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煤炭是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能源之一。许多煤炭企业为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投入更多的设备用于生产。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煤矿机电设备经常出现安全问题,严重破坏煤炭企业正常的发展。针对机电设备存在的安全问题,本文围绕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实施的措施展开讨论,为煤矿提高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 ;解决办法 ;管理制度
引言:
煤矿企业开采煤炭资源过程中,需要较多的机电设备,并且使用的机电设备结构较为复杂,在井下恶劣的环境中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多种问题的影响,如煤炭开采深度不断增加、设备技术相对落后以及工作人员素质较低等,导致使用机电设备生产时,会出现较多的问题,其中安全问题较为突出。一旦机电设备引发安全事故,会严重影响到煤矿企业正常的运行。
1.煤矿机电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1.1煤炭开采深度增加
煤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使用到较多的机械设备,并且随着机械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煤炭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由于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增加,致使井下排水难度不断提升,需要提高井下排水标准,才能保证井下煤炭开采顺利的进行。以井下排水使用的设备为例,若提高井下排水标准,会使井下排水设备的管理工作更加复杂,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会提升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加强井下排水设备的管理工作,需要不断更新排水设备,使排水设备具备良好的排水功能,但是要求企业增加设备的投入,造成企业承担较高的成本压力。
此外在增加煤炭开采深度过程中,由于企业缺乏对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视,一方面未能采用先进的方法检查设备,无法及时掌握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会对井下开采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未能应用有效的管理模式,导致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不断降低。
1.2设备和技术相对落后
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在各个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在发电、供暖以及工业生产中,需要大量的煤炭资源进行相关的生产工作,以便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许多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将发展的重点关注在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忽视设备以及生产技术的管理,不仅缺少相应的检测工作,还会使用到未经试验的机械设备,导致机电设备在运行中,经常出现安全问题。由于使用到老化或者落后的生产技术,在日常生产中会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一旦安全隐患引发事故,会破坏煤炭企业的正常发展。
1.3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在煤炭生产过程中,许多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相应的标准,要求工作人员按照标准进行生产。此外许多企业未能设定标准的生产流程,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会出现较多的问题,如未能正确的操作设备、设备出现问题未能及时处理等,严重影响煤炭企业正常的生产。引发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作人员素质较低导致的,煤炭企业应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通过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等方式,使工作人员掌握机电设备的操作以及检查方法,有效降低机电设备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2.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意义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提高煤炭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煤矿企业的发展能力;其次,提高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水平,可以促进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在煤炭行业中的竞争能力。
3.煤矿行业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3.1提升机电设备使用操作的规范度
提升机电设备使用操作规范度,具体体现在六个方面,分别为做好机电设备的质量验收和性能调试、严格遵守机电设备使用的审批流程、确保现场作业环境的安全性、施工现场人员自身的安全、不忽视任何一项小型设备以及加强对技术改造的机电设备管理。
做好机电设备的质量验收和性能调试工作中,要求煤炭企业必须聘用专业的技术人员,全面检查机电设备的性能和质量,只有机电设备通过检查后,才能应用在煤炭开采工作中。若企业采用租赁的方式使用机电设备,需要认真审核租赁企业的资质。此外在使用精密程度较高的设备,煤炭企业应交由专业的质检部门进行检查,检查符合标准后,才能投入到煤炭生产中。严格遵守机电设备使用的审批流程,要求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审批流程正确操作设备,通过正确的操作,既能控制机电设备承受的负荷,还能避免设备构件出现问题,从而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在煤炭生产过程中,煤炭企业应营造安全稳定的作业环境,包括提供充足的照明、供电等条件,并做好防火、防坠落等工作。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穿戴安全防护用具的同时,还应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生产,保证人员的自身安全不受威胁。在井下煤炭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到较多的设备,其中加强小型设备的管理,如做好设备的安全防护工作,防止设备的电源线等构件出现磨损情况,并且严格控制设备承受的负荷,使设备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转状态。由于井下开采条件以及实际环境发生变化,为使设备满足生产要求,需要加强技术改造的机电设备管理,通过技术改造设备原有的运行模式,提升设备的承载能力。此外在改造机电设备过程中,应按照注意事项和相关操作规程,避免盲目改造设备,导致设备承受较大的负荷,影响到机电设备正常的使用。
3.2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提升
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需要煤矿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并根据煤炭生产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完善管理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按照管理制度执行相关操作,有助于工作人员可以正确的操作机电设备,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能力。此外煤矿企业应实施奖惩措施,针对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罚,并将处罚结果作为考核指标,使工作人员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便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
煤矿企业应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培训,根据不同岗位的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并在培训中全面讲解安全管理知识,同时结合实际案例,通过具体的操作,锻炼工作人员的实际管理技能,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3建立精细化管理流程
煤矿企业应建立精细化管理流程,将机电设备的采购、维修、保养以及操作等,全部纳入到流程中,使工作人员在每个环节,均能按照流程开展相关工作,保证机电管理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通过精细化管理流程,使工作人员强化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识,从而在工作中不断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以便获得良好的管理工作效果。
3.4加大机电设备安全隐患排查力度
在日常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将机电设备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作为重点。每种机电设备的运行、性能以及操作等存在差异性,企业应制定针对性的检查方案,一旦发现机电设备存在问题,根据方案开展相关的检查工作,并且确定问题的引发因素后,对引发因素实施解决措施,有效排除机电设备的安全隐患。
3.5强化硬件建设
在井下进行煤炭开采工作中,需要使用到较多的硬件设备,以通风设备为例,使用性能良好的通风设备,构建安全高效的通风系统,可以为井下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在良好的环境中,可以降低瓦斯以及煤粉等物质的浓度,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此外在井下安装实时监控系统,通过监控系统实时管理每个环节的生产情况,一旦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可以及时发出警报,在短时间内快速处理发生的问题,保证井下安全稳定的进行煤炭生产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在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中,煤矿企业必须提高管理意识,根据生产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流程正确操作设备,并且利用制度加强人员的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煤炭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郭颜军.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策略分析[J].煤矿机械,2018,(4):124-125.
[2]方建恒.探讨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措施[J].科技风,2017,(14):158.
[3]李闫华.探讨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措施[J].装饰装修天地,2017,(2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