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引领大数据、智慧城市技术的到来。不得不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我国诸多领域的发展均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大数据的特点主要在于可以实现大数据的传输,其传输数据的速度非常快、数据种类也比较丰富,同时还能为智慧城市建设、城乡规划发展提供新的理念,同时使城市管理者分析、解决城市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智慧城乡
引言
现阶段城乡规划建设均已迎来大数据时代,传统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然失效,创新型调控策略的出台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拉动内需开始成为国家的迫切需求,这种情况下智慧城市成为带动创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和带动下,智慧城市理念也逐步落实并加大建设力度,这种背景下如何进行城乡规划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建设部门的重要工作。下面笔者尝试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一谈有关大数据时代下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的相关内容。
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时代背景
在未来30年,互联网将和电力一样重要,甚至比石油还要重要,互联网即信息技术或数据技术将会是解决例如包容性、可持续性等问题的答案。在信息技术的改革以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下,对于城乡规划的影响也意义重大,它淘汰旧的研究方向和制图方法的同时,亦会带来更多的研究方向和更加新颖的规划思路。正如现在无人驾驶技术,智能泊车技术,智能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等智能化技术的出现对于道路规划、地下管网规划、城市用地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城市规划和治理,例如在美国纽约,大规模的将传感器放置在下水道系统,与智能城市系统相连接,更好的监控水流情况及污水排放的监督处理,减少了下水道堵塞的可能,提高了污水处理能力;在新加坡,已经实现了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三网合一”和无线全覆盖,建立了“以市民为中心”的电子政府体系,实现了高效的智能停车、泊车网络,城市管理可谓井井有条。
1.2研究意义
不妨设想一种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城市规划思路,把之前规划的调研阶段理解为数据获取,之后是数据的分析、加工、生产。其中主要是数据制作和规划管理的运用,不妨假设出两种熵值,如“演变熵”和“发展熵”,一个代表城市系统运行与子系统关系,一个代表能源使用情况,由于系统本身在一段时间内沿着趋势前进,两种熵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这两者的关系和发展趋势是值得深入探究和分析的。我相信如果将大数据技术妥善的运用在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规划中,必然可以延绵城市文脉传承,增强广大居民的宜居性。同时,也会推动城乡产业升级,转入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真正实现绿色发展、高效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2城乡规划中大数据的应用
2.1实现数据多项融合
大数据可以实现多项数据的融合,可以解决规划中多类数据处理问题,保证规划的合理性、科学性。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深入挖掘数据,利用数据分析结果可以明确规划的方向性,实现了数据对规划的引导作用。比如,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建立规划管理平台,借助平台,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建设以及环境部门可以借助数据共享便于沟通协调。城乡规划的实际操作中,不同部门的规划目标可以相互融合,部门之间可以起到联动作用,消除规划中的盲区,另外还可以提升数据资源的利用价值,保证城乡规划的合理性、科学性。
2.2搭建城市空间规划信息平台
传统规划对于指导城市开发建设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但由于一直以来缺乏一个规划整合平台,也存在部分规划之间相互“打架”的现象,为消除各政企部门之间的沟通障碍,搭建一个数据资源融合共享的城市空间规划信息平台就显得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实现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各类专项规划数据的整合,还可以真正意义上实现城市空间规划在政府和公众间共享共用“一张蓝图”的愿景。
不仅如此,城市空间规划信息平台的搭建还可以有效促进审批制度的改革,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效率,促进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2.3数据管理系统的建立
数据管理系统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如网络数据、物联网数据、用户信息数据。网络数据包含的类别较多,所以对于数据的管理要利用大数据技术,组成管理系统。借助系统数据,的分析保证了时效性,数据信息实现了高效处理。数据分析采用从上到下的分析方式,分为不同的层次,借助挖掘数据,保证城乡规划中数据利用的有序性,城乡规划可以进一步范化,数据实现了高效管理,可以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创造基础条件。
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
3.1大数据设施保障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预计不到的安全风险类问题,面临这些问题的出现,相关部门应紧急制定解决方案。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大数据体系建设并运行,不仅可以在组织上、制度上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保障,与此同时,还能在管理上、技术上等多个层面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安全上的保障,从多方面推动社会城市发展。
3.2智慧生活规划
不可置疑,大数据的出现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不管是在城市规划中、城市地理设置上,还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文化发展、人口发展上,大数据均可为其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为信息及管理服务提供依据。很明显,目前大数据早就已经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大数据为社会发展注入了很强的动力,如果可以合理运用大数据,必然可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加精准的规划。
3.3建立城市运行中心
智慧城市的良好运行离不开城市大脑的指挥,城市运行中心的建立将为智慧城市提供一个具有智能决策分析功能的城市大脑。大数据就像是血液一样流淌于智慧城市的各个方面,为智慧安全、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生活和智慧环保等各领域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这个统一的城市运行中心将实现城市各种数据资源的融合与共享,并与政府和企业进行跨部门的协调联动,为城市高效运转和政府精准管理提供有力支撑,从而更好地对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城市产业等城市运行情况全方位地进行系统有效的掌握和管理。
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促进了城乡规划行业的发展,还对未来“智慧城市”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后的城乡规划中应该充分开发和共享大数据资源,需要通过利用大数据手段获得系统性信息,还可以针对模型进行有效分析,这样可以保障城市规划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另外,还应当促使政府、企业相互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要构建地方和中央合作模式,推动企业力量、政府力量和民间力量相互之间整合,可以满足城乡规划的现实需求,让人们切身享受到“数字先行”的智慧城乡。
参考文献
[1]王燕红.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和智慧城市建设探究[J].居舍,2019(19):1-2,185.
[2]郭艳艳.城乡规划中大数据和智慧城市技术的应用[J].规划与设计,2019(26):114-115.
[3]何志红.智慧城市平台中的大数据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7):184.
[4]王刚,王亮.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居舍,2019(4):1.
[5]蔡晶.大数据时代的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建设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2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