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超高压输电公司柳州局)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电网的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大,传统的低压输电线路基本上被高压和超高压输电线路所替代,这极大的保障了每一个用户的用电需求,电压的安全稳定也给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了较大的提高。与此同时超高压输电线路自身的送电走廊环境也存在着恶劣的环境问题,这些线路一旦发生故障就大大增加了检修的难度,传统的检修模式应对起来就显得十分吃力。结合以上问题的研究,总结出基于大数据的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检修新模式能够更很好的解决检修难度大这一难题,又大大提高检修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大数据,超高压,输电线路,检修模式
超高压输电线路建成以后,人们可以更安全、更可靠的用电,家中的各种电器设备也能正常运转。但是在人们享受生活的同时,电网主网架的超高压线路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尤其是在地形复杂的山区,线路如何快速、高质量的完成检修任务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科学的检修模式将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利的保障。本文将基于大数据下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检修模式进行分析。
一、超高压输电线路特征分析
结合电网线路的实际对比情况,超高压输电线路其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超高压输电线路输送的容量大,功率大,且距离长。第二,超高压输电线路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超高压输电线路主要通过塔杆架起线路,其特点覆盖范围大、铺设面积大、所经之地地形较为复杂,长时间的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恶劣天气,对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影响就更难以把控。第三,超高压输电线路电压等级高,因此会给维修人员带来极大的挑战,稍有疏忽就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危险。
二、超高压输电线路检修面临的挑战
正确分析好超高压输电线路检修面临的挑战,有利于检修工作人员制定针对性的改革方案。通过对近年来的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及事故的分析,发现在抗风、抗覆冰、防雷、防舞动和防污闪、防外力破坏等方面,相关的设计标准要求并不高,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常会发生跳闸甚至是杆塔倾覆等事故,在不良大气条件下,输电线路的污秽问题也十分严重,雨季时面临的雷击、滑坡现象也时有发生,因而对于绝缘设备就要具备更高的可靠性。由于高压输电线路的杆塔有更大的高度和宽度,存在着更大的遭雷击的危险,特别是500kV及其以上的输电线路,由于杆塔高度增加很多,同时高空中水汽含量大幅增加,在单位时间内输送到电线上的过冷却水滴数量加多,此时就会面临更严重的覆冰问题发生。所以在冬季,我国输电线路都会面临这一严重的问题,尤其是我国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空气湿度大,时常还会有降雨发生,以至于导线覆冰很难消融,进而存在威胁线路安全运行问题。当然这还只是超高压输电线路面临的一小部分问题,还有很多不容易发现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对于超高压线路检修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
三、大数据下超高压输电线路检修模式的路径分析
(一)正确建立检修管理系统
和传统的输电线路相比,超高压输电线路系统结构复杂。要实现运行检修管理,必须建立运行检修管理系统,并充分发挥系统运行检修管理的效率。
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各种智能技术的帮助下,电力企业应建立智能的运行检修管理系统,动态监控和管理无线传输线路,并结合现有无人机自动巡检技术,随时监控运行情况。利用此系统时时对传输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判断其潜在的故障,进而推进检修工作计划。积极依靠专业智能分析系统,全面深入地分析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状况,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和计算,制定安全、可靠的运行检修工作计划,并在验证维修计划方面确保其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由于检查实际检修方案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多个网格模型。因此还需要对负载数据、运行状态和大修应用进行深入细致的总结和分析。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并做出检修响应。
(二)提高智能化建设水平
传统的超高压输电线路管理主要是人工完成的。线路操作员记录了超高压传输线路的运行信息,技术人员分析这些信息并由维修人员进行检修。这种传统的人工操作方法在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上存在缺陷,不利于电力企业对超高压输电线路的管理。大数据智能平台可用于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输检测管理,减少信息传输,缩短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检修时间,提高输电线路的检测效率。智能平台系统包括无线数据传输、数据采集和分析。在利用智能平台对超高压输电线路进行运行和检修管理的过程中,通常通过GPS定位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和采集。GPS定位系统还可以根据GPS技术的定位功能,快速、准确地发现超高压输电线路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质量进行监督,完成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检测工作。提高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智能运行和检修管理水平,有利于超高压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
(三)提高检修人员科技检修的能力
现行体系中的检修人员大多是以前的老员工,而那些科技检修能力较强的检修人员较少,尤其是在偏远山区,因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所以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那里工作,这导致科技检修工作人才滞后,而只能依靠老旧的检修作业方式支撑现场作业。因此要定期开展科技检修技能培训班,让检修人员熟悉各种检修设备,用科技的力量去辅助检修,从而大大提升检修速率。同时也能使老旧的作业模式向新的检修模式过度,保障技术一直随着电网的发展而不断向前推进。
结束语
随着中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人工检修已经满足不了需求,科技的不断发展给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检修带来了福音,运用大数据智能检修设备能够大大提高电路检修速率,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将电路故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时间降到最低,但这类检修模式依然不是最后的,它还需要每一个检修工作者以及科研人员共同努力,研究出更好的现代化检修设备,进而促进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马捍超, 徐路强, 高宝琪等. 不同地形地貌对超特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性能影响分析研究[J]. 电测与仪表, 2019, 第56卷(23):37-42.
【2】.梁海潇, 王强, 胡伟. 超高压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方面的探讨[J]. 环球市场, 2017, (9):114.
【3】.谢剑敏. 基于超高压输电线路环境下的分布式故障诊断装置的研发设计[J]. 机械工程师, 2019, (12):15-16,19.
【4】.金淅琨. 超高压输电线路运行中的运维管理要点分析[J]. 环球市场, 2019, (2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