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绘本是“图文合奏”的艺术,深受中班幼儿喜爱,也符合这个阶段幼儿的认知水平。为了提高幼儿园中班幼儿阅读活动的质量,本文提供了幼儿园中班幼儿绘本阅读活动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优化策略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思维的发展,中班幼儿的阅读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增强,如观察力、理解力等都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因为中班幼儿阅读经验不足,对读物中的事物及故事的发展理解有限,因此我们应该从这个年龄段的阅读特点出发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本文以中班绘本阅读教学为例,探讨如何优化早期阅读教学的策略,以提高中班幼儿绘本阅读教学质量,培养幼儿阅读兴趣,提升幼儿阅读核心经验。
一、采取与阅读形式相应的策略
传统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大都采用集体教学的形式,随着课程游戏化改革的不断发展,区域活动中的自主阅读拓宽了早期阅读活动的形式。针对不同的阅读形式,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在区域活动绘本自主阅读活动中,为了推动幼儿自主探究,我们引导孩子们借助图片以及自身的已有经验阅读绘本,根据绘本故事创编戏剧,并自由结组进行绘本剧表演,从而在丰富的阅读形式中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与运用的能力,深化对绘本故事内容的理解,通过自主探究掌握阅读绘本的方法,实现个性化的感悟与体验。
在集体阅读教学形式下,为了让幼儿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我们根据绘本内容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阅读活动策略,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如在以绘本《第二块蛋糕》为载体的集体阅读活动中,为了促进中班幼儿有序思维的发展,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在步步推进中帮助幼儿理清思路、理解故事内容。如在故事的第二个情节点上,从孩子们理解的难点以及不同幼儿的理解能力出发,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小动物们都在做什么?”“它们为什么仍要做蛋糕?”“这一次,小狐狸把蛋糕抢走了,可小动物们为什么笑了呢?”“请小朋友们猜一猜,狐狸会有怎样的下场?”层层推进的问题分解了难点,使不同阅读能力层级的幼儿都理解了故事的内容,掌握了故事发展的情节,同时有效促进了他们有序思维的发展。
二、选择与幼儿生活贴近的阅读内容
通过小班一年的阅读能力培养,中班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他们的阅读经验毕竟非常有限,因此要想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在绘本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我们需要从他们的实际生活出发发,以调动他们进行绘本阅读的积极性。
走在街道上、看天气预报、阅读一些图画书时,孩子们会遇到很多标识符号,对于思维形象具体的中班幼儿来讲,这些标识对他们具有特别的吸引力,由此切入,我们可以通过收集日常生活中一些比较常见的标识符号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进行符号转译的经验。如有的教师就和孩子们一起搜集了大量的天气预报标识符号,并和孩子们一起制作了相应的绘本投放到了阅读区,每每孩子们都会主动翻阅自制的标识符号绘本,有效提高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又如生活中有很多玩具的玩法都设计了步骤图,教师可以将这些步骤图设计成绘本让他们阅读,以培养他们有序阅读的能力。此外,街道上、电视里有很多孩子们喜爱而熟悉的公益宣传画、广告画以及路牌等,我们可以和孩子们共同搜集并制作相关的“画本”供中班孩子阅读,如此以来,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幼儿的阅读能力,同时也拓宽了幼儿阅读的渠道。
三、设计丰富多彩的绘本游戏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以绘本为载体,挖掘绘本中的游戏元素,创设了丰富多彩的绘本游戏活动,有效激发了了幼儿阅读的兴趣,实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有效提升了绘本阅读活动的质量。
如在以绘本《小刺猬的项链》为载体的阅读活动中,我们开展了多次阅读活动,一开始让孩子们反复阅读绘本,使孩子们主动发现与发掘其中的数学元素,进而引导他们通过玩有规律排序的绘本游戏,帮助他们理解故事情节,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绘本阅读的乐趣。又如在阅读绘本《发脾气大叫的妈妈》时,有的教师从绘本封面切入设计猜想游戏,即对绘本故事的背景、可能发出的声音等进行猜想。教师在活动伊始呈现了大海的图片,并以哭泣声作为背景,使孩子们产生“疑惑”:“这是什么谁的声音?它为什么会哭?”情境化的猜想游戏不仅确立了绘本故事的基调,同时有效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有趣的猜想游戏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都沉浸在伤感的氛围之中,也为孩子们进一步进行绘本阅读打下了基础。
绘本是孩子们的第一本读物,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对绘本都情有独钟。在中班早期阅读中,我们以绘本为载体,从中班幼儿的年龄段阅读特点出发,在不同阅读形式中采用恰当的阅读策略,培养幼儿阅读能力;通过生活化的阅读内容以及丰富的绘本游戏,有效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营造了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
参考文献:
[1]夏宗凤.教师如何指导幼儿正确有效进行早期阅读[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55-56.
[2]蔡玉茵.开展绘本主题活动 培养幼儿阅读兴趣——以小班绘本主题“白色的小猫头鹰”为例[J].幼儿教育研究,2017(06):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