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对策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4期   作者:颜溪 张习祥
[导读] 摘要:火电厂不仅为社会提供了稳定的能源支持,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火电厂运行下集控运行消耗较大,采用合理的节能降耗措施能够优化电厂生产运行工作。
        (贵州黔西中水发电有限公司  贵州黔西  551500)
        摘要:火电厂不仅为社会提供了稳定的能源支持,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火电厂运行下集控运行消耗较大,采用合理的节能降耗措施能够优化电厂生产运行工作。对此文章对火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展开探讨。
        关键词:火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电厂节能
        引言
        近年来,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电力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随着电厂集控运行控制技术的不断改革,电厂集控运行控制模式逐渐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使用。集控运行控制模式使用了许多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电子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在能源开发和电厂管理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电厂集控运行控制模式在不断发展中将以往的电力系统管控模式取代,成为现在最先进的模式。电厂运行中采用集控运行控制的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电厂的运行成本,提高电厂在能源控制和开发方面的能力,使电厂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同时也使电厂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保障。
        1电厂集控运行技术概述
        集控运行技术可以被简称为DCS,该控制技术主要应用在工业生产管理工作中,同时该项技术在实际应用期间,其最为基础的一项技术便是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其中结合了通信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等两大热门技术,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电厂运行全过程自动化、集成化以及数字化管理。针对于电厂集控运行技术来说,其全面提升了电厂在日常运营期间的自动化管理水平,同时也令电厂的管理模式由原来的母管制,即:炉、机、电等方面分别管理的制度向着单元控制机管理模式发展,即整体电厂设备集中管理,也就是锅炉、发电机以及汽轮机等方面设备进行统一协调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彻底改善了电厂的管理成效,优化了电厂管理工作的质量,全面提升电厂的运行效率,令电厂在日常运营期间的能耗有效降低,并且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一个更加优质的电能服务。采用合理集控运行措施可以令电厂的日常运营效率达到更优,同时确保电厂能够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不断实现生产效率的稳定上升,优化电力供应服务。
        2影响电厂集控运行成效的因素
        对于电厂来讲,提升电厂集控运行的成效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为此还特意做了相关的调查工作,从中了解到影响电厂集控运行成效的因素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没有采用全新的技术;二是电厂集控运行不具备良好的环境;三是对电厂集控运行没有做好完善的管理;四是相关工作者没有工作责任心。而以上的影响因素会很大程度影响了电厂集控运行的成效,所以一定要采用合理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提高电厂集控运行的成效。
        3火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对策
        3.1建立集控运行综合管理系统
        工作人员应重视运行体系和控制结构的建设工作,在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集控运行综合化系统,在此系统的调节下,对后续工作进行协调,从而使工作质量得到保障。集控运行综合化系统主要是指DCS系统,包括软件、硬件以及运行时涉及到的电缆结构、执行结构等,有利于各项工作合理、有效的开展。此外,还要重视在系统运行时的工作管理机制和设备功能维护,在对后续的运行处理工作和管理工作进行开展时要充分结合运行的维度,使后续各项工作可以更好的开展,有效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另外,在进行一些高精度的计算时,相关人员要充分重视热机保护系统等的稳定性,基于这样的前提下深入研究分析电厂集控运行机组容易出现的故障,使人为操作误差为电厂带来风险的概率降低。


        3.2降低厂用电率
        在电厂中众多数量的辅机同样是发电厂设备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这些设备在运行期间也需要消耗一定程度的电能,这一部分电能消耗便提高了电厂的能耗,基于此,需要针对于电厂中的辅机定制相应改善措施来降低电厂能耗,从而实现电厂节能消耗。第一,需要将一次风机、冷却水泵、工业水泵、燃油泵、凝结水泵等方面设备由原来的工频改变为变频,从而降低以上设备的能耗情况,优化电厂内耗。第二,在电厂中的照明设备,需要按照时段开启,在生产期间光线充足的地方则不需开启照明设备,同时电厂中的照明设备也需要尽可能采用节能照明设备,从而降低电厂照明的能源消耗。第三,需要依据电厂设备的冷却情况来适当调节停止机力通风塔冷却风机的运行。第四,还需要在低负荷期间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关停辅机设备,在不需要辅机的时候将辅机关闭,这样才可以有效节省电厂内的电能资源,优化电厂运行效率。
        3.3机组协调控制
        机组协调控制主要是对涡轮、水轮机等水电厂核心设备的控制与协调,通过发电机组优化配合,在各个机组运行的最优功率上,进行生产效能、生产安全性的全面提升。这种管理方式可以在发电元件的自适应条件下,对生产元件的系统反应进行升级,并运用数字化的CCS系统进行组网方式的升级,从而将涡轮、水轮机等不同的发电核心机组,作为统一的发电整体,进行协调控制,将功率调整的耗时与耗能降到最低。控制系统可以通过不同功率自动化差异计算,对势能效应的差值进行管理与分析,并依照组网的需求情况,对负荷变化进行更加灵活的调整,以适应电网智慧化发展趋势。同时,还可以通过自动纠偏等过程,进行相关的参数调整,从而实现CCE-TF系统的全面升级,使得各个参数始终处于良好配合的状态,提升实际运行管理的效果。
        3.4提升对全新技术的投入力度
        无人化和机械化始终是电厂发展的主要目标。由于信息水平的提升,让集控运行系统在电厂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集控运行系统的使用不但能够很大程度地降低对人力资源的使用,以及工作者的工作量,而且在运行的可靠性上也得到了明显的加强。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集控运行系统在无人转化期间,依然要在集控系统的信号处理工作上采用全新的技术,这样就会使得收集信号的工作变得更为简单,从而得以提升其可操作性。例如在给发电机组的发电量采取结算期间,可以全面采用全新的运算技术来对信息数据进行高效的处理和传送,从而得以解决大量的人力成本。
        3.5锅炉生产环节控制
        第一,降低锅炉排烟过程的热量损失,在此阶段需要降低一次风率,同时减少锅炉系统在运行期间的运行效率,全方位保证炉底水封密封性能良好,不可以出现漏水的情况。锅炉运行中还应强化受热面的吹灰,若是在其上的积灰或者是结渣较多的情况下,便会导致受热面的传热恶化,从而致使排烟温度升高,造成较多的温度损失,基于此,便需要对于受热面定期开展吹灰工作,确保受热面的清洁,确保排烟热损失量控制在4%-8%之间。第二,降低再热器减温水的应用,通过该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机组的热效率,在该项工作中最为重要一点就是要确保整齐的初始参数,提升蒸汽的初温、初压等方面参数,同时降低排汽压力等,在其运行期间,需要全方位确保再热气温,减少喷水量,同时还可通过改变受热面来提升机组热效率。第三,强化对锅炉燃烧的调整,过剩空气系数对燃烧过程至关重要,过量空气系数过大或过小都会降低锅炉效率,因此需要确保合理的过量空气系数,合理调整燃烧,采取煤种煤质混配的方式,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在燃料方面所投入的成本,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在电厂实际生产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相关人员应当注重它的合理应用,以此提高电厂运行的稳定性及管理效率。结合电厂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优化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加强锅炉燃烧效率,优化运行环境从多方面为电厂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崔建波.关于加强电厂集控运行的具体措施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12):196-197.
        [2]燕辉.火电厂集控运行现状及对策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265(11):181.
        [3]李明尚.论节能降耗技术在电厂锅炉运行中的应用[J].科学与信息化,2017(29):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