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建筑色彩的应用浅述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冷净
[导读] 国内不少城市也已经开始着手在城市规划中引入色彩规划: 北京已经选定灰色为主色调规范建筑
        摘要:国内不少城市也已经开始着手在城市规划中引入色彩规划: 北京已经选定灰色为主色调规范建筑; 上海也在积极着手形成自身的色彩规划方案; 还有重庆等城市也已经开始论证自己城市在色彩上的多元化问题。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色彩;
        城市色彩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城市当中被人们所认知到的所有色彩的综合体。城市色彩涉及城市生活中的一切,气候、植物、建筑、文化等,城市因色彩而丰富。在我们的研究中,由于受设计目标需要的限制,重点以城市中大量存在的实体———建筑和构筑物的个体和群体色彩为主。
        一、色彩规划意义
        城市中,色彩更是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它作为城市面貌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反映着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承载着重要历史、文化、美学信息;城市建筑色彩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代表一座城市现代文明的城市功能布局、生态环境、建筑景观等也都和城市建筑色彩有很大的关联。城市色彩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在色彩规划中应注重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并采取“挖掘—继承—发展”的原则,深入研究城市历史文脉特征,并予以发扬光大,逐步形成特色。抛弃传统色彩而一味追赶“时髦”,并不是进步的表现。例如,现在仅从城市整体外观上看,根本无法得出北京和巴黎有同样悠久历史的结论,甚至还会产生后者历史更悠久的错觉。这正是因为北京在过去城市建设中,对城市传统色彩的保护不够所造成的。城市色彩直接影响在城市中居住的人们的生活质量,是深深融入到人居环境当中并起重要作用的直接因素之一。通过城市建筑色彩研究,使得城市建筑色彩在一定的统一内实现多样化。一座城市通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城市的人口规模不断增加,用地规模日益向外扩张,新建建筑日益增多。这就必要对城市建筑制定一种发展模式,以建筑色彩这一条件来制约城市建筑的不规则发展,这也是规范城市建筑色彩的一个绝佳的机遇。城市色彩的意境营造是由城市各种建筑、公共景观设施以及自然植被景观相互组合产生的一种城市氛围。在绿色城市规划中,要考虑城市色彩的和谐统一,不同的色彩选择,都会带来不同的人体感知。
        二、城市规划中建筑色彩的应用
        1.建筑色彩与地区气候及环境的搭配。众所周知,由于南方和北方的气候差异很大,所以南方在建筑色彩上就宜采用高明度的中性色彩或冷色。如深圳、广州等新建的建筑常用灰色作基调,显得明快,淡雅,这样也适应南方气候的放热要求和人们心理需要,也容易和常年苍翠浓郁的绿色环境相协调,进而能使建筑美体现的淋漓尽致。而北方气候寒冷,建造色彩就宜采用中等明度得暖色调或中性色为主。在夏季,绿树成荫,使人感到清晰明快,心旷神怡,从而能体现出建筑美感。但是由于近几年气候异常,使得北方的平均气温升高,因此北方建筑色彩的选用理念也应更新,这是每位设计者都要考虑的问题。
        2.建筑色彩应该体现建筑的属性和功能。具有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采用的色彩也应该不同,这样才能体现出建筑美感。如疗养院、医院就应该用白色或中性灰色为主调,在心理上给人以清洁、安静之感;纪念馆等常以桔黄色的琉璃瓦来作檐口装饰,在心里上给人高贵和永久之感;如公安局、法院等执法部门就应该以深灰色为主,从心里上给人以庄严、公正之感;而民用建筑,就该以酱红色、浅粉色为主调,这样从心里给人活泼向上的感觉。如果忽略了建筑的功能,则很容易导致色彩与建筑功能不符。技术条件的影响满足建筑技术要求是建筑色彩选择的前提条件。建筑色彩的应用必须考虑建筑材料或涂料所能表现的色彩范围、色彩变化、施工条件的制约因素。

