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动物疫病也不断增多,一些传染性疾病如禽流感、猪链球菌病、猪高热病等对人类身体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动物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关系到农产品的安全和人们的健康,是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了保证能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人们的健康安全,必须要做好防疫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将养殖户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从根本上扼杀病毒、病菌的传播。
关键词:畜牧兽医;动物防疫;问题;工作重点
0引言
基层乡镇防检疫工作,主要由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人员实施。而基层的防检疫人员普遍存在文化程度较低,非专业人员比重较高,执法不规范,法制意识淡薄,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动物防疫监督工作需要的问题。如检疫工作中不同程度存在检疫不规范,检出的染疫畜禽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不严格,执法力度不强,产地检疫不到位,致使拒检,漏检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大部分工作人员工资无保障,拒检、拒防和收费难的现实问题不同程度挫伤了工作的积极性。
1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存在的问题
1.1业务知识与科技水平不适应当前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在基层畜牧兽医部门工作的技术人员一大部分年龄偏大,据相关资料显示35岁以下的从业人员仅仅只占基层兽医从业人员的28%。年老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已过期,并没有及时更新业务水平与专业技能,没有很高的学历,只有一些兽医经验,但却还沿用一家一户生产服务的模式。此外,年龄较小的青年工作者,并未经过系统的培训,同时欠缺知识技能的积累,业务水平有待提高。防疫技术的薄弱使得畜禽疾病的堵、防、检、控等工作无法落到实处。
1.2管理体制不健全
县一级的基层畜牧防疫工作由县级农业局或畜牧局管理,很难对其统一管理,职责分配不清晰造成了工作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现象,职权交叉和分离的现象给防检疫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多矛盾和困难。管理体制的问题使得畜牧兽医工作很难得到真正的开展和落实,给畜牧工作的长期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由于发展不平衡导致我国西部和落后地区仍旧采取传统的动物防疫手段。除此之外,一些造假和低质量现象也层出不穷,总而言之,单一化的防疫手段已经不能满足于现阶段的发展要求,我国需要向多元化的防疫工作进行发展。
1.3基层防疫工作配套设施落后
我国基层防疫的工作条件比较落后和艰苦,无法吸引高学历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而员工老龄化又造成了严重的技术水平不足的问题。此外,由于缺乏经费的原因,使得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缺乏必要的医疗设施,使得高致病性疫情经常发生。可见,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也是加强和优化动物防疫集中管理的重点。但是结合结合防疫工作建设和开展来看,存在配套设施落后、有问题的局面,这是因为在防疫全过程监督中,基层机构的资金问题,也影响了动物防疫的检疫、治疗以及疫苗治疗方式,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整个产业的建设开展,弱化了当地畜牧产业的经济性,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升畜牧产业的有效性,保证动物检疫质量。
1.4不遵守工作纪律
基层畜牧兽医队伍由于工作性质是走村串户,做防疫和检疫方面的工作,自由空间较大,在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少数的工作人员擅自离岗,工作不安心,服务意识弱化,上班不务正业精力外移,有的违反规定巧立名目开店经营做生意,有的因打牌赌博躲债外出不打招呼、不请假,廉洁自律意识不强,办事拖拉,作风疲沓、效率低下、阳奉阴违、纪律松驰等等,严重影响了本职工作,有损行业队伍形象。
2加强基层畜牧兽医健康发展的措施
2.1创新工作思路
动物防疫过去主要是农村和技术推广部门的工作,而在新的时期动物防疫工作已转变为社会管理、执法和政府行为,工作方向也由过去对饲养过程的动物疫病防治向全社会、全过程的畜产品安全管理转变。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动物防疫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和各类人员,需要领导高度重视,政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否则,要搞好防疫工作只能是一句空话。因而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观念必须转变,认识必须提高,要把重视的着眼点从发生疫病时的扑灭转变到预防疫情发生上来。
在干部职工中开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促进畜牧业大发展讨论。破除循规蹈矩、因循守旧的保守观念,努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思路。重积累,勤总结,善提炼,善于从多角度考虑问题,多方位发现问题,多渠道解决问题。修订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
完善局中心组和机关干部学习制度,以“学习、思考、考查、讨论”为活动载体,切实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为契机,增强工作透明度,实行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和回访制度,增强干部职工服务群众的意识。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召开工作交流会,交流体会,积累经验,寻找差距,提高干部职工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能力和素质。
2.2 加强畜牧动物疫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我国当前畜牧动物防疫中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动物防疫的基础设施落后,一些正常的疾病防控工作不能开展,因此给畜牧业造成一定的损失。为了全面推广畜牧防疫工作的发展,一些动物防控相关部门通过邀请一些专家,在对本地区畜牧产业的整体状况进行了解之后,通过进行合理的设计来推行全面的防疫管理。
2.3抓好科技下乡服务,大力推广新技术
大力宣传和推广养殖业新技术、新成果,积极指导群众引进良种,调整品种结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养殖户,开展各项技术服务,以此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为优化产业结构,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特别是动物防疫工作存在波动性,对此,在畜牧兽医动物防治过程中,建议对应的单位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的同时,加强对技术的改革,结合综合性的防疫手段,优化现代化防疫技术的建设和发展,以期能够提升防疫工作建设的质量有效度。此外,对应的单位要注重资源均衡分配,针对一些偏远地区,可以借助计算及处理方式,做好当地疫情的检查和管控,实现远程监督疫情,管控防疫技术的目标。结合该技术,最终为提升防疫技术,加强防疫效果奠定基础。通过这样的方式,既提升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效果,同时又实现了不同防疫站之间的技术交流与数据贡献,这对于推进动物防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4抓作风转变,为民办实事
转变机关干部作风。倡导勤奋好学,敢于实践,深入基层,深入养殖户的良好风气,全面了解和掌握养殖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市场供求信息,指导养殖户发展生产,为养殖户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认真按照上半年确立的十件实事抓好落实。成立养猪、养鸭、养鱼等行业协会组织。在市畜牧水产局的指导下,组建上联市场,下系养殖户的流通服务机构,使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得到全面发展,解决养殖生产中买难、卖难的供需矛盾,使养殖业产业化经营得到长足的发展。.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引进獭兔、优质种猪等具有发展潜力的养殖业项目,促进全市养殖业生产更上一个新台阶。四是抓好畜牧和水产养殖业龙头企业和无公害基地的申报和准备工作,争创地方品牌和产品特色。
2.5抓疫病防治,严控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在动物疫病防治上,一是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抓好重大动物的防疫工作,加强消毒灭源,做到不留防疫空白点,确保防疫密度达100%,严防W病、Q病发生和流行;二是狠抓动物疑难病的诊断,不断提高兽医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诊断准确率,及时为养殖户排忧解难;三是严把检疫关,重点把好“五关”,即产地检疫关、进场(点)检疫关、宰前检疫关、宰后检疫关、市场监督检查关,防止畜禽购销中疫病的流入和病猪死禽进入市场交易。
结束语
健全体制、人员配置、设备完善以及技术手段都是防疫工作的重点内容。文章指出了我国现阶段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根据这四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我国动物防疫工作迈入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