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电运行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4期   作者:叶万成 项海明
[导读] 摘要: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建设内容,由于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工作实施,对我国整体电力系统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杭州凯达电力建设有限公司自动化运维分公司  浙江杭州  311100)
        摘要: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建设内容,由于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工作实施,对我国整体电力系统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只有按照我国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管理中的要求,将配网运行管理方式转变,才可以实现对配电网建设管理的科学性调整,从而全面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水平。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配电运行管理;配电系统
        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就是说采用计算机技术、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等高新技术方式与设备,对配网实行在线或离线的智能化管理,使配电网可以保持比较稳定、安全、高效的运行状态。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是现如今进步的必然趋势,所以,强化配网自动化建设,强化其运行以及管理,是当前各行业关注的重点。
        1.配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电运行管理现状
        1.1只重理论不贴合实际
        由于我国的配网自动化建设起步比较晚,所以需要多向国外学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来促进我国配网自动化建设的发展。但是在引进这些技术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种不好的影响:许多专业人士只重理论不贴合实际,单单学习先进技术的理论部分,而不把这些理论与实际结合运用,使得许多专业人士成为了只会口头描述却不能实际操作的“理论学者”。配网自动化建设中,理论无法与实际结合有两大原因:一是人为原因。一部分专业人员自身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在学习到一些知识以后盲目自大,不求进取;而一部分人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却无从下手;二是客观条件。配网自动化建设需要大量的技术和资金的支持,而我国的配网自动化技术和资金支持远远达不到要求。虽然国家已经尽量为电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但是技术提升是需要一步一步完成的,以我国目前的自动化水平,无法直接接受国外的先进理论,两者不相适应,这就使得先进理论与实际水平发生了脱节。此外,我国地域辽阔,想要在全国范围内普及配网自动化也是个很困难的事情,对资金要求太高,难以在短期内实现。
        1.2配网自动化建设缺乏创新
        当前配网自动化建设技术相对不够成熟,推广过程中大部分也是试点带动的方式,供电企业在地区气候、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具有独有的供电属性,在配网自动化及配电运行管理过程中如果不能针对这些独有的属性采取创新措施,对后续的推广工作非常不利。
        1.3运行管理方式落后
        在配电运行管理中,由于涉及的内容范围广,同时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这对运行管理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为了实现对配电良好的运行管理,就需要具有高水平的运行管理团队和科学的运行管理方式。但是在实际的配电运行管理中,还存在管理方式的落后,一些管理人员在工作的开展中并没有充分发挥自动化的功能,还是更多的倾向于使用传统管理方式,甚至配电部门进行管理制度的制定中,还存在对原来管理制度照搬的情况,这也就导致其管理的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要求,影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提高配网自动化建设水平的有效措施
        2.1不断优化配网自动化建设水平
        由于配网自动化属于工程数量多且建设复杂程度高的综合性项目,在进行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将通信技术、网络应用技术以及机械自动化技术进行综合的应用,才能最大程度上实现配网自动化建设和管理目标。因此,为进一步提高配网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性,需要对自动化技术缺点进行改进和优化,并结合、引入更为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对于精确度要求较高的通信系统来说,需要电力企业在实际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通过对实践进行检验,以提高通信质量,保证远程监控系统的正常运作。


        2.2改善配网自动化建设设计局面
        为保证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质量,全面实现配网自动化运行目标,需要从系统设计和系统建设两个方面进行水平的提升和困顿局面的改善。因此,相关电力企业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提高系统设计的专业性。在寻找设计合作者的时候,优先选择资质信誉良好的单位,在进行设计工作时,将先进的技术和配网自动化的可靠性建设进行完美的结合。在设计中也要在考虑建设成本的前提下,将系统建设的可靠性、技术的成熟度及后续升级的兼容情况等考虑在内。电力企业需要针对这一工作建立一个专门负责配网自动化建设的工作部门,加强监督与管理,对配网自动化建设及配电运行管理质量负责。第二,在开展配网自动化建设工作时,要对整个项目的建设进行方案的设计与制作,以最优的方案来开展建设工作,尽可能地减少简单的集成,降低配电网络系统负荷差异性,满足实际生产生活所需,提高我国配网自动化建设和管理的水平。
        3提高配电运行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3.1建设专业的管理团队
        无论是什么建设方案都是以人为执行体,因此,对于配电运行管理体系来说,要想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实现配网自动化生产的最终目标,需要建设一支具有高专业素质、高水平的管理团队。这部分工作人员在掌握自动化系统不同结构的功能与操作技术的同时,还应具备相关的运行、维护等的技能,这就对工作人员的学历、专业等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电力企业不仅要注重积极引进外部专业人才,还需要不断加强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培养与挖掘,选拔企业内部高学历、能力强的工作人员进入自动化建设队伍中。在组建好专业化团队之后,其中的人员要统一的接受专门的配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电运行管理相关内容的培训,使其可以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技术应用、功能、操作等专业知识,与配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电运行管理工作的需求相符合。
        3.2提高配套设施的质量
        对于配套的设备,由于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高效率的设备设施提供支持,因此可以购买一批当前比较先进的配套设备,还要对其进行日常的维护、保管、保养,以保证配套设施的质量。
        3.3创新管理体制,与时俱进
        在对配电运行体系进行管理时,要借鉴先进的管理方法,再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情况,从而构建专属的管理体制,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当管理体制构建完成后,便可以按照规定来对相关执行人员进行行为规范,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配网自动化建设进行统筹管理,然后在总管理部门下再增设一个全部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管理机构,让配网自动化建设管理既有统筹规划的大局观,又有贴合实际的专业技术支持,实现专业管理化。
        4.结语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末端部分,这一部分的运行质量会对供电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当前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形势下,配网自动化建设发展趋势良好,但在配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电运行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配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电运行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推动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李胜俊.配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8):142-143.
        [2]陈坤明.配网自动化建设及运行管理问题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05):185.
        [3]邓华寅,张仕焜,汪颂军,叶笛,陈浩.配电自动化终端建设探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1(01):43-46+59.
        [4]颜大棣.配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电运行管理的相关性分析[J].科技风,2017(26):162.
        [5]华俊彦.10kV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和运行管理[J].科技资讯,2018,16(30):49-50.
        作者简介:叶万成(1986.1-),男,浙江杭州人,四川农业大学,大专,研究方向:配网自动化。
        项海明(1985.12-),男,浙江杭州人,江西南昌大学经济学本科,研究方向:电力工程建设、设备运行维保。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