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如今,伴随着教学的推进,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式教学方法逐渐进入了教师的视野。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其对比与过去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可以更有效的对学生的作用进调动,这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为了实现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能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有效的调整,以期在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
关键词: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教学策略;策略研究
高中化学是高中阶段的重点学习科目,其是高考考察的重点之一。相应的,学生化学学习的情况,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基于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能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和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进行优化。而在如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探究式教学逐渐浮现在人们的眼前,这是一种以学生探究为教学路线的全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其开展,可以实现学生合作能力与独立探究能力的有效培养,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益处、基于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能结合教学的情况作出教学调整。
一、探究式教学开展对于化学教学效果提升的价值分析
伴随着教育行业的发展,教育部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要求教师要能在教学中对自己的基本教学策略进行改进,实现对学生相关能力的有效培养。而在此影响之下,教师就需要能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有效的优化。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探究能力发展为主要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其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很有帮助,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能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采用可用的教学资源,尝试着开展探究式教学。
二、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开展的策略
(一)合理设计教学,创建探究氛围
为了确保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相应知识内容的探究,教师还要能注意有效探究氛围的塑造。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也是一样,其很容易受到学习氛围的影响。相应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就可以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作出有效的教学调整,进而达成探究氛围的有效创建。基于此,在教学之中,教师就可以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到相应的教学素材,在教学开始前展现给学生,进而学生就可以在相应探究氛围的影响之下,达成探究动力的强化。
例如,在“铁、铜的获取及应用”这一课的教学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铁或者铜在现实生活之中的体现来引发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讨论,进而达成对相应学习氛围的创建。在其中,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这样的对话: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金属,那么请问大家,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有哪些呢?然后在学生进行回答之后,教师可以追问“哪位同学可以告诉我,这些金属都来自于哪里?这些金属是我们获取之后就可以使用的么,还是说需要再对其进行相应的工业处理呢?”然后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回答作出补充。通过此类对话的进行,教学的探究氛围就被有效的创建出来,接下来,教师就可以结合本课的内容开展后续的教学。
(二)深入分析教材,选择探究内容
为了实现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能结合教材的实际内容,设计探究式教学所要探究的内容。由于在探究式教学之中,学习的主体为学生,那么学生探究的内容就成为了教学的重点。虽然高中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和能力相比其他阶段的学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若教师将所有的教学内容全部交由学生完成,其并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进行。且即使学生完成了对探究内容的界定,由于学生自身能力发展的差距,不同小组所设计的探究任务也会有较大的差别。基于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需要能将学生探究内容的设计考虑起来,并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选择有效的探究内容,进而就可以以此为基础,为学生制定相应的探究任务。
例如,在“化学反应中的热量”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本课的实际内容做出分析,并对有效的探究内容进行筛选。在本课的教学实际之中,教师就可以将本课的重难点知识明确出来,以其作为学生探究的主要内容。在本课中,其重点知识为化学反应之中所出现的热量变化情况,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在化学反应之中热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并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放热或者吸热的化学反应。基于此,教师就可以将这些化学反应的深入分析探究,作为本课的重要探究方向。而在确认了探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之后,教师就可以进行具体探究问题的设计。
(三)精心设计问题,实现学生探究
为了实现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开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能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探究问题的有效设计。进而教师在教学之中就可以借助相应问题的有效提出,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达成探究教学的进行。为了实现问题的有效设计,教师就需要能对选择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其关键内容进行考虑,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现实进行分析,尝试着设计一部分生活化问题。进而学生在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与分析时,就可以联想到生活现实,达成教学过程的生活化与趣味化。
例如,在进行“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这一实验专题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在学生进行实验前,着手引导对该实验的原理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分析。在本课的教学实际中,教师就可以结合相关的内容来设计相应的探究问题。在本课中,教师可以设以下的问题:1、亚硝酸钠和食盐(氯化钠)在形态上存在什么样的区别?2、亚硝酸钠存在于哪些物品之中,对人体健康有什么样的影响?3、亚硝酸钠在化学性质上与食盐(氯化钠)存在哪些区别,是否可以从此出发来找到对亚硝酸钠和食盐进行有效鉴别的方法呢?4、为了实现有效的鉴别,在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四)结合教学实际,设计探究过程
一般来讲,以学生合作探究与教师从中引导而开展的合作教学模式是探究式教学开展的重要方式之一。而为了实现合作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能在教学开始之前提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设计。在教师实际之中,教师就可以从以下的方面来进行探究过程的设计。首先教师要能确定对学生的小组划分。一般来讲分组的原则有三个:1、自由结合分组;2、教师按照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分组;3、按照学生的座位进行分组。这三种分组方式各有优劣,教师在教学之中,就需要能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在解决了分组问题之后,接下来教师就要能对一节课的时间进行模块化处理,以规范学生的探究流程。一般来讲教师可以将30分钟作为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的时间,5分钟作为导入预设,氛围创建的时间,对于学生探究结果的了解与学生探究成果的展示也可以安排5分钟。
例如,在进行“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这一课的探究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合作教学的方式来进行这一课内容的有效探究。而为了实现有效探究的进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能对相应的探究流程进行设计。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推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以确保每一个小组都有能力完成探究。然后教师可以就本课的内容设置相关的探究主题,安排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各个环节所需要使用的时间。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就需要能明确探究式教学的定义与其实际意义。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探究式教学的开展,教师也需要能从内容的选择、问题的确立、情境的创建、合作探究的开展四个方面作出教学改变。
参考文献:
[1]林建成.基于“问题式”教学策略开展高中化学总复习[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08):84-85.
[2]魏延亮.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10):4.
[3]郁彩虹.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