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能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自2016年实施以来,完成了农村机井通电、贫困村通动力电等任务,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带动了农村消费。当下各地和电网企业正加大工作力度,重点推进涉扶贫、环境改造等农网改造建设攻坚,确保按国家的总体目标完成。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勘察设计、材料设备管理、施工质量管理三个方面对怎样在新形势下做好农村电网工程质量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村电网;升级改造;质量管理;措施
引言
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正积极推进,工程管理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等矛盾也日益突显,工程质量管理难题并没有随着环境条件改善、技术进步迎刃而解,仍然需要在工程建设管理当中花大力气加以解决。
一、农村电网工程建设质量管理难点
(一)、设计质量管理问题
勘察深度不够、初步设计深度不够、施工图设计深度不够等是目前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建设项目中常见的设计质量问题,对工程的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工程造价都带来较多负面影响。勘察深度不够,地形、地貌、地质描述与现场不一致或者差异大,地下部分偏差明显;初步设计深度不够,线路路径走向不明确,杆塔落点坐标不准确,或者落点不具备施工条件,或者一基杆塔占用两家农户地块等不客观、不科学合理的设计问题;施工图设计深度不够,材料订货图表参数描述简略,订货技术条件不明确,甚至参数不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常见的如台架变配套台架的螺栓等。
(二)、材料、设备质量管理问题
材料、设备订货依据的设计文件深度不够,订货技术规范书审查不细致导致到货设备存在多种细微缺陷,部分台架材料不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常见的如双头螺栓、抱箍只配单螺母,未配弹簧垫圈等缺陷。
(三)、施工质量管理问题
工程上马数量巨大,遍地开花,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作业队伍严重不足,工程质量控制在人的要素上发生偏差,质量管理难度和作业质量保证都朝向不利方向。管理队伍能力不足,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管理的计划性、科学性不强,计划不全面、不细致,导致互相冲突,协调不力;作为执行力量的作业队伍能力不足,造成质量效果偏差大、施工进度滞后等不良后果,推高施工成本,进一步对施工质量管理增加阻力。
二、农村电网工程建设质量监理控制措施
工程的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工程本身的安全,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监理工程师应自始至终把“质量第一”作为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控制核心,坚持质量标准,坚持预防为主的过程控制。
(一)、设计质量问题的控制措施
监理工程师参与勘察阶段工作,审查勘察方案进行审查,审查方案的的完整性,审查勘察方案勘察范围、内容、抽样比例是否涵盖工程范围和建设内容,工程勘察的强制性条文是否列入执行计划;对勘察成果质量进行审查评估,审查勘察成果文件审查重点包括:工程路径的岩土层分布、地下水条件、岩土的工程特性指标是否基本查明;对特殊性岩土、不良地质作用、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特性、水和土的腐蚀性等重要的岩土工程问题是否正确评价,抽查勘察成果与现场的符合性;工程勘察的强制性条文是否按计划执行。
监理工程师参与设计阶段工作,审查初步设计成果,对初步设计成果质量进行审查评估,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1、路径选择是否充分考虑了地方规划及环境要求,有关协议是否落实;是否进行了多方案比选,是否经济合理;路径选择时是否注意避让特殊气象、地质地段,对无法避让的特殊地段采取的措施是否合理、安全可靠。
2、路径方案是否满足施工、运行的基本需要,方便长期运行维护。
3、根据工程实际积极推荐使用同塔双回路设计方案,以节省线路走廊,减少房屋拆迁量,降低工程造价。
4、两端变电站的出线间隔是否正确合理,对于新建变电站的进出线布置是否进行了统一规划。
5、路径选择时应积极利用卫片、航片、海拉瓦全数字化摄影测量系统和GPS等高科技手段,并配合使用计算机排位软件优选路径方案和优化路径,缩短路径长度,减少房屋拆迁和树木砍伐量,缩短设计工期、提高工效。
6、气象条件、导线选型、绝缘配置、防雷及接地
(二)、材料、设备质量问题的控制措施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使用的材料、设备种类主要有钢筋混凝土电杆、型钢变压器台架、高压绝缘导线、自冷式油浸变压器、户外开关电器等,材料、设备的种类不多,户外开关电器市场竞争充分、结构简单、技术成熟,产品质量可靠,执行设备到货验收程序即可解决。质量控制重点集中在电杆、台架和变压器这些技术参数变化大、生产工艺复杂、生产周期相对较长的材料和设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1、材料、设备订货技术规范书是设备生产和交付的主要技术依据,要做好材料、设备订货技术规范书的质量质量审查工作。
2、材料、设备检查验收的质量控制
(1)加强设备检验的质量控制,需要求建设、设计、施工、安装、制造、监理等有关部门参加。
(2)制订设备检验计划,包括:设备检查验收的程序;检查项目、标准、检验、试验要求;设备合格证等质量控制资料的要求;是否应有质量认证等。
(3)执行材料双控程序,执行设备检验程序
执行进场前报验、进场后抽检的材料双控程序,有复验要求的必须取样复验合格后才可安装使用;不合格的设备,有关单位必须更换或进行处理,合格后再进行检查验收;工地交货的设备,由厂方运至工地后,参建各方开箱联检合格方可组装、调整和试验。
(三)、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控制措施
工程施工过程的人、机械、材料、方法、环境五个要素,每一方面的控制效果都会对形成工程质量的其它方面产生相互影响,工程的最终质量是各方面综合的结果,施工质量管理主要从以上五个方面采取措施实施控制。材料质量控制与上述“材料、设备质量问题的控制措施”类似,下面不做重述。
1、人的因素的控制
人的因素主要指管理人员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技能水平,质量认知水平等。施工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首先要提高人的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预控为主”的观念,用数据说话。其次是提高人的技术能力、决策能力、操作技能、执行方案的能力。决策能力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操作人员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作业质量,作业质量更有保障。
2、机械设备
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工程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工程技术经济等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和性能参数,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操作。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
3、方法措施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工艺流程、检测手段等。各项方案应综合考虑质量、进度、投资与安全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分析、综合考虑,主要审查方案内容的完整性、工艺的合理性、方法的先进性、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质量保证措施的针对性等内容。
4、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工程地质、水文、气象、通风、振动、照明、污染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复杂多变,气象条件如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控制,前置工作也是后置工作的环境。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利用,尤其是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及高空作业等,还应针对工程的特点,制定季节性施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
三、结束语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是一个复杂、广泛而漫长的过程,由于人、机、料、法、环等影响因素的变化,工程质量控制的结果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提高人的素质,使用合理的工具,使用合格的材料、设备,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案、措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遵守操作规程,是取得良好工程质量的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监理项目部工作手册(Q/CSG411001-2011),2011。
[2] 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规范(DL/T 5434-2009),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3] 钟建芳.电力基建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13):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