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在现如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高中语文教学应当寻求多元化突破,让语文教学更加灵活,同时也更加高效。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立足于语文课堂,采取多种有趣又有效的教学方式,致力于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同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 多元教学 方法研究
当今时代日新月异,求新求发展,学生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中,耳濡目染,自然也不喜欢一成不变。基于此,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将眼光局限于某一种教学方式或者教学策略上,而是应当广泛研究多种教学方式,并将之与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阶段特征进行综合考虑,为学生设计多元化的语文教学策略。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进行教学策略的优化,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精彩与不同,进而对下一次的语文学习抱有一定的期待。这样既能让语文课堂更加高效,又能让学生快乐积极地获得语文能力的发展。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对多元化高中语文教学进行研究。
一、巧用影视内容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将影视内容与语文课堂结合起来可以增加语文课堂的层次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多一个角度看待和思考语文学习,还能提升学生在其他时候关注影视内容时进行语文思考的意识。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语文课程内容,选择不同的影视内容,在不同的教学环节进行展示。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根据影视内容与课程内容之间的关联程度,将其运用在导入、教学、扩展等不同的教学环节之中,力求让影视内容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效果,让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
例如:在进行《鸿门宴》的教学时,我运用了影视内容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展开来说,在导入环节,我给学生播放了电影《鸿门宴》的视频片段,整个视频片段的时长为三分钟,视频结束的时候,画面停在了项羽与刘邦的对话上。这里的情节非常精彩,学生已经完全被视频吸引,视频一停止,很多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趁此,我在教学课件上展示了这节课的标题《鸿门宴》,并告诉学生接下来的内容在课文可以看到。学生急于知道后面的发展,因此在阅读课文时速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并且,在阅读之后的讨论中,学生由于感兴趣,所以异常积极,比如对于项羽和刘邦人物形象的分析,学生综合考虑了他们的成长环境、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由此可以看出这节课的教学氛围极佳,所以,多元化语文教学应巧用影视内容。
二、活用小组教学
在高中语文中,小组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多元化的重要方式之一,还可以对学生的语文思维以及综合能力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效果。因此,教师应当活用小组教学。具体来说,要想让小组教学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教师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考虑,一是语文课程内容,在内容量较大或者内容难度较大时,小组教学更容易发挥出其优势;二是小组教学方式本身,既是小组教学,那么小组划分、组内分工、协调讨论等细节需要把控得当。所以,在采用小组教学之前,教师需要进行详尽的考虑和设计。
例如:在进行《荆轲刺秦王》的教学时,我让学生进行了小组合作,并将学生的合作分为了两个部分。展开来说,第一个部分是合作表演,表演的片段有两个,一个是太子丹送别荆轲的情节,另一个是荆轲刺杀秦王的情节。这两个片段,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选定之后,小组成员一起设计台词,一起表演。在小组合作表演的部分结束之后,学生还需要合作讨论几个问题,即:(1)荆轲刺杀秦王为什么失败?(2)怎样看待荆轲此人?(3)如果你是荆轲,你会选择刺杀这样的手段吗?有更好的办法吗?有了合作表演的铺垫,在合作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非常积极,效果极好。因此,多元化语文教学应活用小组合作。
三、善用问题引导
在高中阶段,虽说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但是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多种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思考,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如何运用现有的语文能力获取更强的语文能力。为此,教师需要在问题的设计和问题的提问方面多下功夫。具体来说,问题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着问题引导的效果,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考虑到学生当前的能力,还需要考虑到问题对学生的吸引力;在进行问题提问时,教师需要把握好时机或者有计划地创造时机。
例如:在进行《新闻两篇》的教学时,我设计了多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展开来说,第一个问题在课程刚开始的时候问出,即:什么是新闻?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答案不尽相同,并且在回答过后,都想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对此,我没有给出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在这节课结束的时候再次回答这个问题。接下来我又给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即:新闻有什么特点?新闻的意义有哪些?随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学生高效地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因此,多元化语文教学应善用问题引导。
四、妙用情境教学
在语文中,很多课程内容中自带情境,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语文学科的这一优势,将文字情境转化为课堂情境,让语文课堂更有吸引力,同时也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积极。此外,即使不采用课程内容中的情境,教师也可以为语文课堂设计合适的情境。然不论是何种情境,教师都需要考虑几个方面,一是情境的感染力,具有感染力的情境才能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二是情境的关联性,情境与课程的内容的关联性越强,教学效果越好;三是情境的延伸性,情境延伸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内容。
例如:在进行《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时,我给学生设计了对话情境。展开来说,对于这种机智果敢、以弱胜强的人物和事迹,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因此,我让学生分为两个阵营,一个阵营代表烛之武,另一个阵营代表秦伯,双方进行谈判,在遵循课文内容的前提下可以进行适当地自主发挥。要想获得谈判胜利,学生首先需要熟读课文,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积极性极高,对课文理解也较为深刻。因此,多元化语文教学应妙用情境教学。
五、常用探究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探究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多面能力发展,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常用探究教学来为多元化语文教学添彩。具体来说,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多为学生提供创造探究空间,也就是说,教师要避免直接进行结论性的教学,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和总结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并且学生的自信心和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会加深,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得到有效发展。
例如:在进行《小狗包弟》的教学时,我给学生设计了探究任务。展开来说,这篇课文中表达了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愧疚之情,同时也暗含着作者对做人原则的思考。因此,我给学生设计了探究问题,即:(1)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么的情感?(2)如果你是作者,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你会如何做?在这两个问题的探究中,我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在学生有了自己的看法之后,让他们进行讨论。在这样的探究中,学生思考和认识会更加周密多面。因此,多元化语文教学应常用探究教学。
总而言之,高中时期是学生能力与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可以促进学生思想的成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入到语文课堂中,给学生带来新鲜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让学生获得更高效且稳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守文.优化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J].华夏教师,2017(17):71.
[2]张蔚蔚. 新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15.
[3]马恩来.多元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语文月刊,2015(02):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