保持运行,监测电池状态,并通过通讯实时发送蓄电池状态数据到整车网络。
(4)下电:整车将“蓄电池允许启动”信号置0,蓄电池内主接触器断开, 蓄电池完成下电;整车控制切断DC110V辅助电源,电池管理系统及蓄电池下电。
(5)电池管理系统
        电池管理系统采用主从设计。BMS从板通过对各单体电池电压和温度信息进行采集,然后通过CAN通讯传输给电池管理系统主板,主板再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对电池的温度和电压进行保护。电池管理系统通过CAN总线与整车通讯,对数据进行诊断和处理。控制充放电。BMS主板通过控制主回路的接触器,避免电池组过充、过放和过温,延长电池使用寿命、防止故障发生和蔓延。
(6)主动灭火装置
        主动灭火装置能够有效探测到蓄电池系统的早起火灾并给予报警,同时实现对火灾的扑灭及持续抑制,降低电气火灾带来的危害。蓄电池系统发生火灾时,安装在蓄电池箱内的 BMS 电池管理系统通过温度信号以及烟雾传感器报警信号发现火灾,BMS 电池管理系统输出 110V 直流信号启动主动灭火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将灭火剂通过灭火管道经喷嘴输送到对应保护区域灭火。
4、结论
        车辆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备的核心,也是整个地铁中最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条件干扰的系统。锂电池牵引功能在兼顾段场车辆自行专线,减少调车机和段场电化配置的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灾害情况下正线车辆的自救性能,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谭海云. 蓄电池牵引在上海地铁16号线车辆上的应用[J].机车电传动,2015,06:83-90
[2]纪军. 电力蓄电池牵引车牵引蓄电池的选型设计[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08:223-224
[3]邓小东,陶波等. 蓄电池牵引功能在成都地铁既有电客车上的应用研究[J]. 铁道机车车辆,2018,08:114-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