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6期   作者:袁薇
[导读]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
        摘要:我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长河里,有许许多多优秀古诗词的出现,因为其意境美、语言美等这些特点深受人们喜爱,同样这也是学生了解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虽然教育制度正在不断地改革,但还是会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因此,古诗词教学也一直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之一。在古诗词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利用很短的时间进行古诗词的讲解,反之将更多的时间用到古诗词的背诵上,这也就导致了古诗词原有的意境被破坏,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中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和力量,所以学生对学习古诗词没有积极性,只是一味地背诵,而不明白其中的含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多媒体;创设情境;思考探究
        教师想要改变传统教学枯燥、无味的特点,让古诗词的教学课堂变得活跃起来,也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为了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有画面感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师可以根据古诗词的内容创设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在古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教师可以提出一个与古诗词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探究问题的答案,接下来笔者将从多媒体、创设情境、思考探究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地阐述。
        一、多媒体教学法
        古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短短的几十字当中,就可以借景抒情、以诗言志,而古诗词所带给我们的意境大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为了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根据古诗词的内容选择适合的影音,然后借助多媒体的方法进行教学,利用现代科技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更具有画面感,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以学习《山居秋暝》这一首诗为例,这首诗主要就是描绘了秋雨初晴后的美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轻松、满足心情,为了让学生知道这首诗的真正含义,体会其中的意境,我会事先准备一段动画的古诗朗读,利用学生们对动画片的喜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正式上课时播放一组田园的幻灯片,然后对学生这样讲解:“这首诗的作者是王维,我们之前学习过他的诗作,应该知道他的写作风格,王维的山水诗在写景的同时,其中也包含着浓厚的情感,那么他写这首诗是想表达什么情感呢?下面通过一个小片段来了解一下吧!”在观看的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然后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书面上的古诗词变得立体起来,从而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二、创设情境教学法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如果可以给学生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古诗词的独特魅力,就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可以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还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能力。

古诗词其实是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还原于生活,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进行创设情境教学,学生就会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感到简单有趣,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会提高,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
        例如,以学习《送元二使安西》这一首诗为例,在以往的授课形式中,教师们会字斟句酌的讲解与分析,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诗词内容,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为了让学生可以体会作者的惜别之情,也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我将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法。我会利用20分钟的时间为学生讲解本课内容,然后我再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心中构建这离别的场景,随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演绎出自己心目中的惜别场景。这样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进来,还可以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思考探究教学法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能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探究兴趣,就一味地进行授课,那么学生就很容易丧失学习热情,也会导致古诗词的教学不是很理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的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可以适当的提出几个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去探究问题的答案,从而调动学生对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以学习《枫桥夜泊》这一课为例,这首诗所处的背景是在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在路过寒山寺时有感而发所创作的古诗。在学习这一课时,我将这样为学生们进行讲解:“这首诗的体裁是羁旅诗,我将设计一些问题,请同学们在等一下学习的过程中思考我提出来的问题。”随后我将根据这首古诗设置相应的问题:1、请找到本诗的诗眼。2、羁旅诗是什么意思?3、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4、这首诗想表达的情感是什么?然后让学生们带着这四个问题去阅读古诗,从古诗里找到问题的答案,随后分小组讨论,这样课堂的教学气氛立即变得热闹活跃起来,学生也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可以提升自主探究能力和分析讨论能力,最主要的是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探讨、分析问题,对古诗的理解更为透彻和深刻。
        古诗词是我国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结晶,是我们应该珍惜的宝贵财富,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起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忽略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反而更加看重学生是否会背,这也是古诗词教学课堂效率得不到提高的主要原因。其实随着新课改的实行,教师的教学观念也随着变更,现在的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经历,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的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古诗词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古诗词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海嵘.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J].学周刊,2018(36):93-94.
        [2]郁忠华.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8(3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