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巡检输电线路技术的应用探讨 孙玉诚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4期   作者:孙玉诚
[导读] 摘要:为了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对输电线路进行定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输电设备的紧急或重大缺陷,排除线路通道的外部安全隐患,防止发生设备事故或外力破坏事故。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  青海西宁  810008)
        摘要:为了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对输电线路进行定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输电设备的紧急或重大缺陷,排除线路通道的外部安全隐患,防止发生设备事故或外力破坏事故。直升机巡检作为目前一种相对成熟的巡检技术,已在我国电网推广应用。有人直升机巡检存在一次性投资大、巡检成本高、机载人员安全风险高、对飞行员技术水平、心理承受力要求高以及高空域管制等问题,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不同电压等级、复杂地形条件和各种特殊灾害条件下的巡检需求。
        关键词:输电线路;无人机;线路巡检;作业流程
        一、输电线路巡检中无人机技术应用
        借助无人机巡检技术,实现对以往人工巡检期间存在的问题与弊端消除与规避,通过对巡视过程的完善与强化,达到提升巡检有效性的目的。从巡检方式角度出发,无人机巡视的开展,大幅度降低电力企业人力成本的投入,并保障输电线路巡检效果达到标准要求,做到对实际输电线路的运行情况全面且精准的反应;从巡视制度出发,在具体巡检期间通过人工巡检与无人机巡检方式的结合,能够做到对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的有效巡视,避免在巡视期间因巡检人员地面巡检而产生巡视不到位现象。
        1.1 无人机参数
        FCZ四旋翼无人机依托于电动形式驱动,在空载状态下,无人机起飞重量为9kg,不算无人机自身重量,机身最大荷载重量为10kg。该型号无人机在不同荷载情况下续航时间分别为:8kg荷载状态续航为20min;5kg荷载状态续航为30min;无人机空载状态下,续航时间90min。FCZ四旋翼无人机最高飞行高度小于2000m,飞行速度最快60km/h,最大升限5000m,无人机云台位置可以搭载红外成像设备等。
        1.2 作业系统
        1.2.1作业能力
        无人机巡检技术的应用,一架无人机需要配备工作人员2名、作业车一辆,具体巡检期间借助无头飞行操作模式,无人机操作难度较低。但是在实际巡检过程中若涉及到山地环境巡查,在视线受阻、视野不佳的前提下,无法开展超视距飞行,使得无人机巡检通工作范围缩小,工作能力受到影响。无人机可以保持较为稳定的悬停状态,借助云台控制与以及飞行状态的调整,可以保持无人机在巡检期间保持稳定的悬停,进而达到对目标区域高清拍摄的目的。
        1.2.2系统设备
        采用碳纤维结构的无人机设备,导航设备的应用为GPS导航、北斗导航、北斗+GPS导航3种。飞行期间水平导航误差小于2.5m,起降风速必须在6级或6级以下时方可进行开展无人机巡视。图片接收机型号为R760-FPV接收机,可以将无人机巡视情况清晰且准确的传输至液晶屏中,地面站对无人机分型参数的监控依托于数传系统。
        1.3 应用优势分析
        在具体输电线路巡检期间,无人机技术的应用依托于自助悬停技术以及导航飞行技术的应用,实现无人机运行稳定性与效率的保障,确保无人机运行结构的合理性。借助无人机巡检技术,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完成输电线路巡检目标与任务的同时,做到第一时间发现输电线路运行期间存在的故障问题。与此同时,上述2种技术的应用可以保障无人机巡检过程中所测得数据的安全。借助悬停与飞行控制似乎的应用,实地无人机巡检期间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动操作、自动控制操作2种模式来开展巡检工作。在无人机悬停巡检期间,工作人员依托于高清监控设备的应用,实现对输电线路的检查与巡视,并将检查数据汇总并记录。若无人机处于手动操作状态,工作人员可以手动设定无人机的检查线路,确保在特殊地形线路检查期间可以做到集中检查。


