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消防安全控制难点及预防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月第9期   作者:任超
[导读]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中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更多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广袤的大地上拔地而起。
        摘要: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中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更多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广袤的大地上拔地而起。现阶段高层居民建筑十几层到二十几层的高楼比比皆是,存在较大的消防安全隐患,应该通过更具成效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杜绝各种火灾安全事故的出现,本文以高层消防安全常见问题为研究起点,旨在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在减少火灾的同时进一步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措施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中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更多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广袤的大地上拔地而起。现阶段高层居民建筑十几层到二十几层的高楼比比皆是,存在较大的消防安全隐患,各类消防安全技术还略显不足,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通过消防管理工作意识的提高,进行有效改进,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高层建筑火灾的控制难点问题分析
1.1高层火灾的着火点较多且存在不确定性
        高层建筑人员居住密度较高,用电用火设备较多。一旦个别用电设备像老化或者操作用户设备人员操作失误,则都可能引发火灾。在一些线路老化的高层建筑中,由于用电负荷较大,也可能因为线路的超负荷运转,引发电气火灾。
1.2高层建筑设计功能复杂,发生火灾逃生困难
        在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对于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越来越多,建筑造型要求也愈加复杂,高层建筑设计正朝着大型化、多功能化、一体化发展方向发展。这导致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高等建筑内部结构复杂,功能分区多样,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隐患逐步加大,更有部分高层建筑开发商为了经济利益设置的逃生通道不合理,高层建筑消防器材设备配备质量不过关,一旦发生高层建筑火灾,会导致高层建筑内部人员逃生困难,且无法通过内置消防器材进行对火势的控制。高层建筑技术和使用人员中向用楼层撤退到地面时间较长,研究数据显示,高层建筑失火五分钟后逃离高层建筑的可能性很小,发生火灾后高层建筑居住和使用人员逃生十分困难。
        1.3发生火灾火势难控制,损失惨重
        高层住宅建筑火灾发生后蔓延速度快,由于受“烟囱效应”的影响,火势发展蔓延速度极快,在燃烧猛烈阶段,火势水平的蔓延速度是1.5-3米每秒,而高层建筑则达到3-4米每秒,楼梯间、电梯间、电缆井、管道井等形成竖向的“烟囱效应”,造成火势蔓延途径多、速度快。高层建筑内部易燃、可燃物多,一旦失火,燃烧持续时间长,温度高。长时间高温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构件和钢结构在长时间高温作用导致材料强度、刚度降低,建筑物的耐火强度降低,容易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措施建议
2.1高层建筑设计消防措施
        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高层建筑防火设施设计,提升安全疏散标准。建筑高度<27M的建筑,当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平方米,或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时;建筑高度大于27M、不大于54M的建筑,当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平方米,或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0M时;建筑高度大于54M的建筑,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必须按规定设置封闭楼梯间梯间和增加机械排烟、通风系统,保障在在发生火灾时人们不被烟气和火势侵害,保证能够呼吸新鲜空气。高层住宅消防电梯前室不小于4.5平方米,当防火烟楼梯间合用时,其面积不小于6平方米。这样既能保障居民的逃生速度,还能保证居民人身安全。
2.2高层建筑消防监督措施
         重视施工质量。实行施工人员上岗证制度。

随着高层建筑的档次和使用功能的提高,建筑防火也越来越复杂,对消防设施的施工安装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消防设施的施工安装单位必须重视施工安装质量,严格按规程、标准、规范和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安装消防设施的单位一定要取得经公安消防机构考核合格的消防设施施工安装资质,并应有相对稳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及施工操作人员,除专业技术人员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建设外,对施工操作人员也要进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后方能允许持证上岗。在施工安装中从班组到施工工段都要配备施工安装质量检查人员,对每一项工程、每一道工序的施工安装质量都要全面、细致地检查到位,逐步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为了对施工安装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特别是对一些隐蔽工程施工安装质量的监督,同时,也为解决消防监督人员工作多、人员少的矛盾,建议实行消防设施施工安装监理制度,开展消防设施安装的质量评定,这样才能确保工程施工安装质量。由于国家目前尚没有制定消防设施质量评定标准,建议出台消防设施施工安装质量检验的评定标准,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
2.3高层建筑消防施工措施
        消防管理中要不断加强社会单位自主管理,严格监督实施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火灾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楼层设计安装过程中一定要选用安全可靠的电气产品和燃气设备器具,供气管道从地面进入大楼前必须设置紧急切断阀。电气设备及其线路和燃气设备及其管道要严格按国家标准、规范和规定要求安装铺设。对施工、维修过程中必需进行的明火作业,必须严格审批制度,加强安全监护,落实防范措施。对吸烟及其它有可能引起火灾的问题应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规定,严格落实于日常管理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维修保养制度。对用火、用电、用气必须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管理规定。对涉及用火、用电、用气的操作人员,必须加强教育和培训,使其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自觉遵守操作规程和坚持维修保养制度。
2.3高层建筑投入使用后的预防措施
        第一,物业管理单位必须健全消防业务档案,制定消防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定期演练;第二,定期检查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确保疏散通道及出口的畅通和安全。制止违反消防规定的做法,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第三,建立消防设施管理制度、设备管理维修资金保障制度。同时,公安消防部门应以高层民用建筑为重点监督单位,采取日常监督检查相结合,实施消防安全管理专项管理,加强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
2.4通过教育培训增强高层消防防范意识
        实践证明,加强高层消防安全工作,是提高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开展多种类的全面的消防安全常识宣传工作,从思想上扭转高层建筑使用者和居民消防意识薄弱的局面。为了加强个人消防意识,要以小区为单位进行消防安全宣传的教育活动,组织建立良好的消防管理制度。设置楼层负责人,由楼长及楼层负责人带头进行防火安全措施检查,承担起高层小区以及楼层内的消防宣传工作,通过定期开展消防安全讲座,抽查消防安全设施,进行消防安全评比,消防演习灭火程序等安全教育工作来推进区域内的消防安全建设。对于有条件的个人及地区,社区应该对优秀小区进行鼓励,对不合格区域加强监督与监察。
        4结语
        高层建筑的迅速增加是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待高层建筑,我们需要建立从前期设计、施工到后期监督管理的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和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消除火灾隐患,最大程度的确保高层建筑内部人员和财产的消防安全。
        参考文献:
        [1]曾繁英.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设施现状与防火对策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6(08)
        [2]沈剑.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及防火对策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8(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