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台区在线线损异常分析与分级管理智能监控系统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4期   作者:杨帆
[导读] 摘要:在智能电网配电管理中,低压配电台区在电力用户供电中具有重要影响,配电台区电网覆盖范围比较广泛,居民用户类型纷杂多乱,在线线损智能异常影响因素逐渐多元化,导致供电线路传输和用电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平顺县供电公司  山西长治  047400)
        摘要:在智能电网配电管理中,低压配电台区在电力用户供电中具有重要影响,配电台区电网覆盖范围比较广泛,居民用户类型纷杂多乱,在线线损智能异常影响因素逐渐多元化,导致供电线路传输和用电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当前配电台区多使用一刀切方式定义线损区间,这种线损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目前市场发展需求。传统线损异常管理以人工排查为主,不仅耗费时间较长,且工作效率较低,难以为在线线损精益化管理提供保障。因此,必须根据配电台区智能监控变化情况进行在线线损分级管理,加强区域内在线线损管理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关键词:配电台区;在线线损异常;分级管理;智能监控系统
        1线损及线损率
        电网线损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线损电量的统计、线损的理论计算、线损指标、线损分析、降损措施、计量设备等诸方面,是一项工作量大、技术性强的带基础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贯穿全局生产与经营的重要工作。在电网实际运行中,由电能表计量统计出的供电量和售电量之差,称为统计线损电量,相应的线损率称为统计线损率,统称统计线损。统计线损包括了电能在输、变、配过程中由相应时段内运行参数、设备参数所决定的损耗和由于管理原因造成的损失两个部分。前者习惯称为技术线损,它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得出,所以又称为理论线损。理论线损可以通过技术措施予以降低。后者习惯称为管理线损,包括各种各样的计量综合误差:抄表不同时、漏抄及错抄、错算造成的统计数值不准确;带电设备绝缘不良引起的漏电;线路接地故障等产生的漏电;无表用电和窃电造成的损失。管理线损可以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和管理措施予以避免或减少。由此可见,在电网状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电网线损的大小,可以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所以,加强线损管理是一项挖潜节电的最根本也最直接的重要措施,是供电企业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保证。
        2线损分级管理模式
        分级管理就是将线损管理工作层层分解、层层落实。指标分解到相应车间(部门)和小组、线路和台区;明确管理范围、权利和责任,并与车间(部门)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实施有效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和管理措施,实现降损节电。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内部模拟市场的实施,线损产生的盈、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电网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中分析清楚线损产生的主要原因,找出薄弱环节、落实各部门的管理职责、挖掘潜力努力降低线损已经势在必行。线损分级管理办法重点明确了下列内容:
        2.1根据电网结构将线损分为网络线损(即送
        变电线损)和售电线损(即配电线损)两级进行管理。网络线损具体是指购电关口表(二级关口表,不包括无损线路)至各变电所10kV侧供电关口表之间输电网产生的线损(包括一次变母线不平衡及与供电局发行变电所母线不平衡),即中压网损;售电线损是指各变电所10kV直馈线供电关口表电量与售电量之间产生的线损。
        全局的线损电量就是网络线损电量、售电线损电量之和。
        2.2在售电环节上,推行了分线、分变承包协作的工作模式,将售电环节的售电量、售电单价、电费回收、线损指标进一步分解落实到线路、台区,然后将所有指标承包给用电监察、抄表、收费、装表接电、线路运行协作工作小组及各岗位人员,进一步深化了线损分级管理;
        2.3采取线损指标动态管理,强化指标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4将各部门职责具体化、明确化,并依据各部门在网络环节和售电环节中职责分工不同、工作重点不同确定其在线损分级管理中的地位,用责、权、利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责任感,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网络环节重点是抓好网络建设、经济调度、经济核算、计量把关;售电环节重点是抓好线路运行检修和分线、分变承包工作。
        3智能监控系统设计
        在配电台区在线线损管理方面,需要通过智能监控软件系统进行线损异常检测分析,便于及时查找并解决线损问题。在监控系统设计方面,必须遵循系统资源共享与可靠性等原则。资源共享原则是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实现电网数据资料采集,由系统管理进行数据处理与数据共享,从而提高配电台区在线线损管理工作效率。系统可靠性主要是指系统功能结构、故障响应与技术支持能力等能够满足配电台区在线线损管理需求,降低系统故障可能性,为电网运行稳定提供保障。在系统功能设计方面,应根据配电台区在线线损管理需求进行相应功能模块设计,比如电能质量管理模块、线损基础信息管理功能模块与线损异常功能模块。电能质量管理模块主要为配电台区在线线损管理提供远程监测服务,由管理人员通过可视化窗口进行电网运行数据观察,包括电流数据、配电网台区电网数据与线路电压数据等。电能质量管理模块可定义为设备模板,主要为设备基础变量信息存储提供便利。在具体操作管理方面,首先需要创建设备模板,然后添加一个或者多个设备。设备模板属性设计如图1所示。
 
        图1设备模板属性设计
        线损基础信息管理功能模块设计主要包括线路编辑、变电站编辑与台区编辑。本文智能监测系统线路编辑、变电站编辑与台区编辑主要包括信息修改、信息添加与信息删除,并对县里资料进行更新。在线损基础信息管理功能模块流程管理方面,操作人员必须确定编辑信息,将新的信息输入系统中,然后系统后台进行信息监测,经系统检验后录入数据库。线损基础信息管理功能模块流程如图2所示。
 
        图2线损基础信息管理流程
        线损异常功能模块主要对配电台区智能异常线损线路进行分析。在智能系统线损异常监测分析方面,首先需要将线损指标超出台区的线路过滤出来,通过线损计划指标和线损率对比结果分析将线损趋势图绘制出来,从而为配电台区在线线损异常分析提供重要参考。线损异常功能模块流程如下图3所示。
 
        图3线损异常功能模块流程
        4结语
        综上分析可知,在电网规模量日益扩大的同时,配电台区在线线损管理工作难度逐渐增长。虽然部分地区开始对智能监测系统进行应用研究,但系统实际运用管理中可能会存在功能故障问题。在配电台区在线线损管理工作中,由于线损管理涉及范围比较广泛,管理内容复杂多乱,因此管理期间可能会存在数据信息管理问题,导致线损分析结果与理论值存在较大误差。本文主要对智能监测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应用进行探索,对系统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这种分级管理智能监控系统具有一定实践价值,具体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孙晖.低压台区线损影响因素及降损措施[J].科技传播,2019(15):103-104.
        [2]张小玲.浅谈低压台区线损管理[J].电子技术应用,2018(S1):75-76.
        [3]董继征,陈洪云,何怡刚.基于负荷分类的台区线损预测方法[J].现代电力,2018(1):44-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