因为建筑色彩在建筑技术上主要涉及到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设备、装饰构件以及管道标志的用色问题。在建筑材料的用色中,一要反映材料本身的色彩,还要运用技术手段以改变材料的色彩特征,使其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色彩的造型功能以满足建筑表现的需要。有时也可通过技术手段在某种材料的表面施以部分色彩来改变它们的局部面貌。
        3.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物艺术形象十分重要的物质基础。它作为主体结构的表层,铺设或涂刷在建筑物上构成表色,不仅起到保护主体结构、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作用。而且通过材料的色彩、质感及光泽使建筑物增辉,达到美观的效果。通常建筑外部材料主要分为:涂料类、帖面类、混凝土类、玻璃制品和金属压型板。我们应根据以上种类的材料性能,使用时可以按材料的质地、纹理和色彩的不同,恰当地进行材料的组织,或产生对比或产生协调,能够使建筑物具有丰富和强烈的视觉效果。当然,建筑色彩除了考虑建筑材料的性能以外,还须综合地结合其它相关要素来运用色彩。今天,新型的建筑材料层出不穷,这些材料不仅因为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而分别适于各种类型的建筑,而且还特别因为具有奇特的质感和色彩效果而倍受人们的关注。
        4.城市色彩规划必须合理化。作为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悠久历史的名城, 已经到了建立自己色彩理念主色调的时候了, 它是城市形象最为直观的体现。一是把握城市个性, 建立色彩理念。城市标志色的形成应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状况深入调查自然景观( 植被的四季颜色、四季变化、城市远景近景) , 建立一个数据库系统,结合当地的人文特征( 民风民俗、心理喜好、历史背景) 形成统一、和谐、优美的城市色彩风格。制定城市色彩规划, 各市应有自己的主色调。城市主色调不是一种颜色, 是一定明度、纯度范围内的色调或色系, 是一个城市的重要标志, 是建立统一和谐的城市形象所不可缺少的。二是建立城市建筑色彩标准, 规范建筑活动。色彩标准是城市规划、设计的依据。只有严格按照色彩标准操作执行, 才能使从城市的规划到设计最终产生高质量的色彩效果。因此, 制定和颁发关于色彩规划及用色标准( 色谱) 的规范条例非常必要。应将该项内容要求提升到城市规划中去, 并且通过建立法规来控制色彩应用; 同时, 在城市规划审批中增加“色彩规划审批”的程序, 以便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建设规划中色彩应用的混乱现状, 为创造良好的城市色彩提供依据。城市环境必须强调协调性及统一性, 必须制定出相应的长远景观及建筑色彩规划, 并在统一整体规划的指导下, 合理安排局部景观及建筑色彩, 使城市色彩富有层次与韵律。可以预见, 城市色彩规划将会随着城市向现代化、国际化的迈进而被逐步纳入城市规划之中。它的实施无疑会让我们居住的城市更加舒适、惬意。
        城市规划最终是要通过实施、管理来实现的,这包括了城市建筑色彩的规划、实施和管理。因而,必然会通过建筑色彩规划来控制城市的色彩表现。城市建筑色彩是城市最直白的交流语言,它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建筑是城市中的建筑,而城市是由多组建筑群以某种内在的联系集合在一起形成的。所以,建筑色彩的集合也体现着城市的色彩,从色彩角度反映出城市规划的合理与否,最终反映城市的形象。因此,城市规划管理是对城市发展的保证,是对城市规划的实施,也是对城市建筑色彩规划的规范和肯定。城市色彩规划成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是对城市规划管理的支撑。
        参考文献:
        [1]潘佳音,刘晓旭.绿色城市规划设计思考[J].现代园艺,2017(2).
        [2]薛甜甜,潘 蓉.中小城市规划中城市建筑色彩的研究_以陕西省华阴市为例[J].价值工程,2016(5).
        [3]邱 强.总体城市设计中的色彩规划引导:以重庆城市色彩规划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