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群众文化跟着时代迅猛发展,日益凸显出传统群众文化管理模式在群众文化管理行业中的局限性。因此,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群众文化管理的重要性和措施已越来越为重要。本文阐述了群众文化管理的特征及其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以及相关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内涵;社会价值;继承与创新
一、前言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给文化下一个准确或精确的定义,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有一个相对较为共同的解释和理解: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尤其群众文化在我们生活中最为贴近。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满足了基层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而且能够全面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使社会功能强大,意义重大,更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
二、群众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群众文化是一个极为抽象的概念,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从物质层面来看,人类社会包含人、文化和自然环境等各个因素,其中人们参与度最高的就是群众文化,因为它与人们的生活以及其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从一定程度来讲,所谓群众文化,指的是广大群众以各种精神文化活动为手段,以提高群众文化水平、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目的开展的各种精神文化活动。
群众文化具有多样性。首先,群众文化有着很大的广泛性,群众文化既能够在一家一户进行,又能够在固定场合集中开展。其次,根据群众文化丰富多彩的内容,群众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和喜好单独挑选文化活动项目,又能够组织群众集体参加同一个方面的内容。再次,群众文化的开展没有硬性的要求与规定,灵活性较强,能够满足不同群众群体的文化需求。最后,群众文化具备较强的包容性和传承性,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具有多样性。
三、群众文化的现状
(一)没有专项文化活动经费,群众文化工作难以常态化。如今制约群众文化管理工作发展的直接障碍是缺乏配套文化设施。多数项目因建设所拨的资金不足,或者拨付时间一直没有兑现,导致部分只能在各乡镇进行象征性地建设,这迫使基层群众文化管理的工作开展困难,新农村基层群众文化要求迟迟没有满足,群众文化管理工作难度增大
(二)群众文化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落后,群众文化基层管理干部缺乏专干精神。文化专干专职人员相对较为稀少,且上级组织没有提供相应的培训学习的平台,使得相关工作人员缺乏交流经验,学习新技能的机会,导致群众文化管理的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较为低下,更有一些因为人力资源的短缺的基层文化部门被迫与其他部门进行合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文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不足,导致相关文化活动开展不顺。在很多地区当中,相关文化设施没有及时进行修缮和补充,导致了群众文化活动无法顺畅且有序的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及其形式太过单一,缺乏新颖优秀的活动作品与策划,缺乏创新性与多样性。
四、群众文化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多样效益
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工作中的重要载体,在群众文化工作不断深入开展的过程中,其本身也是一项福利事业,更是丰富群众生活的一种有效途径。
在群众文化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基层群众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文化工作的热情,让他们自身意识到群众文化管理的重要性,要自觉发挥主体作用,从而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热点,进而促进群众文化管理工作的稳定开展,产生多样效益。
(二)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加强群众文化管理是实现伟大中国梦复兴的重要途径。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文化要繁荣,群众更是其基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一贯坚持的基本方针。加强新时代下的群众文化管理,是对群众主人翁地位的充分尊重,也是群众对祖国文化繁荣应承担的责任。
(三)有益于群众文化中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人力资源管理也是发展群众文化管理单位不可缺少的管理战略。只有重视人才资源的管理,才能培养出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这样才能支撑着相关的单位的发展。大力发展群众生活,有利于不断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专业化服务模式与现代化服务模式,有效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及质量。
五、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相关措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时隔两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仍然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表明了加强群众文化管理工作对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主旋律的奏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丰富相关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当今最重要的,是要首先明确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要用丰富、热闹、多彩的文化活动去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激发群众的热情与兴趣,让群众自觉投入到文化管理的工作中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凝聚力,也使得群众更加相信政府,更加理解政府的工作。也可以通过“三下乡”等活动对文化科技卫生方面进行推广,使群众文化管理的内容与形式更加呈现多样性。
(二)建立高度统一的群众文化管理人才战略。这需要根据本单位的总体战略情况和实际情况,制定前瞻性的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确保开展群众文化的核心競争力与优势需求。通过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提高群众文化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与精神境界,有利于各部门的人才流通与经验交流,可以更好的培养出面向现代化的全能型人才。
(三)充分认识群众文化管理的战略意义。政府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可以通过宣讲会、知识进社区等多种灵活的形式走进大众视野。积极用正面、积极的群众文化引领群众思想,扩大群众文化的宣传范围与影响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群众的奉献意识,有利于帮助其树立社会责任感,为居民提供自我展示,机会和平台,突出群众良好的精神风貌。
六、结语
群众文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离不开政府的有力作为和群众的参与热情。政府应当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着力开展各项基层群众真正热爱并且愿意接受的大众文化,而不是单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的“假大空”等虚伪框架。而各基层群众也应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自觉承担起责任,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更要坚决遏制历史虚无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杨如槐.浅析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山西科技报2018.10.8
[2]李晓岩.论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及文化价值,大众文艺2019.7.5
[3]李敏.浅谈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莱芜日报201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