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6期   作者:何雪敏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的观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的观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教师教学不再以知识为主,而是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均衡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探究不同的教学模式,力图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同时,新课改对数学教学目标进行了进一步完善,教师必须不断完善教学策略,运用现代教育模式落实教学任务。本文就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进行了探究,旨在为一线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五年级;生活化教学;应用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占据主导,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并且认识水平较低,面对一些陌生的数学知识,常常会学习缓慢,因此过于抽象的数学知识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和语言表达进行授课,降低知识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符合现代教学观念,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个体的内部学习动机,小学年龄阶段的学生更容易受兴趣驱使了解新鲜事物、学习新知识。对于不感兴趣的事物,抵触心理较强,并且越是强迫学生接受,学习效果越差。数学课程本身较为复杂,概念定理繁多,计算量大,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生活化教学立足学生现实生活,将其感兴趣的素材、知识融入教学中,不仅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还能够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趣味性。尤其是在生活化情境中,学生能够感悟数学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从而产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
        (二)符合学生身心特点,有利于学生快速学习
        数学知识具有严谨性和抽象性,想要学好数学课程需要理性思维的支撑。而受年龄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还比较单一,感性思维为主,在学习数学课程的时候普遍比较吃力。生活化教学能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用实际生活情景辅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生活化教学更加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有利于学生快速学习知识。
        二、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
        (一)授课语言生活化,降低学习难度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应当以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学习知识。

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相反,常常为了所谓的专业性教学而提高教学难度,在教学中使用大量专业性的词语和学术用语,导致学生毫无头绪、难以理解。生活化教学提倡教学语言的生活化,换而言之就是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教学,或者将知识融入学生常见的事物中,加深其对知识的认知。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时,笔者组织测量学生测量学校的多边形花坛,动手测量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其探究能力,一方面是使其意识到数学就在生活之中,并且类似于多边形花坛的事物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学生能够联想到其他事物,这时再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学生便能理解相关知识。并且这样的方式会使学生觉得数学并不是难以琢磨的学科,而是可以从生活中直接探索的趣味知识。由此可见,开展生活化教学,首先教师应树立生活化教学观念,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角度看待数学,学习数学。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生活化情境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传统课堂中,教材基本就是一堂课的所有教学内容,其余时间以习题练习为主,这样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应试能力强,却缺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不仅拓宽素材获取的渠道,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推动了“灌输式”教学模式的转变,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将课堂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借助学生的切实生活体验来引导他们学习知识。例如,多媒体技术进课堂,也为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与创造性。视频、音频、PPT课件都能很好地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安排,增加学生学习效率。在学习《植树的问题》时,笔者运用PPT制作植树问题动态内容,创设直观的问题情境,方便学生进行观察。在进行延伸练习时笔者将这一问题转化为生活中常见的垃圾桶摆放问题。笔者运用多媒体展示城市街道,并且将学生分为各个“街道小组”,要求学生以街道管理者的身份解决这一数学问题。这一生活情境的创设极大程度调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积极开展小组讨论,并动手画图,详细讲解自己的方案。由此可见,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化情境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广大教师应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使用率。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导向下,开展生活化教学,既能够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学知识,又有助于教师提升数学教学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负责,对自身工作负责,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方式,传授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好好. 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 中华少年, 2018(8):6-6.
        [2]宫笨.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12):182-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