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速度比较快,特别是近年来机械设备的类型越来越多,机械设备已经成为施工行业发展中的重要生产力,同时是保证施工能够顺利完成的重要施工工具。对机械设备进行完善全面的管理能够提高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在施工企业开展管理工作时,必须重视研究机械设备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才能够促进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施工机械设备;管理问题;管理措施
1 引言
在现代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是其比较重要的工作之一。因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为此,想要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保养工作,就需要在科学的指导下,对先进的管理维护方法进行积极的探索与研究,从而将其逐步应用到现代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保养工作中,进而使机械设备管理迈入规范化、合理化及制度化的轨道中。
2 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特点
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特点有以下几点:第一,机械设备种类较多。现阶段,工程建设的种类非常多,其施工条件存在区别的同时地理位置也会有所不同,而这就需要更多类型与功能的工程机械设备。虽然各个工程的施工条件、施工环境以及施工工程种类存在不同,但都会对工程机械设备造成一定损耗。因此,就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不同程度上的管理与维护保养;第二,机械设备投资额度较大。工程项目在开展与建设过程中,设备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所需设备不管是通过购买还是租赁所得,都需要花费非常高的成本,尤其是设备在购买了以后,这些设备会成为企业的固定资产,直到这些设备在完全报废之前,都会不断的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去。因此,想要使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磨损得到降低,就需要进行必要的管理与维护保养;第三,机械设备的运输转移较难。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比较大的同时机械设备的重量也比较大。因此,在转移的过程中,就需要对机械设备是否符合道路的限高标准和最高载重进行考虑,并对路线进行详细的规划与制定,以此降低机械设备的运输成本。
3 影响工程机械设备的主要因素
3.1 建筑机械操作人员管理不善
在建筑机械操作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比例在百分之八十以上,这也就说明了人为因素在安全生产中起到决定作用,在实际开展工作中,管理人员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且施工人员的流动性相对较大,进而导致一线工人大多都对于专业知识相对缺乏。这也是使建筑存在安全隐患的一方面原因。
3.2 设备质量存在问题
部分企业出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控制运营成本的目的,各类建筑机械设备型号较为老旧,且设备服役年限较长。在这一施工背景下,部分施工机械设备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各项性能(如作业精度、运行稳定性等)不断下降,不但对工程施工质量及效率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存在一定的施工安全隐患。此外,也普遍存在建筑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开展力度小的问题。
3.3 建筑机械设备租赁管理衔接不力
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施工计划编制中,会对施工项目的规格、周期及成本等进行评估,并制定建筑机械设备的租赁方案。特别是随着建筑工程建造等级及要求标准的提高,施工现场需要用到不少大型机械设备,这些大型租赁设备租赁资金较多,租赁企业也较为重视,对其租赁细则及双方的使用维保条例普遍能够有效梳理并明确。但涉及施工现场用到的一些专用小型设备,因为租赁资金耗费不高,设备的转场频率高,施工企业往往疏于管理,外加设备使用权利分散,多企业短时共用,这就会导致此类租赁设备缺乏及时彻底的管理维护。
作为机械设备租赁方而言,其将日常维护责任归为施工企业,两方在租赁管理的衔接上出现问题,会将建筑机械设备租赁、使用、维修置于真空地带,增加了机械设备的磨损概率。
4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策略
4.1 严格执行规范、建立现场规章制度
在施工现场应严格按照我国现有标准和规范执行机械设备运用工作。为了保障其使用安全性,主要应按照以下几点进行实施:(1)对于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工作,企业要严格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2)建立相应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3)实行三定制度并将其应用到主要机械设备中;(4)在机械运转前保证机械设备的状态,确保机械能够正常运转;(5)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严格禁止设备的超负荷运行。
4.2 完善设备安全管理机制
企业需要结合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定期组织研讨会,对上一阶段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各项不足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现行设备安全管理机制中的各项管理条例进行修正、补充完善;重点对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开展流程以及各项管理标准进行明确规定,例如在恶劣气候条件下,针对各类建筑机械设备所需采取的具体保护措施等;构建配套责任体系,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出现机械设备受损及其他设备安全管理问题时,应及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惩处。
4.3 对维护保养手段进行创新
目前,机械设备在保养维护过程中,传统的维护保养规定已无法满足机械设备的实际需求,而且也无法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因此,企业想要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手段进行创新,可通过培训的方式来加强企业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人员的水平。即一方面聘请一些综合素质较高的维护保养专家来企业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讲授;另一方面企业可组织维护保养人员定期到专业机构进行培训学习,从而使维护保养人员的机械设备维护理论的专业知识得到巩固,实践能力得到加强。
4.4 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
施工方案的经济性是直接影响工程整体施工效益的关键。在对施工方案进行设计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工程量大小、施工周期等因素,还要对施工中的设备规格、型号、数量进行明确标注。并且要注意对设备的进出场时间进行科学安排,这样能够达到工程进度以及设备使用工作的协调统一。例如在工程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可以优先采用大型机械设备以及先进设备,而工程量比较小时,可以以中小型机械设备和现有的设备为主。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对机械设备进行选择时仍然要以工程情况为基础,优化选择挖掘机以及运输车辆、推土机等关键设备。尤其在路面工程施工时,必须对沥青混凝土拌和站、运输车辆等设备进行优化,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防止出现设备衔接存在问题,防止出现设备浪费,降低设备成本。
5 结束语
总的来说,现代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问题,而想要使工程顺利进行下去,就需要完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的建设,加强基本保养工作,同时提高维护保养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制定合理的交接班制度,以此使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保养工作能够得到改进和落实,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 程志斌.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1):102.
[2] 杨新昌.高原地区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原因分析及采取措施[J].江西建材,2014(09):271.
[3] 张永立.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建议对策[J].科技展望,2014(08):85.
[4] 闫红杏.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10):162.
[5] 梁冠文.分析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的发展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3(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