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问题化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理念普及以来教师为转变教学主体地位而采用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问题化教学模式对传统课堂进行创新发展,可以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良好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设置引导性教学问题、给予独立性探究时间、组织互动性评价活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构建起高效的问题化教学模式语文课堂。
关键词:问题化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问题化教学模式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探究并在评价环节中得到问题解答方法的完善,在整个问题化的教学模式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深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掌握正确的问题化课堂构建方法,合理地利用问题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设置引导性教学问题
在问题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在问题设置阶段可以充分的利用问题对学生的引导性深化学生对语文学习方法的掌握与应用。笔者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不理想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没有掌握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导致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忽略重要的学习步骤或是步骤颠倒,这是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发展的。在问题化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借助问题设置充分的发挥自身对学生的指导职能,让学生跟随教师所设置的学习问题循序渐进地完成语文学习,在找出问题答案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慈母情深》这一课中,笔者利用设置问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进行学习探究活动,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中首先在笔者设置的阅读问题引导下投入到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有针对性地在文章中寻找着问题的答案,阅读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并且在初步阅读时就对文章的主要内容产生了较为具体的理解;之后,学生在教师的探究问题下开始与同学进行结合文章内容的具体讨论,针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思考与交流,并得出了相对正确的结论。在教师设置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对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对母亲的真挚情感有了较为深刻的体会,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在问题的引导下掌握了正确的课文学习方法。
二、给予独立性探究时间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学生养成终身学习意识的重要基础。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填鸭式”以教师的授课为主的教学方式,极大地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对学生未来更高阶段的语文学习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语文教师应该灵活地在课堂中应用问题化教学模式,利用问题转化师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关系,通过问题的设置在课堂中给予学生独立性探究时间,让学生通过切实的自主思考探寻问题的答案,深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理解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议读书》这一课的学习中,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改变以往教学中为学生灌输文章主旨的教学方式,采用设置教学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独立地思考出文章的核心内容。在笔者设置的问题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以及独立思考切实地认识到了作者所表述出的读书的重要性的核心思想,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对书中的内容产生了更加具有学生气质的答案,对文章内容产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组织互动性评价活动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在问题化教学模式下对学生的问题回答及时地给予评价,让学生在评价的环节中审视自己回答中存在的不足,给予学生改正的空间与机会,并寻找让问题化教学模式更加高效的方法。笔者在小学语文问题化教学模式实践中利用小组互评的方式对学生问题评价环节进行形式上的创新,让学生在与小组成员互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得到重新审视自己回答的机会,并在听取同学意见与同学不同的答案后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再次完善,例如在《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中,笔者提出了“毛主席在接到长子牺牲时,他的内心活动是什么?”这一探究性问题,并要求学生互相交流,给予对方评价。小组互评的形式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调研积极性,并且在与同学的交流和听取同学的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对毛主席心理活动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使文章中的毛主席形象更加立体且全面。互动评价的形式不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中都得到了展示自己答案的机会,还能使学生在互补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问题化教学模式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小学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能够起到显著的积极作用,希望语文教师在小学教学中能够不断地完善问题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越的语文水平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王达.小学语文问题化学习中培养学生学会提问的实践[J].现代教学,2019(5).
{2}王兴梅.小学语文问题教学法实践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