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层建筑施工在我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有效的缓解了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问题,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但同时也对建设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只有高质量严要求的建筑施工,才能保证建筑整体的性能稳定,并且能够达到设计使用寿命需求。
关键词:高层建筑 施工技术 探究
一、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
高层建筑的楼层多,高度大,要求施工具有高度的连续性,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复杂,除具有一般多层建筑施工的一些特点外,还具有以下施工特点:
1.1工程量大、工序多、配合复杂
高层建筑的施工比较复杂,土方、钢筋、模板、混凝土、砌筑、装修、设备管线安装等工程量都要增大,同时工序多,十多个专业工种交叉作业,组织配合十分复杂,同时,由于工程量大引起的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粗钢筋连接技术、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技术,新型模板应用技术等。
2.2施工准备工作量大
高层建筑体积、面积大,需用大量的各种材料、构配件和机具设备,品种繁多,采购量和运输量庞大。施工需用大量的专业工种、劳动力,需进行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施工技术准备工作,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同时,由此引起的施工场地狭小一般都是施工难点,如何有效分配调整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也同样考验着施工企业现场管理水平。
1.3施工周期长,工期紧
高层建筑单栋工期一般要经历2~4年,平均2年左右,结构工期一般为5~10d一层,短则3d一层,常常是两班或三班作业,工期长而紧,且需进行冬、雨期施工,为保证工程质量,应有特殊的施工技术措施,需要合理安排工序,才能缩短工期,减少费用,同时,还需制定一系列安全防范措施和预案以保证安全生产。
1.4基础深、基坑支护和地基处理复杂
高层建筑基础一般较深,大多1~4层地下室,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地基处理以及深层降水,安全和技术上都很困难复杂,直接影响着工期和造价,采用新技术较多,如逆作法、复合地基成套技术。
1.5高处作业多、垂直运输量大
高层建筑有的甚至超过100m,高处作业多,垂直运输量大,施工中要解决好高空材料、制品、机具设备、人员的垂直运输,合理地选用各种垂直运输机械,妥善安排好材料、设备和工人的上下班及运输问题,用水、用电、通讯问题,甚至垃圾的处理等问题,以提高工效。
1.6层数多、高度大、安全防护要求严
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一般施工场地较窄,常采取立体交叉作业、高处作业多,需要做好各种高空安全防护措施,通讯联络以及防水、防雷、防触电等。为保证施工操作和地面行人安全,不出各类安全事故,相应也要求增加安全措施费用。
1.7结构装修、防水质量要求高,技术复杂
为保证结构的耐久性,美化城市环境,对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和建筑物立面装饰标准要求高;基础和地下室墙面、厨房、卫生间的管道和防水都要求不出现任何渗漏水,对土建、水、电、暖通、燃气、消防的材质和施工质量要求都相应提高,施工必须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来保证,特别是常采用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机具设备和各种工艺体系,施工精度要求高,施工技术十分复杂。
1.8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多,机械化程度高
高层建筑标准层多,为了扩大施工面,加速工程进度,一般均采用多专业工种,多工序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为提高工效,大多采用机械化施工,比一般建筑施工配合复杂,需要解决好多工种、多工序的立体交叉配合及纵横向各方面关系问题,以保证施工按计划节奏合理进行。
二、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分析
2.1绿色节能施工技术
绿色节能施工主要是依托高效的管理,在最新科学技术的保障下,确保工程建筑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和成本的浪费的一种施工模式,绿色节能施工的核心优势在于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表现方式为消耗材料、降低噪音、控制尘土等方面,对于社会经济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化建设的主体,在该领域运用绿色施工技术,不仅可以确保城市环境清洁舒适,而且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建筑企业带来市场竞争力。
2.2建筑防水施工技术
在高层房屋建筑中,尤其要注意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以免由于漏水对多个楼层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近年来,建筑的防水施工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在高分子化学材料不断更新的同时,防水材料也在不断完善,使得高层建筑的防水技术有了重要的保障。在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坚持复合防水和节点密封的设计方法,根据不同的新型材料采取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房屋建筑的防水技术主要有屋面防水和外墙防水两种,基于现在高层建筑结构的快速发展,应切实做出调整,推进防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2.3深基坑及地下室施工技术
顺作法施工是遵循先深后浅的原则,地下室全部采用从下至上的施工步骤,地下室结构完成后再开始上部结构施工,顺作法优点是施工工艺成熟简单,缺点是施工周期长;半逆作法施工:半逆作法是主体塔楼区域采用顺作法,周边裙房采用逆作法,先期完成塔楼区域地下室施工,在主体塔楼施工时再采用逆作法施工周边地下室,半逆作法优点是建筑物上部结构的施工和地下基础结构施工平行立体作业可有效缩短工期,缺点是需采用双层围护结构,施工成本高;全逆作法施工:全逆作法是主体塔楼区域及裙房区域全部采用逆作法,基坑支护及桩基完成后首先开始首层施工,首层施工完成后同时向上施工主楼,向下施工地下结构。超高层基坑深度超深且多处于繁华地带,基坑支护一般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撑(内支撑或环形支撑);地下连续墙+拉锚;排桩+支撑;排桩+锚索等支护形式。部分处于大型整体地下室中的超高层基坑采用坑中坑设计,即大基坑采用一种支护形式,坑中坑采用一种支护形式。
2.4高强混凝土超高泵送施工技术
混凝土浇筑机械选择:超高层每层混凝土浇捣方量较大,混凝土浇筑一般采用二泵二管一泵到顶的施工技术。应用双泵技术在1组出现故障时,另1组仍可继续进行工作,避免输送中断造成质量事故。高度较高的巨高层建筑一般会增加备用泵及管路系统。超高层高压泵带有专项管道水洗技术,利用该专项技术的混凝土活塞、自动补偿磨损间隙的眼镜板、切割环及管路的良好密封性。采用水洗技术,直接用混凝土泵泵送水洗,使其能够做到泵送多高,水洗多高。水洗输送管可以最大限度利用管道中的混凝土,减少混凝土浪费和对施工环境的污染。
三、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技术
3.1触电安全:实行TN-S用电线路和三级配电系统。施工现场配电箱及用电设施设备应可靠接零接地,加强配电箱责任管理;实行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电,严禁一箱多机;实行二级漏电保护系统。配电箱和开关箱漏电保护开关选型应与用电负荷相匹配,严禁使用铜丝代替;高空作业前必须由电工先确定周围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及隔离防护设施的安全性。
3.2高空坠落安全:高空作业、悬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正确使用;高空作业、临边作业、悬空作业时施工现场应具备安全可靠的脚手架、操作平台等安全防护设施;夜间高空作业时必须具备足够的照明措施,确保高空行走和作业安全。
3.3物体打击安全防护措施: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加强施工组织协调,减少垂直面交叉作业;楼层模板拆除时,临边应有安全防护措施,以防模板、方木等坠落伤人。
3.4起重吊装安全防护:起重吊装前必须检查机械保险、限位装置是否有效,并做试吊;严格遵守高空作业的有关规定;根据工程特点对参加吊装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四、结束语: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应该结合高层施工的实际情况,对高层房屋的建筑做出具体的分析,通过建筑施工中的难点和重点关注,加强关键性技术措施的应用,保证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发展,提高建筑工程的工作效益。
参考文献:谭淑华,鞠辉. 浅谈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J]. 科技与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