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问题展开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的具体原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裂缝治理措施,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不断推动我国建筑工程的长远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原因;治理
当前我国建筑产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一片明朗,推动了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很多地区建筑工程的施工规模正在不断扩张,但是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主要表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问题,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由于混凝土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施工原材料,混凝土裂缝问题一直是建筑工程发展过程中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如果建筑产生大面积的混凝土裂缝问题会造成内部的钢筋受到侵蚀,造成了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下降。同时,如果进入墙体产生大量混凝土裂缝时,会对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会不断加剧混凝土裂缝的进一步扩展,直接降低了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度,进而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1.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1.1原材料的配比不当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如果混凝土原材料的配比不当,很有可能会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问题。由于混凝土材料是通过多种不同材料相互之间作用,才可以发挥出良好的结构性能,如果原材料的配比不合理会造成某些原材料使用过多,某些原材料使用过少,无法发挥出混凝土材料的基础施工效果,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不但会影响到整个施工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还会造成大面积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因此,在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工作中,相关施工人员必须要对不同施工强度的混凝土材料进行针对性配比,充分发挥出不同原材料的技术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施工质量,防止出现混凝土裂缝问题{1}。
1.2施工工艺与其不符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很多工程施工单位施工人员,由于没有依照工程的标准施工流程的加以开展,造成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造成了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通常情况下,在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中,混凝土施工需要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再开展:首先,需要确定混凝土原材料的配比;其次,对配比混合完成之后的材料进行浇筑施工;最后,需要对施工完成到混凝土构件进行养护处理。对于三个施工环节来讲,如果任何一个环节产生问题,都会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某些工程施工单位内部,相关施工人员在混凝土的搅拌工作中,没有对搅拌的频率和力度进行合理的控制,造成了混凝土材料的混合程度不足以及产生混凝土离析问题。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之后,表面会产生坑洼不平的现象,进而产生了混凝土裂缝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施工工艺对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至关重要。
1.3混凝土养护问题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之后,必须要做好科学有效的养护处理,通过正确的养护工作方法才可以充分保证混凝土的性质不会产生明显的变化。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很多工程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之后,没有充分认识到混凝土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在混凝土的养护施工过程中,没有依照标准的养护工作流程来加以开展,进而造成了混凝土养护工作效果没有达到标准的要求,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会直接造成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问题,影响到了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2]。
2.混凝土裂缝问题的解决预防策略
2.1控制混凝土的配比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工作中,由于所使用的原材料相对比较复杂,因此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配比来发挥出混凝土材料的最佳性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和承载能力。通常情况下,因为混凝土当中包含了大量的骨料和混合材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混凝土的骨料和混合料的使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由于骨料当中的含泥量以及材料的干缩量相对较大,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干缩性能,因此相关施工人员必须要对骨料的参和比进行严格的计算,以此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基础施工强度。除此之外,为了有效降低因为含水量过大而产生的表面裂缝问题,可以向混凝土材料当中加入适当的减水剂,或者加入一定量石灰材料来有效预防混凝土产生裂缝问题[3]。
2.2加强施工工艺监督管理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是集中非常关键的施工环节,该项施工工地直接关系到了混凝土的整体施工质量,有效防止混凝土产生不良裂缝问题。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相关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当中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工作方法,有效防止混凝土产生不良地方问题。在具体的工作开展当中,施工人员需要依照标准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规范要求来进行操作,不能以自身的工程施工经验和主观意识来进行判断,防止造成混凝土浇筑施工产生误差问题,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浇筑施工质量。通常情况下,对于普通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来讲,可以通过多次分层的浇筑方法来加以开展,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有效做好二次模压处理工作,以此来提高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整体强度,提高后续混凝土表面的弹性能力,进而可以有效预防混凝土构件产生不良裂缝问题。
2.3提高混凝土养护工作效果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之后,必须要充分做好混凝土构建的养护工作,混凝土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最大限度上降低混凝土产生的裂缝问题。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已经完全成型的混凝土进行有效的保护处理,要周期性对混凝土构件的表面进行洒水养护,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整体稳定性。在一些外部环境比较干燥或者温度较高的施工环境下,必须要做好混凝土构件表面的覆盖和洒水保湿处理,防止混凝土出现干缩裂缝问题。与此同时,施工单位需要依照当地区域的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变化,采取针对性的混凝土养护和防护处理措施,要有效保证混凝土构件养护工作的连续性,防止混凝土固件出现大面积失水问题,造成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4]。
2.4加强混凝土的结构设计
在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想有效防止混凝土产生不良裂缝问题,必须要充分做好混凝土的结构设计工作。在混凝土的结构设计工作中,相关设计人员可以依照工程的具体施工内容来进行针对性选择。比如,对于某些工程施工来讲,可以使用一些型号较高的混凝土材料,通过这种材料的使用可以提高混凝土表面的抗压能力和承受能力,同时可以使用钢筋材料的累加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效果,有效防止混凝土受到外部环境温度变化影响,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问题。除此之外,在混凝土的结构设计工作中,相关设计工作人员可以使用伸缩的方法来进行针对性设计用于混凝土,裂缝问题的产生原因相对比较复杂,混凝土材料自身收缩问题也会直接造成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因此可以通过对混凝土的结构设计进行优化,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3.结束语:
由此可以看出,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建筑体的整体施工质量和安全性。相关工程施工单位需要对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具体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并且针对不同的裂缝问题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来加以保障,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生活质量,为人们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舒适的建筑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徐亮亮.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绿色环保建材,2020(06):166-167.
[2]王卫.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分析与治理研究[J].居舍,2020(09):63.
[3]叶伟.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门窗,2019(23):47+50.
[4]李传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策略分析[J].河南建材,2019(06):264+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