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所以,解决“三农”问题,并以村镇振兴战略为导向,在实现村镇建设以及规划创新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村镇建设的规划策略、发展机制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整,以此实现村镇建设与规划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引导规划、建筑、景观设计人员下乡驻点工作是对村镇特色传承、产业精准、文化创新,这对进一步推动村镇建设规划的创新发展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村镇;建设规划;管理;重要性;分析
1?村镇规划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我国是农业大国,大部分的人口集中在农村,只有建设好农村,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村镇规划设计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任务,是村镇进行科学建设的基础,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可以有效统筹城乡发展,并且可以防止出现盲目建设、破坏生态环境等现象。做好村镇规划设计的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而且还可以革新村容村貌、提高村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还可以让他们享受更好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从而不断提升村镇居民的幸福指数。
2?策略分析
2.1?建立生态村镇模式
在实现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以村镇生态化建设为中心,其侧重点是以生态修复、乡镇修补理念为基础,结合村镇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美化、修复、修补村镇生态,这对美丽村镇建设及规划发展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将生态建设村镇嵌入到村镇聚落规划中,以生态环境为基础,在实现人口聚能连环效应的前提下,实现生态振乡的全面发展。在实现生态村镇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则需要从资源规划、村镇生产资源应用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在优化生态村镇建设体系的前提下,维护生态村镇的环境建设,并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角度,实现村镇整体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村镇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是村镇振兴以及村镇现代化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在实现村镇服务体系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以生态环境与村镇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基础,并通过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实现村镇建设的多元化发展。
2.2?优化生产线式的规划发展
在对村镇建设规划进行创新及优化的过程中,需要摒弃传统生产模式,在下乡政策的引导下,从特色小镇建设的角度,以模块化、生产线式规划路径的创新为中心,打破特色规划趋势的情况,这对进一步实现村镇创新发展方面有积极作用。在实现村镇现代化、生态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从村镇道路、农业技术、机械化生产、生态环境、文化活动等多角度进行建设。在对村镇生产线式建设与规划发展等方面进行优化的过程中,以驻点办公、现场设计为基础程序,保证设计人员与当地农民的共同参与,在优化村镇建设体系的前提下,优化村镇整体规划体系,这对进一步推动村镇发展方面有积极作用。
2.3?发挥优势产业链条效应
“脱贫致富”是村镇振兴的关键,所以,挖掘村镇优势产业,重点对村镇农业、畜牧业等方面进行综合规划,培育村镇区域产业的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这对提高村镇振兴的多面性以及区域竞争优势方面有积极作用。在实现村镇振兴的过程中,对农业、林业、渔业、小型工商业等方面进行优势划分,以区域性的优势产业链为基础,并以经验共享与推广的方式,实现村镇振兴的多元化发展。政府主导下的村镇规划设计,需要重视村镇产业发掘、研究以及规划,通过对村镇产业进行专项探索与研究,实现村镇经济的最大化发展,这对进一步提高村镇经济竞争力方面有积极作用。
例如,村镇本身畜牧业的发展大于农业,那么,则可以从畜牧业的角度,针对家畜饲养、规模化发展以及产销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整,这对进一步拖动畜牧业的创新发展有积极作用。为进一步实现农村经济产业的创新发展,则需要根据区域经济的侧重点,对经营模式、经营发展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整,这对进一步实现农村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有积极作用。发挥优势产业链条效应,需要结合村镇本身的产业特点,以规范化发展产业体系的方式,对产业链条进行优化与调整,这对实现村镇产业的系统化、规范化建设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2.4?引入科技信息服务机制
村镇振兴以及多元化发展,则需要从村镇布设以及信息化服务元素等角度进行优化,完善村镇区域中信息链条体系,从而实现全方位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在优化城乡信息服务建设机制的过程中,则需要从物流上门服务、城市与城乡公交、信息网络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整,在优化信息服务机制的前提下,实现村镇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注重村镇与城市之间的信息交流,并以信息服务为基础,拓展村镇居民的视野,避免封闭式村镇影响村镇战略与村镇建设。通过信息服务机制的引入,以建立共享、开放、幸福的城乡共荣圈为基础,在优化村镇信息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实现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发展。一方面,村镇信息服务机制的搭建与发展,则需要从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城乡规划等方面进行优化,在完善信息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实现村镇的信息化水平提升。另一方面,在对村镇信息服务体系进行完善的过程中,需要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角度,对城乡生态环境、村镇生态发展等方面进行优化,这对进一步提高村镇整体的建设水平方面有积极作用。在对村镇服务元素以及信息服务建设等方面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则需要以信息链条化发展为中心,引导规划、建筑、景观等与村镇建设融合,这对进一步提高村镇建设水平方面有积极作用。
2.5?突出村镇文化特色
在对村镇建设规划策略体系进行完善与优化的过程中,需要以村镇文化特色为基础,并从村镇文化与现代文化理念融合的角度,实现村镇文化与村镇经济的融合发展。成立村镇文化站,并定期开展文化活动,在优化村镇文化建设体系的前提下,实现村镇文化与村镇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的融合发展。例如,建立村镇文化广场,拓展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在对村镇文化体系进行优化与调整的前提下,实现农民整体文化水平、社会认知水平等方面的综合提升。信息服务与村镇特色文化的融合发展,需要以全面小康社会发展为借此狐,并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基本目标,在优化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实现农村文化的创新发展。在对村镇特色文化建设与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则需要以村镇发展、村镇特色文化宣传、民族艺术特色等为基础,这对进一步实现村镇振兴方面有积极作用。例如,以民间艺术为基础,东北二人转、少数民族舞蹈等多种特有文化的创新发展为中心,在实现文化创新的前提下,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整体文化活力。
综上所述,村镇建设与规划策略,需要从村镇经济、产业、文化、信息服务、基础设施等角度进行全方位建设,在实现村镇文化体系创新发展的前提下,优化村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并对村镇优势产业方面进行调整,这对进一步实现村镇振兴方面有积极作用。村镇建设与规划发展,需要以城乡发展为基础,并从村镇文化、基础服务、信息化建设、产业经济等多角度进行优化,这对实现村镇创新发展与建设方面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鱼飞.论村镇规划建设的管理现状及优化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557(48):63-64.
[2]刘宗霞.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管理问题探究[J].农技服务,2017(12):197.
[3]谷秀玲.村镇规划建设的管理现状及对策[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1):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