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施工建设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其事故发生的频率及后果都具有一定不可逆性,影响相关技术人员的生命安全。本文对建筑施工事故防范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法进行探讨,从监督体系的重要性展开,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事故防范;安全生产监督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建筑工程建设的数量逐渐增加,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也逐渐重视。如何防范建筑工程事故,加强工程建设的规范性,也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建筑施工事故防范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法进行讨论。
1 建筑施工事故防范与安全生产监督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具有工程量大、工期长的特点,在进行工程建设时,建筑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其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较其他行业来也具有高频率性,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工人的重伤甚至死亡,危害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据调查显示,建筑行业的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占据整个行业中比重较高,如图1所示。
图1 各行业事故数量与伤亡人数占比
由图可知,建筑行业的事故发生虽不及交通运输行业的事故发生频繁,但通过平均伤亡公式进行核算,可得出比例。其中,根据公式:平均伤亡人数=伤亡人数÷事故发生数量,得出结论交通运输行业的事故的伤亡人数比例为,建筑行业的伤亡人数比例为,相比较之下,建筑行业的伤亡人数较其他行业高出很多。同时,相比交通行业来说,建筑行业具有活动范围小,从业人数少的特点,相对来说较交通行业更具危险性,因此,需加强对建筑行业安全性的重视。
2 建筑施工事故防范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法
2.1加强安全教育,提升监管水平
安全教育能提升建筑工人施工的规范性,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施工的风险。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不具备相关的制度规范,其工程质量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这就会导致建筑工程建设的过分追求效率,其安全管理不完善,从而影响整体建筑的质量。同时,施工单位为节省成本,选取的施工工人不具备相关的经验,施工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企业需加强对其施工团队及相关人员的管理,做到人人持证上岗,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1]。
施工前,企业可以开展员工大会,向相关人员传递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使其产生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建设的质量,提升建筑工程现代化的发展。此外,企业还需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抽检,采取随机抽查及提问的方式自查,做到建筑工人的工程建设的明确性及规范性。例如,企业就可以开展员工竞赛,将施工的专业知识进行整合,以问卷调查及竞赛的形式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工程建设的效率。监管水平的提升及完善能实现企业工程建设步骤的规范性,保障员工施工建设水平的统一,其中,企业可以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实行事故责任制,将每一项建设落实到个人身上,使每一项工程建设都能够“追根溯源”,提升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要提升员工的责任及防范意识,及时意识到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隐患,进而有针对性地落实工程建设,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工程建设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建筑工程建设流程
2.2提升工程建设现场监管力度
现场监管是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进行管制,有利于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保障工程的合理化运行。进行建筑施工前,企业需加强对相关制度的了解,研究国家相关政策及建筑法律法规,在符合相关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建设。其中,企业还需增加安全监理的设置,采用现场常驻的方式进行,加大对于建筑工程建设的检查力度,最大程度上降低安全隐患。企业还可以根据建筑施工的位置,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及气候等多方面因素,制定预防方案,将有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警处理,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运行。
安全建设是建筑工程建设及发展的基础,在保障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建设,促进人们对于建筑工程建设的心理认同感。例如,进行建筑工程建设时,管理人员需对现场定时检查,保障工程建设步骤的规范性。企业也需制定相关的制度,只有检查合格时才能够继续向下进行,认真落实到施工建设的每一步。在此基础上,需要相关检测人员具有专业素质,将工程建设中的细节落实,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此外,还需对建筑工程建设做出预期建设方案,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进行紧急处理,最大程度上降低建筑工程事故所造成的后果,规范建筑工程建设的流程[2]。
2.3建立相关安全工程建设制度体系
相关制度的完善有利于规范工程建设的步骤,形成工程建设的现代化。政府需加强对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从综合的角度整体分析,加大对于建筑工程的检查,进而规范施工手段。例如,进行建筑工程建设时,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考核,促进施工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此外,施工前企业需与施工单位进行合同的签订,明确规定工程建设的完工期限,定期检查也需注意其工程建设进度与规定是否相符,提升制度的规范性。建筑工程建设需要引起重视,相关管理人员施工建设团队要加强对工程建设安全性的重视,进而完善制度的体系。
企业还可以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融入到监管体系中,将管理手段及方式向着规范化及流程化的方向转变,提升信息管理的水平。其中,企业可以将工程建设的步骤及监督信息建立信息库,使施工建设具有清晰性,整合工程建设的资源,提升人力、物力、财力三者间融合水平,实现工程建设发展的规范化。同时,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引入还能将工程进度及质量等方面因素进行保障,提升工程建设的效益。此外,还可以使用GPS定位系统对相关施工人员实时定位,在发生危险的时候可通过GPS系统进行搜救,最大程度上保障相关人员生命安全,将救援的效率提升至最高。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还能检测施工团队及人员的出勤情况,实现打卡考核制,记录施工人员的工作流程及出勤情况,防止人员大规模缺席的情况发生,有利于企业对于工程现场的控制。
结论: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事故防范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能提升工程建设的效率,保障其建设的质量。其中,可以通过加强安全教育,提升监管水平的方式进行,从而提升工程建设现场监管力度,建立相关安全工程建设制度体系,规范工程建设的步骤,实现我国建筑工程建设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尹董洋.建筑施工事故防范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研究[J].智能城市,2020,6(05):106-107.
[2]刘敏.浅析建筑施工事故防范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J].建材与装饰,2020(02):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