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华烨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100;2.青岛北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100)
摘要:城市照明是通过光来塑造城市夜景观的,光除了造型能够给人施加情感上的影响与联想之外,与之不可分割的物理属性——光的色彩,还能够给人的心理带来更为直接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物夜景照明设计问题及思考,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建筑物;夜景照明;设计问题;思考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不断推进,人们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夜景观的品质,提出了一定的审美需求,夜景观甚至成为了衡量一个城市物质和精神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但与此同时,建筑物夜景照明设计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详情如下。
1城市建筑物照明现状
城市建筑物的照明系统随着人们的生活的发展不断进步,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城市的美化工程越来越被重视,景观照明在一个城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普通的照明系统可以在城市中起到最基本的照明功能。其次,随着城市建筑物照明的发展,城市照明系统不再只有基本的照明功能,景观照明系统成为美化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经济发展的手段。人们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不再只关注生存状况,人们越来越注重景观照明表现形式,精神上的享受也是人们需要的。于是,城市建筑物出现的越来越多。城市建筑物的舞台化状态也越来越明显。灯光、照明系统都表现出了很强的舞台化特征。城市的夜晚景色也能更明显地展现出来,城市的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好。然而,在城市建筑物舞台化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我们的地球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于是,国家开始相应节能减排的号召。景观照明系统也需要得到整改,在做到景观照明舞台化发展的同时,还要积极面对城市的污染清理,需要进行节能减排工作。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研发出合适的节能照明材料,进行绿色建筑。为环境的污染做出贡献,使城市建筑物照明系统得到更好的发展。
2建筑物夜景照明设计问题
2.1纯粹功能,缺少观赏性
目前大多数照明设计还仅仅停留在功能照明,照明形式过时,单一,不能够给人一种视觉上美的享受,或者设置过多的照明装置显得厚重繁琐,并且在照明技术方面设计的不够精致,往往会造成眩光,泛光过度等问题,影响人的正常观赏与健康,光色运用不协调统一,无法与环境相融合,造成不和谐的状态,影响人们的欣赏观光,其次是没能够与周围的小品景观相结合使整体照明显得枯燥,缺乏活力与品质,并且点与线的连接缺乏灵动性,周围环境显得十分突兀不融洽。
2.2标志性灯光缺乏导向性
灯光的另一种特殊的功能就是在夜间起到引导的作用,它能够给人指引方向,照明的设置都安放在人行道旁,然而现在很多区绿地景观中都未能使灯光起到导向的作用,大都是如出一辙,无法起到引导的作用。整体的景观看起来非常平均,没有层次、节奏,保守且缺少活力。
3建筑物夜景照明设计提升措施
3.1优化电气节能设计方案
(1)在建筑夜景照明电气设计方案之中,主要关注电路分布情况。而设计方案优化工作也主要针对电路分布进行,使得照明系统传输中的电能消耗得以降低。(2)合理地简化电路分布,将建筑夜景照明系统中线路的成本支出加以有效控制,适当降低照明系统的电压,促使光源的使用寿命尽可能地延长。(3)在实际优化电气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需要考量到电气设备明暗搭配的设计,结合具体照明区域,把握照明系统的特点,优化电气设备的设计和安装。合理摆放好照明设备的位置,促使其适应整个建筑夜景照明的需求。
以路灯为例,需要把握好路灯的间距和高度,力求使用最少的路灯,达到最大化的照明效果。(4)从城市建筑物的特征出发,选择合适的照明方式。当建筑物表面属于非透光材质时,需要使用透光或者泛光的照明方式;如果建筑物表面属于透光材质,需要使用内透光的照明方式,注重强化窗帘、百叶窗和内墙面颜色之间的协调性;如果建筑物外形十分复杂,还拥有较大的体型,就需要使用轮廓装饰的照明方式;而如果建筑物体型高大且属于立面造型,可以使用组合照明方式。
3.2优化照明电气控制系统
在传统照明设备控制系统运行中仅能够掌控好照明效果,但无法掌控好照明时间,会导致照明灯具常亮,从而造成电能浪费。在优化设计工作中,积极引进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合理地控制好照明设备,使得管理工作更具有科学性,达到无人自动化管理的目的,由此能够自由掌控好灯具的开启和关闭时间,在优化电气控制系统的同时,减少电能损耗和人力支出。自动控制模式在建筑夜景照明电气运行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是指将时间继电器安装在普通控制系统之中。自动化控制模式应用效率较高,能够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在控制系统故障方面效果较差、响应时间较长。借助智能化控制可以发挥信息化的优势和作用,在较短时间内发现照明设备存在的故障问题,并发布报警信号,便于检修人员及时处理。
3.3植物照明
以绿色照明为理念,减轻在景观照明设计中存在的能源浪费以及光污染问题,改善照明质量,提高生活的环境。植物照明在夜间扩大了人们活动范围,增加了人们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夜晚给了我们重新定义植物的机会,因此要根据每种植物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照明形式使植物的照明更加有品质。
3.4照明的智能控制设计
在配电板安装过程中,需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以此提升安装和维护的便利性,并尽可能消除视域受到的影响。环境夜景照明智能控制水平直接关系着照明质量和节能水平,城市的综合水平也会受到直接影响。因此需结合一般规范采用单项分布的电路设计,功率半径应控制在100m左右。为降低故障对照明装置的影响,电路所连接的照明装置数量也需要结合实际控制,配合科学合理的连接距离。保证设备额定电压90%~105%能够得到满足。环境夜景照明智能控制设计的实用性即可大幅提升。在环境夜景照明控制的设计中,传统控制一般选择时间节点继电器和接触器,以此实现环境夜景照明的协调控制,成本低廉属于这一控制方式的优势所在,配合针对性的参数设置,即可实现自动控制和时间控制。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控制方式需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以此针对性配置接触关系电路和时间,电缆的布设也较为复杂。智能控制可实现任意循环组合控制,自动设置能够基于时间表实现,相应照明电路开关的自动控制也可基于智能控制实现。根据不同时期的要求,环境夜景照明智能控制能够自动变换场景设置,更好满足使用需要,而为了最大化发挥智能控制优势,总体布局的合理性必须得到保障,并在设计环节重点关注居民的视觉舒适度和视觉需求,以此通过环境夜景照明提升居民幸福感。通过智能控制,可保证环境夜景照明具有或明或暗的可变性。这种灯光照度的自动调控也能够有效降低环境夜景照明能耗。为更好发挥环境夜景照明智能控制的优势,设计人员可考虑通过太阳能提供环境夜景照明的部分能源供应,并同时考量具体的环境因素,准确分析环境,以此发出合理的环境夜景照明控制信号。通过自动化的色温、照度增减,良好的控制性、可靠性、实时性即可得到保障。
结语
总之,在目前全球化、现代化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我国城市经济不断增长,各方面各行业都在不断发展,城市建筑物照明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政府目前也在大力支持景观照明系统的发展,我国目前的景观照明系统的发展也比较好,城市建筑物照明系统的舞台化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城市建筑物照明系统将会在不断发展创新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郭红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J].华中建筑.1998(3):75-77.
[2]陈仲林.夜景照明中颜色设计原则[J].灯与照明,2001(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