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李丽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6期   作者:李丽
[导读]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性和思维性都较强的学科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性和思维性都较强的学科,通过不断的学习可有效提升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其进行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同时也能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及水平。只是,在实际培养的过程中,还是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思维及方式进行及时更新和不断创新。本文便基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状况,对其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思维能力所提出的要求有了明确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革新[1]。语文作为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应该响应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引起足够的重视,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探索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状况
(一)缺乏对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都会更注重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一味地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的现象也尤为常见,这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抑制,而且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而导致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与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视程度不足存在着很大的联系。
(二)教学方式不够科学
目前,尽管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旧存在部分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以自身为主体,向学生单方面地灌输语文知识[2]。这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久而久之,还会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最终使得整体的语文教学质量不佳。因此,初中语文教师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思维及方式具有重要作用。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为学生制定思维培养计划
初中教育教学中,由于语文本身就具备了较强的综合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要想在教学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素质,教师则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化的设计,并为学生制定针对性的思维培养计划。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加强学生思维迁移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以“天上的街市”为例,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便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想象一下:盛夏的天空中自己最想看到什么样的美景?当学生在脑海中已经形成特定的画面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将想象中的美景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然后再进行交流和探讨,从他人的美文中借鉴可取之处。
(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
良好的环境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初中生而言,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不仅能够使自己很快地投入到最佳学习状态中,而且还能起到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为此,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从而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以“孙权劝学”为例,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在课堂导入环节设计这样的导语:“三国时期的吕蒙和关羽,你们都知道吗?吕蒙也曾战胜过关羽,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通过这些导语的引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能够为学生拓宽思维提供一定的动力。为了进一步打开学生的思维,教师还可以指定相应的阅读目标及要求,比如可以让学生简要地概述一下课文的内容,学生通过有目的地朗读和学习,也能从中获得启发。对于一些思路受限的学生,教师也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结合语文教材内容,教会学生思维方法及技巧
对于学生而言,其思维能力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历经长期的实践才能形成。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将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活动融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在此过程中,教师需立足于语文教材的具体内容以及相应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不断实践中积累锻炼思维的经验、方法和技巧,以便能够为自身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创造有利的条件。
以“秋天”为例,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教会学生“联想与想象法”,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发散其思维,进行自主探究。具体而言,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一下问题:“渔夫在秋天撒网的原因是什么?渔夫当时的心情如何?”当问题提出以后,学生便会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想象和思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不仅会使课堂氛围变得沉闷而枯燥,而且还会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带来不良的影响。为此,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思维及方法,采取有效策略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顾留元.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析[J].课外语文(下),2019,25(12):54-55.
[2]景永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24(11):46,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