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而随着新课改理念的进一步普及,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始涌现了出来,为语文高效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从以往的教学实际来看,影响教学效率提升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学生的课堂自主性、学习兴趣性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因此,教师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和新教学理念,针对性地提出合适的教学策略,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尽自己的一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校教学;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的高效教学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话题,实际上就是对学生吸收知识的速率进行提高,保证学生课堂时间的充分利用。从以往的教学实践来看,教师们在考试成绩大于一切的错误思想的影响下,过度地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把学生当成了学习知识的工具,这使得学生对知识的吸收速率受到了极大的抑制。而在新课改的理念得到普及之后,教师们逐渐认识到了以往教学中的错误所在,并开始着手对这些错误进行弥补,想要打造出真正能够促进学生能力全面提升的语文教学。那么,具体应该采取哪些策略呢?
一、增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参与
想要真正做到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首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自主性,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更多的参与机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从以往的教学实际来看,教师们很少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时间,认为学生不需要思考只需要记忆就行了,而这样的教学一方面导致了学生认知的狭隘性和同质化,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在枯燥的记忆过程中逐渐丧失掉学习的动力,从而将学习看做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来对待。因此,教师必须要改变这一现象,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探究中来,让他们通过个人努力来获得知识,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能力上的充分锻炼与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比如,在《曹冲称象》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就要注意让学生也参与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来。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如果让你们称一下大象,你们会用什么办法?有的学生会说可以用足够大的电子称,而有的学生则说可以用吊车将大象吊起来称一称。这时,教师就可以继续说,同学们说的很好,但这是建立在今天科技发达的基础上,那么在古代没有这些发达科技的情况下,曹冲又是如何做的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这样一来,学生们就会对曹冲的做法更加感兴趣,学习效果也就更好了。
二、开展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兴趣
想要真正做到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还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让教学变得更加有趣,从而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强烈的兴趣能够驱使着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听讲中,甚至让学生主动利用课下时间进行知识扩展。因此,教师就应该抓住这一点,通过黑板报、课堂游戏等活动让学生能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足够的快乐,这样一来,学生就会逐渐建立起语文学习很有趣的概念,在学习中也就会更加积极了。
比如,在《红马的故事》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其与“做手工”这一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们用手工再现这篇文章的内容。教师要先带着学生分析一下这篇文章中都有哪些人物,将“老师”、“我”“其他同学”等人物用手工的方式再现出来。在这一步完成之后,教师还要带领学生想一想这篇文章中都有哪些动作和对话,了解了这些,就可以和学生们一起来尝试还原这篇文章的故事了。通过这样的活动,文章学习就变得有趣多了,学生们也愿意接受这样的教学,教学效率自然就得到了提升。
三、做好课后反思,培养学习习惯
想要真正做到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也要让学生在完成了课堂学习之后对自己学到的内容进行总结反思,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有计划地进行弥补。小学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一直是一个问题,由于他们记忆能力还不成熟,往往会出现学了新知识忘了旧知识的现象。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每次课堂学习之后都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反思一下自己还有哪些知识掌握地不好,并写下来教给教师检查。这样一来,学生的知识就得到了及时的巩固,也就不容易发生遗忘现象了。
比如,在《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的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就要让学生们想一想自己在课堂上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们经过回想就会想到自己学习了一首古诗,这首诗是李白写的,其中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而自己需要做的就是背诵这首古诗,并能够默写出其中的生字。这样一来,学生对自己学习状况和学习任务就有了一个清晰地了解,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地提升。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真正做到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首先要从学生的主动权上入手,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其次要从学生的兴趣方面考虑,开展更多的有趣活动;最后还要让学生养成课后反思的好习惯,加强学生的知识巩固。
参考文献:
[1]段明月.趣味教学,注重改革——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0):119.
[2]魏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