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在初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后期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有很大的用处。在现今,还是有很多学校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填鸭式的给学生们传授知识,这样的教学效果不仅不好,学生也更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而新型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能够很好的避免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愿意学的情况,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文将简单阐述对问题教学法的看法。
【关键词】教学方法、初中数学、问题教学
【正文】问题教学法更多是老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教学进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初中数学对于很多学生是一道分水岭,因为初中数学更多讲述的是抽象的、逻辑的知识点,很多没有具体的事物可以举例,同学学起来会有一定困难,但是问题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理解,让复杂的概念公式变得容易理解。笔者将通过问题教学法阐述初中数学的教学。
一、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没有以学生为主,师生沟通欠缺
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多的是学生跟着老师的教学进度,老师填鸭式教学很少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不能感受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态度会比较懒散,会产生学习不是为自己学的错觉,不利于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而且老师与学生间沟通较少,老师无法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学生也不了解老师的教学习惯,双方没有良性互动,教学过程枯燥。
1.2课堂效率低,小组合作学习无成效
许多老师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学进度上不出差错为底线,采用比较死板的规范化的教学体系,不仅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会让学生对数学课程产生抗拒心理。有些老师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进行尝试,但是只是浮于表面的尝试,没有深刻了解小组合作的实质,更多小组合作探讨都只是短时间的敷衍了事,学生并不能有深刻交流,只是用来简单总结,没有太大的帮助。
二、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2.1由浅入深,引导创设情境
老师在讲授新的知识点时,可以先提问之前讲过的知识点由简单到难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本节课的学习重点,由浅入深的创设符合本节课重点内容的课堂情景,让学生更有学习兴趣。
在学习《三角形》这一章时,老师可以先通过提问学生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当学生举手回答之后,如果不够完整老师可以进行补充,如果完整老师就可以接着讲等腰三角形有什么不一样呢,学生在提问后可以通过自行阅读课本找到答案,之后在提问直角三角形又和等腰三角形有什么异同,让学生思考两者的异同,自己总结知识点,这样学生能更好的消化吸收知识。
2.2情景创设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
由于课本内容和事例更换比较慢,所以有些事例学生们不能很好理解,老师在运用这些事例时要提前进行一些内容上的调整,要贴近本班学生生活的实例,这样在讲述时能够让学生更有参与感,能够更有学习兴趣,而不是觉得天马行空与自己无关。
2.3问题提出要有重点和难点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用到问题教学法,问题的提出不是随意的没有逻辑的,问题应该是一环扣着一环,比较系统的连续的,而不是简单的提出没有任何价值的问题,问题的提出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引导学生发现重点和难点,然后引导学生解决。
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问题教学法
3.1课堂提问教学,师生加强交流
老师在授课时可以更多的采用随机点名回答的方式,这样学生在学习时会有一些压力,会更专注听课,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而且通过提问发现学生的知识盲点和比较模糊的知识点,这样老师能够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并帮助学生提高,通过点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来估计本班总体知识点的吸收情况,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对此进行辅导。师生间也要加强交流,让老师更了解学生的学生状态,及时帮助学生进步,而且师生间加强交流能够让学生在有问题时敢主动的向老师寻求帮助,而不是忽略问题。
3.2小组合作,引发深度思考
老师可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让学生们自己合作寻找答案,但是小组合作为了有效率老师要考虑分组的情况,要合理的分配小组成员,而不是有些学生在小组是浑水摸鱼,老师可以尝试不同的小组分法,找到最合适本班的分法,让小组成员自己进行深度思考而不是一两分钟随便应付就出答案,要认真的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难,同学之间也能更好更快的解决问题。
在《直线、射线、线段》这一章时,老师可以先从生活中举实例,例如火车有头有尾,当它在笔直的轨道上前进时,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一个线段,那么在夜晚火车灯形成的也是线段吗?还是射线?亦或是直线呢?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可以在小组中讲述自己的想法,对错不重要,重要的是讲述观点,老师要在学生探讨时,去倾听学生的想法,在后面的讲述中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结束语】问题教学法更多是通过情景创设,初中数学采用此教学方法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多的感受到学习以学生为主,正视自己学习主体的地位,更加认真的学习。而且问题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在老师的提问中形成思维导图,一层一层的推进知识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输入和输出,知识只有学生自己思考形成导图,才能更好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振贤.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20):174.
[2]马元善.以问题,促高效——例谈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20):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