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环境卫生中垃圾处理的管理问题及对策苗增秋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苗增秋
[导读] 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每天城市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在与日俱增
        摘要: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每天城市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在与日俱增,所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垃圾中转站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的需要,就必须在中转站设计方面及时地更新和优化,
        才能更好地将城市垃圾污染降低。本文从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站实施更新设计的必要性入手,对目前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站的 不足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更新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环境卫生;管理;城市;对策;垃圾处理
        引言:城市环保职能部门应在明确垃圾处理方式的基础上,分析垃圾处理管理存在的不足,加强总结与学习,研究提高垃圾处理管理水平的有效对策。本文对城市环境卫生中垃圾处理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对策。
        正文:一、城乡垃圾处理状况 
        1.1历史欠账多。我国填埋场超负荷运转的现象普遍存在。还有相当一部分城市的垃圾填埋场没有达到I、Ⅱ级无害化处理标准,甚至有的城市还没有垃圾处理场;垃圾焚烧发电厂数量偏少;大部分省市没有编制环卫专项规划;垃圾填埋场
        选址无规划、用地无保障的情况依然突出。
        1.2公共财政投入不足,资金难以保障。有半数以上的城市尚未开征垃圾处理费,一些开征垃圾处理费的城市也存在收缴率低等问题。各地环卫设施建设、运行和管理的经费仍主要依靠公共财政的投入。由丁对环卫的资金投入不足,难以保障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正常运行管理,制约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近50%的垃圾填埋场存在渗沥液得不到有效处理的问题,影响了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的提高。
        1.3 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低。大部分城市的垃圾源头分类工作薄弱,减量化措施不到位,资源化水平较低。90%以上的填埋场没有进行填埋气体的利用。
        1.4 垃圾处理不注重分类
         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差,尽管城市中设置的垃圾箱分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类,但很多市民随意扔垃圾时将回收不与不可回收垃圾相混淆。另一方面,垃圾运输人员将各种垃圾放在一起运至垃圾处理站,根本不会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导致一些可回收垃圾的浪费,不仅增加垃圾运输、处理劳动量,而且导致资源的浪费。
        究其原因在于职能部门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市民对哪些垃圾可利用,哪些不可利用认识不清。同时,职能部门在垃圾分类方面的投入不足,大多为了省事对垃圾进行统一处理,殊不知这种做法导致能源的大量浪费。
        二、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城市生活垃圾对于环境会有多方面的影响,会使环境保护出现多方面的问题。下面就其主要问题进行综合性的阐述:首先是占用大量的土地,生活垃圾的随意堆放会占用大量的空间,而垃圾的填埋地建设也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如果露天放置会在雨水的冲刷下使其进入到土壤之中,影响土壤的实际结构,进而会对土壤的肥力与保水功能造成较大的负面效应,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土壤不能重新进行耕种。其次是水污染问题,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可知,很多生活垃圾会进入到自然水源之中,而在出现这一情况之后就会对水资源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其露天放置,一些污染物质也会在雨水的冲刷下进入到地下水之中,会对水生生物造成较大的影响。最后是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城市生活垃圾如果随意处理,其中的污染物就会通过多种方式逐渐进入到人体之中,对人体的健康会产生非常大的威胁。
        三、城市垃圾处理管理问题对策
        众所周知,城市人口密度大,每天产生大量的生产生活垃圾,如不对其进行合理管理,及时加以处理,会给城市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城市主管部门应提高认识,认真分析城市垃圾处管理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有效的解决对策,不断提高垃圾处理管理水平与质量。
        3.1 提高市民环保意识
        城市环保职能部门应采取措施提高市民环保意识,使市民扔垃圾时做好垃圾分类,实现对垃圾的针对性处理,尤其通过垃圾回收避免资源的浪费。一方面,城市职能部门做好垃圾分类宣传,通过在电视、网络、公交车上投放公益广告,为市民宣传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的区别。同时,还可定期深入到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为市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另一方面,城市管理职能部门应增加在垃圾分类的投入,购买垃圾分类设备,在垃圾中转站做好不同垃圾的分类。

针对不可回收垃圾选择填埋、焚烧、堆肥等方式进行处理,可回收垃圾运至相关的回收处理厂。
        3.2 垃圾处理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
        不同城市由于经济发展、技术水平和自然条件等的不同,造成垃圾成分以及特性也不同,应该选择适合每个城市不同的垃圾处理方式。建设符合标准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逐步消除垃圾堆放场,优先解决大城市日益增加的垃圾产量的出路问题,同时在资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建立符合国家烟气排放标准的垃圾焚烧厂,对热值含量高的可燃烧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对余热加以利用。
        3.3垃圾分类处理
        何谓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就是将垃圾分门别类地投放,并通过分类清运和回收
        使之重新变成资源。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前端分类、中端收运、末端处理 3 个部分。实施垃圾分类收集,不仅可以减少垃圾的清运量和最终处理量,减轻末端处理压力,而且能够回收利用垃圾中的资源,提高处理效率,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3.4  切实注重新型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站的技术更新工作
        一是以“互联网 +”为载体,强化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主要是把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和中转等与互联网进行有机的结合起来,采取线上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废品的回收。比如采取积分兑换的方式,打造基于“互联网 +”的物业垃圾环保回收平台,促进垃圾回收与分类以及利用和处理能力的综合性提升。与此同时,为了达到垃圾分类的目的,应借助新媒体、自媒体、传统媒体等方式,向广大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办法、目的和意义,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得到高效的开展。要加强与环保部门的合作,在垃圾分类上要长期的做下去,就要加大与各方的合作和宣传力度,确保垃圾分类的理念得到深入人心。进行垃圾分类不能为了应付检查而搞突击,垃圾分类的常态化实现。环卫部门要加大先进经验和做法的推广力度,更好地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常态化。
        3.5促进产业化发展
        针对现阶段垃圾处理、运输以及收集的观念、制度与现实存在不相符合的现象, 城市环境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此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打破这一僵 局,将产业化竞争机制引入这一行业中; 然后再通过加强政府的政策扶持,促使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等各个环节走向产业化的道路。提升政府督导监督,加快城市市容市貌的整洁,保证环境卫生,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四、总结
        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部分城市垃圾处理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垃圾处理未进行分类,导致资源的浪费;管理队伍水平低,导致城市不同区域垃圾处理存在较大差距;垃圾处理监督力度不够,无法及时发现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不利于垃圾处理管理水平的提高。城市管理职能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垃圾处理管理中的不足,积极提高市民环保意识,使其更好的配合垃圾处理工作的开展。同时,加强管理队伍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垃圾处理专业水平。另外,认真落实垃圾处理相关监督工作,增加垃圾处理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垃圾处理工作质量与效率,促进城市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席芳娟 , 张玉斌 , 秦婷 . 城市垃圾收运中转站选址分析 [J]. 现代商
        业 ,2018(29):177-178.
        [2] 易 其 洋 . 把 垃 圾 中 转 站 隐 入 地 下 [N]. 宁 波 报 ,2018-03-
        07(002).
        [3] 崔维鹏 , 李慧敏 . 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站的更新设计及策略研究 [J]. 山西建筑 ,2018,44(3):197-198.
        [4] 吕传毅,杨先海,曹冲振,等 . 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站举升装置设计 与应用 [J]. 环境工程学报,2003(2):73-76.
        [5] 杨先海,吕传毅,刘宏昭 . 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站举升机构分析与综 合 [J].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4(5):556-5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