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建设投融资模式与管理模式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8期   作者:姚一珺
[导读] 最近几年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发展非常迅速,为我国基础建设贡献力量。
        摘要:最近几年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发展非常迅速,为我国基础建设贡献力量。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财政部、国资委组织出台了一系列的投融资政策,规范了我国资金的流动,但就我国现阶段投融资项目的管理模式看,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了市场效率低下。
        关键词:工程项目建设;投融资模式;管理模式
        引言
        我国工程建设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而发展迅速,使我国快速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工程项目建设在历次危机中发挥了重要的促投资,稳增长作用,也为经济社会长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特别是当前面向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新型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应用投资的大幅增值,为我国在全球产业变革中打造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
        1工程项目建设投融资模式
        1.1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是仅次于银行信贷的全球第二大融资工具。从法律角度看,是承租人自筹10-30%的资金(通常是用于租赁保证金或首付款),租赁融资公司出资购买企业制定设备,设备的所有权归企业所有,企业要支付剩余资金及利息。
        1.2债券融资
        当前,债券融资是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融资薄弱环节,主要是因为债券市场不发达。通常看,发行债券来实现融资可以满足资源配置需求以及较长投资期限的需要,是投资者融资的重要方式。
        1.3EPC+F模式
        EPC合同采用“预付款+信用证”支付方式,对于承包商来讲是在建设期为业主提供融资,属于EPC+F项目,但融资性质是卖方信贷。如何应对这一市场变化,需要冷静分析、区别对待。具体分析如下。对于正常的出口卖方信贷项目,承包商的融资覆盖整个建设期和还贷期,通常贷款期限10年左右,需要投保中国信保的“中长期保险”。而“预付款+信用证”支付方式,要求承包商在建设期自行解决流动资金贷款,项目建成并通过验收后,业主支付全款;准确地讲,承包商为项目业主提供了“建设期卖方信贷”。
        2工程项目建设投融资管理模式
        2.1投融资管理方面
        资本管理方面,企业可以提前对项目需要的投资进行模拟,指定项目整个周期的资金流量表,根据项目所需资金来做好资金储备。还可以与产业基金之间形成合作,把到位的资金通过滚动发行的模式来置换项目前期投资所需金额。而融资方面可以通过银团或者是拼盘的形式,避开银行的利率风险,引入多家银行进行竞争,提高企业在出现市场波动时的议价能力。银团方面需要为企业打通绿色通道,确保企业在资金审批、利率波动方面占有有限的优势,其次,为了避免出现国内资金紧张的情况,还可以创新性的开辟海外银行参贷的合作贷款模式,将海外资金引入到国内项目当中。多管齐下避免低利率风险,确保项目融资工作的顺利开展。
        2.2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第一,建立人民币债券市场,建立以人民币计价、交易和结算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特别是要在能源、交通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人民币的结算比例。要将人民币纳入货币篮子计划,提升人民币在投融资体系中的结算率。第二,继续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跨境支付体系建设来加强中国央行与沿线各国央行在征信政策、信用评级、信用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合作,强化征信机构、评级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
        2.3加强顶层设计,加大配套政策资金支持力度
        第一,加强针对工程项目设施建设领域的预研预判,强化投资方向引导,制定出台投资建设指导性文件。规划前瞻布局,统一认识,明确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范畴,思路,任务和要求,完善配套措施,明确重点投资领域,消除相关领域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协调工程项目设施和新产业的互动发展,充分激发市场和民间的投资活力。

第二,加大工程项目建设配套资金的支持力度,在中央层面,建议适度扩大地方专项债新增额度,提供抵押补充贷款,专项建设债券或专项建设资金等,为基建投资提供新增的配套资金,在地方政府层面,加快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排查进度,推动形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机制。
        2.4施工管理方面
        首先,合同方面要合理设置约束条款,对图纸的设计深度、完善程度等要求进行深化,与设计费和付款进度之间直接挂钩。其次是项目预算,在概算编制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很多设计图纸以及工程量的复核,因此我们可以采取BIM技术,改变传统的概算方式,实现设计的高端化。最后,在项目的现场管理过程中,一定要严格落实公司的相关制度,对于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进行严格的考核,保证其具备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意外的能力,避免施工管理方面的风险。
        2.5为融资需求调整项目公司股东结构
        此类情况通常发生在大中型基础设施项目上,即项目投资人实力雄厚,但对所投资的项目及所处行业领域,业主缺乏相关业绩和案例,此时金融机构往往要求项目公司引入有实力、有专业团队、有业绩的股东加入。为此,项目公司从调整股东结构,有利于融资的角度出发,要求EPC总承包商小额参股,按股权比例出资,通常情况是持有项目公司10%-20%的股权。承包商则通过小额参股项目公司,获得EPC总承包合同;正常情况可以做到工程承包利润覆盖资本金出资。上述操作才是我们承包商普遍接受的模式,即通过小额投资、项目融资、拉动EPC及EPC+F+I模式。建议承包商积极跟踪开发此类项目。因为此类项目外方股东的资信情况良好,只要承包商对项目尽职调查的结论是正面的,就可以启动小额投资参股的评审和审批工作。承包商成为项目公司的股东后,会促进项目的融资关闭,加快EPC合同生效。
        2.6项目运营管理
        在投融资项目的运营管理当中项目公司是责任主体。项目公司需要严格遵守合同法、公司规定、PPP项目合同(以下简称PPP合同)等文件的要求与规定;此外,还需要履行企业的运营管理和资产管理职责,向政府与业主提供可靠的业绩考核报表,让政府和业主能放心的将费用支付给项目公司。同时,项目公司还要做好风险预警避免出现违约情况;做好绩效考核,避免影响项目收益的现象出现。还可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对国外相关经验的调查和学习,国内聘请专家进行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培训,为项目公司的运营和发展培养优秀的团队。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实现市场份额的滚动发展,为企业的发展增加新的利润点。
        2.7法人治理方面
        项目公司是实施项目投资的机构,在整个项目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做好项目的投融资、项目运行、项目建设、项目移交及资本回收工作等工作。所以,必须要将项目公司的法人结构进行完善和优化,将企业的相关制度有效落实到位,确保项目公司能够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治理公司;此外还需要对公司的组织机构进行完善,对公司内部各个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合理把控投资项目;完善项目投资的投融资管理体系和相关制度,构建优秀的投融资管理团队,提高项目公司的管控能力,确保投融资能够向更高层次发展。
        结语
        投融资项目因其资金涉及数目大,回收慢的现状,发展速度十分缓慢。但其发展对我国企业和经济的助推作用十分明显,因此,我们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自身特点对投融资项目的管理模式进行一定的改进,以促进我国相关企业的发展,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并助推我国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孙萱.探讨新形势下投融资项目管理模式及其改进[J].财经界(学术版),2019(8).
        [2]王桂忠.新形势下投融资项目管理模式及其改进[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7).
        [3]孙荣霞.基础设施BOT-TOT-PPP集成融资模式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
        [4]沈其明.BT(建设—转让)项目的合规性分析[J].技术经济,200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