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鼎兴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 400000)
摘要: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用电量有了飞速增长。为了有效应对用电高峰期、确保用电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变电站中引入了先进的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相应问题。本文主要分析继电保护装置运行中的故障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继电保护;故障;对策
引言
电力系统能够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但是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也需要更加成熟的电力维修技术来保障。电力继电保护装置需要对电力运行中存在的故障进行维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电力行业只有在技术上不断更新进步,才能够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及时消除相关问题,提供更加平稳安全的电力。
1、继电保护系统
以目前智能变电站继实际建设情况来看,其所采用的“二层三网”架构体系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当前一次和二次系统的连续性,所以能够有效增强电网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工作条件所存在的差异较为明显,其中包括以光缆替代电缆、数字光信号替代传统电信号等方面内容,所以针对于此,在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当中,则需要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行优化改良,对系统的所有元件配置多阶段的配合后备保护措施以及快速跳闸主保护措施的同时,还应当结合变电站的实际工作情况和特点,对继电保护系统的保护配置进行优化。对于智能变电站所部署和应用的继电保护系统,应当从两个方面进行考量:a.变电站层,为智能变电站所应用的继电保护系统应当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所以应当以采用自适应和在线实时自整定技术为核心的集中式后备保护,进而利用这种方式的功能优势,实现更加强大的广域保护效果,并且还可以为变电站和临近变电站提供后备保护措施。b.过程层,在对智能变电站过程层进行配置过程中,需要根据变电站的一次设备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如果变电站的一次设备属于最新的智能化设备,则过程层保护则应当设置在设备的内部,而如果一次设备是由传统设备进行改造而来,则需要将保护配置于汇控柜中。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故障
2.1、继电器触点故障
触点上出现的不足,往往是源于在一定时间内触点上的接触面电阻出现了氧化,同时携带了相应的传导损耗。这些故障的衍生会影响继电器接触的可靠性,从而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体开展操作时,故障排除要合理运用多种方法。
2.2、干扰故障
干扰故障主要由于电磁波辐射影响或者是静电干扰所引起的。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部分通讯器械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而且继电保护装置本身的灵敏度很高,这些电磁辐射的存在将使得继电保护装置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受到干扰,在严重情况下会在电磁波辐射的干扰下错误的进行保护动作,由此将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质量。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身上所携带的静电同样会干扰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这些工作人员身上附带的静电在接触到电路时便会产生放电,由此将会诱导继电保护装置在错误信号的引导之下进行保护动作,以至于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整体的运行状况[1]。
3、继电保护相关处理方法分析
3.1、落实二次回路巡检制度
定期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故障检测以及维护十分必要,而二次回路巡检制度是有效维护继电保护器的重要机制。二次回路是由护板器、自动装置以及继电器组件连成的电路,通过定期对二次回路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查以及维护则可以有效地保障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同时也可及时而有效地排查出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存在的原因以及具体的故障位置,以此来有效地保障继电保护装置可以持续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之下,因此严格落实二次回路巡检制度是十分重要的一项保护措施[2]。
3.2、替换方法
替换法的作用不可估量,往往运用在故障出现的部位上。在继电保护故障处理时,可以实行设备故障替换。运用新设备,会针对一个具体的位置进行设置装置,同时拥有恢复的机会。所以,实行替换方法要分析继电保护的相关设备,能够在故障出现的时候精准定位位置。替换处理形式是把完好的零件作为替换依托,更换继电保护中出现问题的零部件,是进一步对部件的优劣情况进行合理判断的重要方法,合理控制装置故障的引发几率。替换方法使得继电保护装置在开展替换工作时拥有较高的效率,电子系统恢复的时间较短,能够使运作更加顺畅。计算机系统保护方面出现问题或者单元继电器出现问题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检修的形式发现,也可以借助间隔插件进行故障插件替换。完成替换后,观察继电保护设备的具体运行状态。如果处于正常状态,说明替换下的零件是导致故障出现的重要方面;如果故障依旧没有解决,需要继续借助替换的形式检测其他元件,直到发现问题所在[3]。
3.3、交流回路故障检测
对检测设备中的交流量进行分析,能够获取到其交流回路的状态,而针对交流量的信息进行收集处理还需要借助继电保护系统和网络报文系统进行信息收集。在大部分的职能变电站中,通常使用双AD装置,对交流量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并采用双套保护方式进行信息数据的对比,如果双套的保护装置都能够得出差异性较小的数据信息,那么便能够得出交流回路运行正常的结论;当双套保护装置中检测出的数据信息具有较大差距,且该差值不在阈值范围内的时候,便能够断定交流回路出现故障,且该故障可能出现在任意一台继电保护系统中。
3.4、通过步骤拆除法拆除继电保护系统故障
此种方法的应用需要通过电压互感器来进行,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要将电压互感器和电路实施并联连接,同时要将二次回路按照相应顺序实施拆除,这样就可以明确各个环节设备的具体情况,能够及时发现故障点所在。完成检查之后需要按照标准对其实施复原处理。通过步骤拆除法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故障所在,可以及时检测系统设备线路的连接情况。虽然采用此种方法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但是具有比较好的效果,所以普遍用于直流接地故障的处理[4]。
3.5、优化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设计
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工作当中,应当选取更加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的保护模式,在间隔型保护模式中,可以选择直采直跳,而如果是多间隔型保护,则可以通过SV或GOOSE模式。在电压限定延时的情况下,则需要确保系统能够在过负荷的情况下发出警报,以便于维修工作及时展开。此外,在继电保护系统中的间隔层和站控层中,除却需要通过断路器实现自动开断外,还应当开启后备的保护系统,避免由于开关失灵导致保护工作缺乏有效性和及时性。针对继电保护系统所进行的故障检测工作,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对科技设备良好的应用,通过设备的可视化功能,更加直观的发现故障情况,以便于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的运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其中继电保护系统十分关键。在故障信息得到合理分析的情况下,电力系统稳定和安全拥有了重要支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面对故障处理要实行多种处理形式,结合参照、替换等形式,保障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郑晓明,叶玮,左晨,梅杰.继电保护调试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0):245-246.
[2]李挺.22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0):251-252.
[3]杨威.变电所继电保护电磁干扰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0):265-266.
[4]马力.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0):61-62.
[5]巫聪云,徐晓峰,钟洁,颜循敏,汪昌元,宁雪莹,廖晓春.继电保护多源异构信息智能化处理关键技术研究[J].云南电力技术,2019,47(05):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