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是在调研的基础上,对佳县农村“三变”目前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对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建议及意见。
关键字: “三变”改革 资源资产 资金 股金 股民
一、佳县农村“三变”改革基本情况
(一)我县农村“三变”改革的进展情况
目前,我县“三变”改革以试点村为主辐射带动,正有序利好全县铺开,各级改革工作积极展开,各个环节有序进行,各项机制体制不断完善。结合全县扶贫工作,县财政向各村集体经济组织分别注入产业资金10万元,各村集体工作重心已转向洽谈投资和发展产业。全县上下形成良好的改革氛围。
(二)“三变”改革探索实践经验
如今在“三变”改革试点过程中,原有经营模式与三变改革相互对接,从经营主体入手,培育承接龙头。(1) “三变+特色产业”( “ 合作社+农户”)模式。(2) “‘三变’改革+企业+集体经济(合作社)+贫困户”模式。(3)“三变+乡村旅游” 模式。
二、佳县农村“三变”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对农村“三变”改革的认识不够,参与“三变”改革的意识不强。
调研时随机走访村民,知晓农村“三变”改革内容的农民不多,甚至有的不了解改革政策,对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和房产抵押权理解不透。作为农村“三变”改革的主体,部分农民参与农村“三变”改革积极性不高,不配合“三变”的推进,有的外出务工人员不愿回村参加土地资源的确权工作。
(二)“三变”改革中严重缺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军人才,缺少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支撑。
缺乏农村集体经济领军人才。农村要干事,没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没有一个好支部班子根本不行。全县大部分村庄都缺少有文化、有见识、有门道、有魄力、能担责的集体经济领军人才。目前,全县农村 “两委”带领发展能力和水平不足。这些原因导致“三变”改革开展缓慢。
(三)农村“三变”改革配套的基础工作推进缓慢
一是“三变”改革中,土地确权流转进展缓慢,财产权属证件颁发工作未能如期进行。山地、林地、平坝地确权流转,农村集体资产清查核资工作还在紧张进行,换证赋码各项工作还处在文件告知初步启动阶段,预计2019年4月份完成换证赋码工作。二是在资源变资产过程中,缺乏权威正规的产权价值评估和交易平台及中介组织,没有标准统一有效的市场产权资源价值评估参考标准,缺少交易规则,难以对入股资产、抵押贷款资产量化操作,做不到真正的等价、公正、科学、有效交换。三是农户入股经营主体多数未能完善相关法律手续,入股农户未签发股权书,农户与经营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尚不明确,程序不规范。入股资金粗放式管理,资金运营缺乏有效管理监督。
(四)经营主体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对自然和市场风险缺乏防范机制。
“三变”改革中经营主体十分重要,经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农户参与“三变”的权益能否得到持续保障。有部分参加“三变”的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粗放,企业本身经营困难,很难带动参与入股的广大农户脱贫致富。参加农村“三变”改革的公司,还是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都应该力求做到即保障农民股东利益,又保证企业正常盈利。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户期盼在入股经济实体中“分红”愿望强烈,“三变”经营主体要寻求办法,实施以短养长,兼顾解决入股农民短期回报愿望强烈和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愿望同时实现。
三、关于深化农村“三变”改革的建议
(一)强化“三变”改革的培训指导,激发广大农户参加农村“三变”改革的内生动力
一是加强以农民为对象的农村“三变”改革培训与指导。使农户明白农村“三变”改革是农民脱贫致富最有效的路径之一,让农户自觉成为农村“三变”改革实践者,要强化农民自强、合作意识的教育和诚信、契约精神的培养,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二是建立“三变”三级农经人员制度,对阶层的农经核心骨干人员进行培训,主要是地区开发、意识革新、经营革新等内容,将 “三变”改革的推进工作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由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抽调选派的驻村干部对包村的农村“三变”改革进行指导,确保农村“三变”改革的每一项措施都能落在实处。三是从农村的现实出发,整体规划,分阶段有序地系统推进,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和现实生产力。
(二)解决集体经济组织缺乏领军人才和农业产业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一是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在集体经济组织选拔培养人才上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努力打造一支既有数量更有质量的集体经济组织干部队伍。二是加快农业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步伐,加强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建立规范政府和社会化的农业产业科技服务机构和农业服务体系。搭建农村信用社、供销社在金融、农资供应、农产品方面发挥桥梁的作用。规范和扶持社会化的种子、种苗供应,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专业使用,病虫害的防治等专业农村合作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为农业产业和经营主体提供社会化的农业科学技术支持。三是对于农经人员,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科研单位农业科技人员到农村领办农业产业企业或牵头成立农业合作社,加强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培训,解决农村缺乏农业科技人才问题。?
(三)加快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的基础工作
积极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的配套基础工作。一是农民各种资源明晰产权要尽快完成,相关证件的颁证工作应同步进行。二是尽快建立完善农村产权价值评估和交易中介组织和平台,出台可供操作的产权资源价值评估标准和交易规则,对入股资产进行量化操作。三是在国家授权突破法律条款的框架内,尽快出台农民入股经营主体的相关指导性政策,明确农户、经营主体各自的权利、义务。三是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脱贫攻坚机制、建立健全农业担保体系等充分融入其中,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是贫困村依靠自身资源脱贫致富的路径。四是以股权为纽带,将分散的个体汇聚在一起,最大限度激活农村的闲置资源和资产,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发展注入新动力。
(四)引导经营主体加强科学管理,出台防控风险的具体措施
一是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加强科学经营管理,提高农业产业的集约化管理能力。提高种、养殖水平,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公司、企业应该在市场竞争中某取生存和发展,改变部分企业过度依赖政府项目资金的现状。二是从权益保护入手,严密防范风险。以实现贫困群众保底分红和基本收益为核心,以实现经营主体获得经济效益前提,镇村建立入股资金风险防控机制与市场风险预警机制,实现参与群众与经营主体获得“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