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6期   作者:贾凯 刘惠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各个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各个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不仅能够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还能够培养核心素养,以实现学习目标。同时,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逐渐成为教师所重视的话题。因此,本文笔者针对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这一问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设置问题;生活情境;动手实践
        小学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知识的起始阶段,也是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思维的启蒙时期。教师往往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将数学理论灌输于学生的头脑中,造成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能动性也得不到发挥。此外,学习不仅是学生数学文化知识的领会过程,还是发展思维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并创设能动的思维空间,让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笔者以小学数学为出发点,从“设置课堂问题、创设生活情境、加强手动实践”三个方面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设置课堂问题,激活学生思维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也是激活学生思维的主要依据,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发展的高峰期,教师不能忽视学生这一思维特点,而应设置课堂问题,让学生以问题为导向,不断获得新知。这个过程不仅能够为发展思维提供一定空间,还能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让学生初步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笔者在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法”章节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10以内数的分与合,为了加强学生对10以内加减法和各部分关系的认识,因此,展示图片,并设计开放性题目,如:“图片中共有多少只鸭子?小明端来两盘食物,有几只小鸭子去左边吃?几只小鸭子去右边吃?”要求学生根据10以内的加减法,还需要联系实际,让学生讨论和交流,这一问题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氛围,将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还渗透了数学思维,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学生认识到左边的鸭子和右边的鸭子能够组成一个整体,即为小鸭子的总量。通过课堂问题,不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领会到新知识。
        二、创设生活情境,完善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大多数来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问题进行联系也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生活情境,并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还能够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的深刻性,同时,也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笔者在“分类与比较”章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按照一定标准对物品进行整理和分类,并感受分类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首先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展示小花帮妈妈整理衣服的动画视频,由于这一场景是学生们熟悉的情境,与每个学生息息相关,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动机,并使学生产生了求知欲,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你能帮小花整理吗?”学生们纷纷思考后回答:“将爸爸、妈妈、小花的衣服分开放”,有些学生回答:“按照上衣和下衣分开放”,通过这一生活情境,不仅让学生能够从熟悉的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让数学知识回归生活,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完善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加强手动实践,提升学生思维
        动手实践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获得感性认识,也是提升学生思维的重要环节。学生往往对数学知识存在一定的思维定式,没有感受到知识的形成过程,造成对知识的运用较为固化。因此,教师应按照教学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有利于学生多方面发展,此外,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科学性,从而不断获得理性思维。
        笔者在进行“10以内数的认识”章节教学中,由于本章节的知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也是学生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之一,为了使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课前准备好10支铅笔,伴随着问题的提出:“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这里是多少支铅笔?”于是请学生依次到讲台上进行数数,有些学生能够利用实物进行有序地去数,有些学生缺乏系统性和细致性,在此情况下,笔者引导学生从左到右顺序地观察,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初步产生数学思维,从而为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寻找到数学教学活动的内在规律,首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设置课堂问题,使学生产生探究意识,并不断活跃学生的思维,同时,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创设生活化模拟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产生参与意识,以强化学生的思维意识,此外,教师也应加强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使学生的多种学习行为同时进行,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灿洪.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2018(12):40-40.
        [2]王立娜.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2017(10):107-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