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6期   作者:刁军平
[导读] 课堂是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
        摘要:课堂是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不仅能高效率地获取知识,还要培养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全面提升物理素养。这就需要教师采取积极措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本文以下内容将围绕有效性教学策略进行分析论述,希望能为广大同仁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参考意义。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物理学科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这是影响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进行教学策略分析的过程中,要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利用直观形象的表现方式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和提高理解能力,并在实践参与的过程中实现理论知识的内化和吸收。这样才能保证有效性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一、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是现代教育教学中不可获取的工具,通过图文声画的展示效果,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进入学科学习当中。同时多媒体技术可以再现物理变化的实验过程,构建物理模型,把抽象的物理理论形象化和具体化,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帮助学生深化感性认识,从而实现理性理解的突破和提高,快速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实现高效的知识吸收。还有多媒体的教学资料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把这些资源共享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个体需要进行相关的自学和复习活动,完成个性化的学习过程。
        比如在进行磁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磁场是一种物理概念,具有无形无声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构建磁场模型,通过虚拟化的场景展示,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感受,从而实现对磁场概念的理性把握。电学内容是初中物理中的重点难点板块,很多学生在学习初期就容易表现出明显的畏难心理,进而影响整体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相关知识的情景创设,帮助学生感受知识内容的神奇性和趣味性,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以高昂的情绪和充足的探索热情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视频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尝试,在教师教学视频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课前完成相关的学习活动,将其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集中反馈给教师,然后师生一起针对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合作探究,进而实现高效的物理学习。总之,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教学便利,致力于有效物理课堂的构建活动。
二、坚持生活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物理虽然是抽象化和理论化显著的学科,但它的内容却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生活化教学能够把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有效结合起来。这对于以直观感性为主要认知方式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现象引入其中,在联系与比较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能够有效指导生活实践活动。
        比如在物态变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总结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水结成冰、烧开水的白气、水在油锅会爆炸等现象,然后对它们的变化类型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利用相关的形状特点进行原因阐述和说明,这样学生就可以把理论认知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进而实现有效性的学习活动。同样,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些物态变化的条件和特点,积极思考相关情景下事物解决的途径和办法,类似快速晾干衣服,加快雪的融化等生活问题的解决策略。学生在这样的学习培养下,可以有效培养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同时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现物理知识的素质学习,这也是学生物理学习的最终目的。
三、落实实验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进行物理实验是有效物理学习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学理念或者教学设备的主客观原因,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形式化和表面化的特点,甚至没有实验论证这一环节。实践证明,这也是导致传统教学低效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要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认真准备实验材料,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来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认知程度,通过理实结合教育,实现有效课堂的顺利构建。
        比如在并联和串联的电路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改变具体的电路联系方式,观察灯泡的变化情况,进而明确二者之间的区别,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趣味性和知识性强的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实验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践的基础。通过实验活动,学生不仅实现知识的有效学习,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认真落实学生的实验操作活动,并进行相关的指导和帮助,实现学生物理学习的有效学习和实验能力的科学培养。
        总之,物理是初中的基础性学科,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进行课堂有效性教学是素质教育和教书育人目标落实的必然选择。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吸收借鉴优秀的教学经验,经常反思和总结教学实践中的过程和效果,积极进行教学策略的创新探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有效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重视理实结合教育 突出以生为本价值[J]. 黎广钊.??新课程(中学).?2019(05)
        [2]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J]. 孙淑杰.??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