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深度推进,出现了许多可以满足游客和市民休憩、娱乐、交往等多功能化需求的休闲广场,进而推动了城市建设的改造升级,使得城市休闲广场的建设受到了广泛欢迎及喜爱。建设城市休闲广场,不仅可以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照明来进一步的促进市民夜间活动、提升归属感和自豪感,同时又可以在城市夜景的整体画面中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增加城市自身的魅力。因而,对城市休闲广场的建筑物以及构筑物、绿植等其他作物进行重点照明逐渐成为了城市发展建设的潮流趋势。但是,与此同时,在城市休闲广场中的景观施加的人工照明所带来的光污染会对人体自身的健康,植物的正常生长以及生态环境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进而抑制了城市的发展,进而使得城市休闲广场中景观照明光污染成为了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休闲广场,景观照明光污染,防治策略
1.城市休闲广场景观照明光污染的研究目地与意义
在城市休闲广场景观照明中,虽然会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照明以及促进市民的夜间活动,但是更重要的是会造成严重的光污染,进而对人体自身,植物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人工照明的光污染通常指的是干扰光或过亮的光辐射对人类、生态环境和天文观测等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总称。人工照明产生的溢散光会射向天空,经过空气和大气中悬浮颗粒形成的不均匀介质发生散射的现象,从而使得夜空亮度增加,进而形成人工白昼。而形成人工白昼就会降低了深空天体的可见度以及清晰度,进而在天文观测的过程中造成影响。同时,过强的光线透射到卧室内,也对人体正常的工作和休息产生消极的影响,严重影响作息和工作。不仅如此,人工照明还会对植物的生理节律产生影响,光照强度、光源光谱能量分布以及光照时间都会影响植物色素合成及相关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到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在夜间受到过量光照时,植物自然的生命周期被扰乱,导致其茎叶变色,甚至枯萎,正常生长严重受阻。因此,对城市休闲广场景观照明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对产生的光污染进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既可以保证附近居民的正常休息,工作,植物能够按照正常的规律来自我的生长与发育以及生态环境能够正常的运行,最终推进城市夜景照明的良性发展。
2.对城市休闲广场景观照明的具体研究
为了使得研究的内容更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本文对北碚天生6号楼的改造及周边广场、绿化景观照明的设计项目,进而梳理夜间人工光照对人和植物产生的影响,同时根据人和植物对光的生物需求,进一步的合理采取光源,优化城市休闲广场中的照明参数,恰当的运用新技术等措施,来进一步的探索出城市广场景观照明设计中人与生态的平衡关系,防治以及减轻城市景观光污染的有效策略。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了两点,第一是照明受众光环境的需求及意向的专项研究。最关键的就是要充分了解项目建设背景、计划及使用人群,对景观照明设计进行准确定位,了解景观照明受众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明确广场市民对广场夜间光环境的需求及意向。第二是了解人工照明对植物的影响研究。根据对文献资料的研究中显示,人工照明对植物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光照强度、光谱能量分布和光照时间。不同植物对光照的敏感度和耐受性不同,受光照的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因此,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对设计区域内植物的大致分布情况、趋光属性进行调查和分级;对喜光和耐阴植物进行适当的夜间照明,对光照耐受性差的阴生植物,则严格控制照明强度、峰值光谱及照射时长。
3.在城市休闲广场景观照明光污染防治过程最主要的问题
3.1需要合理化的控制城市休闲广场中景观的照明
在城市休闲广场景观照明光污染防治过程制之中,之主要的就是如何在满足功能性照明的前提下,对城市休闲广场的景观进行合理重点化的照明,科学合理的控制人工光曝光量,从而进一步的促进附近居民正常的休息及工作,减轻逸散光对植物生长造成的影响以及缓和生态环境稳定持续的生长和发育。
3.2解决景观照明与植物所需光度要求之间配合的问题
在城市休闲广场中的景观照明过程中,会对周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使得植物不能按照自然生长的规律进行。这是因为植物对于光度的需求量是不同的,植物在夜晚对于光照强度、时长以及光源光谱峰值的需求量也是不同的,因而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进行光照的就会抑制植物的生长。因此,在对城市休闲广场中景观照明光污染防治过程不仅是要进行合理化的控制城市休闲广场中景观的照明,同时还需要解决景观照明与植物所需光度要求之间配合的问题,这样才能够最大化的对广场中景观的照明起到防治的作用。
4.城市休闲广场景观照明光污染防治的具体策略措施
4.1采取分区化的广场景观照明
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在夜间对光环境的需求及意向,也为了保证附近居民的正常休息以及植物的生长发育,专门设计了分区化的广场景观照明设计,该种设计满足了所有的需求。分区化的照明就是指针对人流集中、照明需求突出的区域,在保证视看效果极佳的前提下,拟采用月光照明、投影照明等方式替代传统高杆灯照明,既可以节约能耗,同时还可以减轻逸散光对植物和周边居住者造成的干扰。反之,对于人流量少、阴生植物密集的区域,采用最少用灯的设计原则,尽可能的减少灯光的使用,或者是采取弱光灯进行一定程度的照明,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的控制光污染,还可避免对阴生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
4.2根据植物对光度的需求来进行适度合理的照明
在对城市休闲光场中景观的照明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植物对光度的需求来进设计,有些植物对于光度的需求较高并且靠近人流集中的地区,就可以设计月光照明的方式来提供灯光。而有些植物则是对光度的需求较低并且在人流量较少的地区中,就可以采用弱光灯的照明方法来进行适度微量的照明。而对于光度需要表现植物形态的节点处,一定要根据植物的趋光属性来划分植物的照明等级,科学合理的控制人工光曝光量,尽可能的减少照明对植物造成的影响。
5.结语
对于城市休闲广场的景观照明中,既要考虑夜间人们对光的需求,但同时也要注意周边居民的休息,工作,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生态环境的进行。因此,要进行照明过程中,要选择科学合理化的照明方法,可以采用分区化的照明方法来进行照明,既可以满足夜间对光度的需求,还可以避免对周边居民,植物产生影响。平衡城市夜景照明设计中,人的观赏、活动需求与植物光生物安全的关系。让灯光既服务于人,又对生态的影响降至最低。
6.参考文献
[1]李振福,王岩;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光污染及治理策略[J];规划师;2002年12期.
[2]刘佳,詹庆旋;城市景观照明中光色运用的探讨[J];光源与照明;2005年02期.
[3]黄彦;城市建筑物景观照明标准值确定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