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高层建筑也是越来越多,高层建筑虽然方便了国民的生活,但在施工时也拥有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通过对高层建筑项目施工危险源管理进行研究,结合从业经验,提出个人观点,希望为关注高层建筑项目施工危险源管理的人群带来帮助。
关键词:高层建筑;项目施工;危险源
引言:因为高层建筑通常都是比较庞大的工程,而且其施工过程会比较复杂,在实际施工时有时会遇到一些危险情况,如果想要减少危险情况的发生,就需要施工人员能够分辨出高层建筑的施工危险源,因此,有必要对高层建筑项目施工的危险源管理进行分析。
一、危险源的定义
危险源通常情况下指的是危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所有的危险源都有可能导致一场安全事故的发生,通常情况下,在高层建筑施工时,危险源会存在于很多地方,施工条件越是特殊,危险源出现的几率越大。

图 1 高层危险之火灾
二、危险源的构成因素以及危险源的评价方法
(一)危险源的构成因素
通常情况下,危险源的构成因素有三种,分别是危险性、诱发因素、存在条件。其中危险性就是指能够产生安全事故的危险物能够带来的实际危害,也就是危险物的能量大小。而危险源的存在条件为危险源在施工时所处的状态,危险源的存在条件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设备条件、防护条件、人员操作条件以及存储条件。诱发因素在通常情况下指的是危险源产生安全事故的触发条件,如果没有诱发因素,危险源很难转变成实际危险。一般而言,高层建筑中的危险源诱发因素有很多,无论是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等因素都能够导致危险源变成真正的安全事故,人为的诱发因素可以通过管理来进行控制,但是自然因素通常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因此这一类诱发因素很难进行预防。

图 2 危险源之安全帽佩戴方式
(二)危险源的评价方法
1.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是基于个人经验而判断出的非量化评价,通过对辨别危险源的方法进行分析,有利于高层施工人员判断出危险源,因为定性评价是通过专家经验以及安全管理知识结合而成的一种评价体系。而且,定性评价在大多数时候都能够准确地分析出事故原因,从而使施工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合理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同样因为定性评价依托于个人经验,因此对危险源只能够通过表面来进行分析,所以有时会对施工人员的判断造成干扰,这样也不利于高层建筑的实际施工,因此,在实际施工时,应该由建筑行业提前找出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诱发因素,之后对危险源提前进行分析处理,只有在施工之前提前做好准备,才能够更好地保证施工安全。
2.定量评价
定量评价有两种方法:其中一种是定量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方法在使用时,需要将危险源进行量化处理,进而对危险源进行深入分析,这种评价方法包含了危险性定量评价以及危险概率评价。而另外一种是半定量评价方法,半定量评价方法是指截取出部分危险性指标来进行评价,通常情况下会选取一种以上能够反映危险源的实际危险性的指标来评价出其危险性大小。
3.综合性评价
危险源的综合性评价是通过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评价方法,在考虑安全的基础之上对评价系统中的施工人员、设备以及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危险性评估,这样能够更好地判断出该工程的大致危险性,模糊评价法就是综合性评价中的一种方法。
三、危险源的控制
(一)完善安全体系
在将危险源的评价体系完善之后,施工单位就应该及时提升企业的安全体系,通过对施工技术以及设备的检测,保证正式施工时的安全性。而且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需要对准备开始的工作,制定出合理的施工计划,保证施工体系的完善,这样才能使施工方在正式施工时,拥有合理的施工顺序,按照具体的施工程序,更好地完成施工。通常情况下,对于施工时的施工目标,可以采取分级措施,将施工目标划分为总目标以及阶段性目标,这样才能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提升施工质量。在规划阶段性施工目标时,可以通过检测,来判断出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危险源,并且制定出一系列可行的安全措施,保证在危险源被激活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处理。
(二)总包管理保障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总包管理的作用非常大,总包管理是通过合约来对实际工程进行管理,通过总包管理能够更加有效地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在实际施工时,通过总包管理能够建立起完善的工程档案,从而保证施工负责人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工程的当前施工情况,对施工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细微的调整。因此,在工程正式施工时,工程负责人需要做好总包管理工作,通过对各个施工部门的协调,降低实际施工时的安全隐患,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施工安全。
(三)施工组织保障
想要更好地完成施工目标,施工企业在施工时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体系,通过对施工管理人员的组织培养,保证管理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标准,在正式施工时,保证施工管理的质量,这样既能够明确施工时的分工情况,同时也能保证施工时的协调性,提升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时间。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在施工前,确保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达到施工要求,这样就能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保证将施工安全落实到施工过程中,提升施工安全,施工管理人员能力强,是对施工人员以及施工工程的保障。
(四)施工工艺保障
无论是施工质量、进度还是施工安全性都离不开先进的施工工艺,因此,作为施工方,需要在正式施工时,保证施工工艺的先进性。在施工正式开始之前,需要对施工管理层以及施工人员进行一系列系统的培训,无论是施工管理技术,还是工程施工技术,都需要进行加强。在实际施工时,根据工程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法,这种施工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性。而且,为了确保施工工程能够按照预测时的施工进度来进行,就需要在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要求,保证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来进行施工,这样既能保证施工合理性,又能提升施工安全性。
结论:总而言之,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飞快,而高层建筑相对于常规建筑而言,有着更多危险因素。想要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就需要加强施工期间的安全管理,确保所有施工人员都能明确施工时的危险源以及危险源的危害性。这样才能在施工时,做到规避危险源,提升高层建筑的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管诗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危险源应急管理策略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2):118.
[2]郭斌.高层建筑项目施工危险源管理[J].山西建筑,2018,44(02):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