        1.4 应用劣势
        受限于应用时间尚短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无人机巡检技术的应用仍尚存问题,体现为:无人机运行时间较短,需要工作人员时刻注意无人机的运行状态。并且无人机电池容量相对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巡检任务开展效果,倘若无人机飞行期间出现任何问题故障,都会直接影响到巡检任务的推进。与从同时,无人机控制范围存在限制,通常情况下若无人机控制超过额定的1000m范围,会导致无人机操控灵敏度受到影响,并且检测数据同样无法得到精准性保障。另外,无人机无法对所获取的图像进行有效的缺陷分析,意味着传递期间无人机无法对存在的数据缺陷进行修正。
        二、无人机巡检输电线路技术的应用实例
        2.1雷击故障点查找
        一般来说,悬垂绝缘子串雷击放电后,横担侧与导线侧绝缘子烧伤最为严重,且横担侧挂点金具之间的连接点会有烧伤痕迹,悬垂线夹与或导线有明显的放电痕迹,若安装有均压环,则均压环上有明显的烧伤痕迹。耐张杆塔若无跳线串,一般直线烧伤横担侧若干绝缘子后对跳线放电,若跳线弧垂过大也可能沿绝缘子串放电。而这些部位受视角的限制,人工很难在地面通过高倍望远镜巡视发现。即便是人工登检,也只能对杆塔侧绝缘子串或金具进行有效检查,对剩余部位依旧存在盲区。以下是使用多旋翼无人机对330kV线路雷击故障查找实例。2015年05月06日17时,某电力公司330kV花从甲线故障跳闸,运维单位组织无人机进行故障巡视。经故障巡视,发现塔头端合成绝缘子伞裙及导线端均压环上有明显烧伤痕迹。71号塔为呼高23m的直线塔,绝缘子配置为单联V串复合绝缘子串加玻璃绝缘子,杆塔位于海拔199.7m的山顶位置,周围为灌木丛,不能通过肉眼及手持望远镜查找故障点,由于视角限制,也不能通过高倍望远镜查找故障点。无人机操手在山脚距杆塔约260m位置选取空地进行故障查找工作,经过1个架次约10min的查找工作,准确清晰地拍到放电点。
        2.2地线断股等细微缺陷确认
        2015年5月某电力公司通过“无人机机巡+人巡”模式开展线路隐患排查。人巡通过高倍望远镜发现330kV第9~10个间隔棒上方地线(光缆)断股,该档距1123m,由于档距大,光缆距离地面较远,不能准确判定断股数目。考虑到无人机快速、灵活的特点,随后组织无人机开展断股确认。在机型选择方面,考虑到便携以及拍照效果因素。
        为便于操作,操作手将起降点选择在边导线外侧约50m处的空地上,随后按照作业流程到达缺陷位置,利用无人机搭载高清相机,拍摄断股位置图片,实时传输到地面基站,地面操作人员根据实时图像调整相机角度,对断股点进行拍摄。通过图片核实,本处断股3股,同时利用无人机航拍了前后两基塔的地形地貌,为后续制定消缺方案提供技术支撑。
        总结以上两个案例可以发现,利用无人机机动灵活的特点,对雷击、异物等跳闸进行故障点查找,不受河流、山川、湖泊等地理环境的限制,可以多角度快速检查某些地面难以确定或者位置特殊的故障点,免除人工登塔作业,减小作业风险,提高故障查找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借助无人机巡检技术,进一步提升电力企业输电线路巡检效果,规避与消除以往线路巡检期间存在的弊端与问题,提高电力企业线路巡检水平。鉴于此,应加大对无人机巡检技术的应用与开发,满足电力企业具体线路巡检要求,为线路稳定、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天添. 无人机巡检输电线路技术的应用分析[J]. 科技与创新,2016,52(4):160-161.
        [2]张永,李德波,吴翔,等. 无人机巡检输电线路技术的应用与分析[J]. 宿州学院学报,2013,28(8):87-88.
        [3]郑贤龙,汪旭旭,叶鹏涛. 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技术应用现状及相关问题分析[J]. 电气开关,2018(3).
        作者简介
        孙玉诚(1974.5.7),性别:男;籍贯:青海;民族:汉;学历:本科;职称:一级实习指导教师;研究方向: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及无人巡检培训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