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县涟溪村2014-2019扶贫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月第9期   作者:谭程辉
[导读] 本文将以湖南省安仁县涟溪村近年来的扶贫工作为切入点,总结和思考农村扶贫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后期的扶贫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摘要]本文将以湖南省安仁县涟溪村近年来的扶贫工作为切入点,总结和思考农村扶贫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后期的扶贫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扶贫;精准扶贫
一、调查的内容
         (一)涟溪村基本情况
        涟溪村位于竹山乡政府南部,全村总面积4.8平方公里,辖17个村民小组,562户,共2068人,耕地面积1920亩,其中水田1420亩,旱地500亩,林地1940亩,骨干山塘13口,沟渠9000米,村主道8200米,主导种植业有:烤烟,水稻,花卉苗木,小水果,中药材,主要养殖业有:养猪,养鱼,养牛,养黑山羊,养鸡,鸭等,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来自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村集体收入超过8万元/年。
        涟溪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0户,594人,其中低保26户38人,(其中非贫户5户5人),兜底4户8人,五保7户7人(其中非贫户4户4人),残疾户24户24人,2016年脱贫133户,538人,2017年脱贫6户,24人,2018年脱贫6户,19人,2019年脱贫2户9人,余3户4人。
        (二)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一)住房安全保障 2014年一2016年实施危房改造18户64人,2017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户15人,2018年实施危房改造2户3人,实现了我村住房安全保障户户达标。
        (二)健康扶贫 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50户594人,全部参加了新农合,亨受减半缴费,先诊断后付费,县内住院基本医疗报帐比例达85%,免费购买扶贫特惠保60元/人,大病保险41元/人,补充大病保险30元/人,签订了慢病签约服务合同。
        (三)教育扶贫 贫困户学前教育39人,小学教育21人,初中教育学生19人,高中教育学生10人,中职教育学生3人,雨露教育计划13人,两后生1人,省外就读37人,全部享受了相应的教育奖扶政策。
        (四)社会保障  16一59周岁年龄段人员全部享受政策代缴社保100元/人年优惠政策(在校生除外)。全村低保26户38人(其中非贫户5户5人),兜底4户8人,分别享受一、二类低保标准和社会兜底政策。
        (五)产业扶贫 全村贫困户150户594人全部享受安仁县兴旺海狸鼠养殖专业合作社产业链接分红政策;贫困户还享受自主创业奖补资金;
        (六)金融扶贫  33户享受分贷统还年返还利息4000元,17户享受自主创业贴息贷款的金融扶贫政策。
        (七)就业扶贫  2020年150户贫困户中,有189人享受了外出务工交通补贴,安排贫困户2人担任公益性岗位,每月工资发放500元/人。安排贫困户侯德桢为涟源村生态护林员,享受1万元/人的生态护林员补贴。
        (八)安全饮水 全村150户,饮用水质通过检测全部达标。


        (三)项目实施情况
        涟溪村以精准脱贫为统揽,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2016年以来涟溪村共争取项目建设资金1300余万元,分别开展了黄沙堰渠道维修及清淤,使用资金4万余元;鸡公头大塘硬化4万多元;中湾打水塘、冬塘硬化共计31万余元;亭子文基塘、架木冲塘、毛古垅塘等五口山塘维修硬化共23万余元;狗婆冲长塘、尿塘维修硬化共95万余元;沙子冲东眼塘硬化共14万元;烟区渠、路维修共5万元;合计使用水利项目资金169万元,受益面涉及17个村民小组,惠及村民2000余人。开展道路建设洞的河界至七徕门口扩路和硬化27万元;七徕门口至下湾三玉屋边扩路基;路面硬化23万元;竹山大桥至树山路基扩宽路面硬化100万元;树山至源下路护坡67万元;新屋,老屋,树山组道路硬化46万元;涟溪大桥至树山组路面扩宽硬化56万元;沙子冲、万年山机耕路15万元;莲花江(侧野组打米厂至莲花江河界510米)公交车线路路面扩宽合计资金354万元。电力扩容资金200万元;移动叉转站15万元,电力增容14个小组。农田平整改造资金310万元,绿化、亮化工程30万元,老年人活动中心建设25万元,安全饮水提升工程130万元,环卫整治15万元,改善了民生,惠及了广大群众,提高了群众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保证了村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基本完善,
        三、下一步巩固脱贫成效计划
        (一)涟溪村立足脱贫攻坚工作实际,聚焦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紧盯稳定脱贫奔小康总目标,进一步强化后续帮扶措施、完善巩固提升计划。
        (二)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立足乡村现状,坚持扶智、扶志与扶产业相结合,狠下“绣花”功夫,抓重点、攻难点,补短板、强弱项,一户一策、定向发力、压茬推进。着眼长效产业培育,按“所有农户、建档立卡已脱贫户、未脱贫户”三个层面,分“季节性就近打零工、有稳定脱贫产业、长期外出务工、兜底保障”四种类型,梳理统计产业需求,对季节性就近打零工的农户,继续推行“一户一策”奖补菜单;对有稳定脱贫产业的农户,制定到户产业后续扶持升级版奖补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其做大做强;对长期外出务工和兜底保障户,研究细化帮扶政策,带动其通过扶贫产业链接模式,以土地、资金、资产等入股分红,实现稳定增收,坚决啃下“硬骨头”。
        (三)坚持融合导向聚合力。深谋细研、认真对接省、市、县乡出台的利好政策和倾斜措施,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富民产业,在重大项目布设、主导产业培育、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加强与上级帮扶对接单位、行业部门的沟通联系,统筹动员各种帮扶力量,全方位、多角度推进乡村振兴,扎实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治理行动,提升我村整体村容村貌水平,创建新农村样板。
        (四)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切实促进农村农业发展。我村尚有26口灌溉山塘没有硬化,回埔至茶山村道850余米需要硬化。这些项目都已进入项目库,我村下一步计划按县乡统一安排部署,积极开展相关项目建设,为涟溪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打下坚实基础。
        四、调查小结
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摆脱贫困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也是保持社会稳定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显著成果。贫困户生活和健康水平得到极大提升,是看得见的惠民政策。需要长期坚持,精准推进。但是,也应看到扶贫工作依然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下一阶段的扶贫工作,应该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科学地、精准地、有差别地实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强领导,保证队伍的清正廉洁,营造农村环境保护浓厚氛围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EB\OL].
[2] 谭清华. 中国减贫70年:历程、经验与意义 [J]. 理论导刊, 2019 (11): 11-16
[3] 匡滢 万丽君 邢骁 李芳森. 湖南:扶贫交出合格答卷 五年脱贫561万人 [EB\OL].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