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与创新研究李际臣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月第9期   作者:李际臣
[导读] 本文首先介绍了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其主要内容包括工作人员没有足够高的安全施工意识、建筑施工原材料以及机械设备没有达到要求的质量以及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有很大的问题。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其主要内容包括工作人员没有足够高的安全施工意识、建筑施工原材料以及机械设备没有达到要求的质量以及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有很大的问题。文章紧接着阐述了新时期有效创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模式的策略,其主要内容包括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对于施工管理科学技术的有效创新力度、加强对于建筑施工安全组织结构的创新、加强对于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以及加强对于企业内部安全文化的建设工作。
关键词: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有着越来越高的重视程度。相关操作施工人员为了更好的保证安全质量,需要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贯彻落实尽可能的进行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有效创新有效,保证安全管理工作发挥充分的作用,有效保障新时期建筑施工的安全要求。据住建部最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7年,建筑施工事故数量与死亡人数连续两年呈上升状态,其中2016年建筑施工事故数量与死亡人数上升分别高达43.44%与32.67。针对不利这一形势,有必要对现代房屋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分析,对于减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建筑工程涉及到建设单位、设计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多个单位,参与项目的人员复杂,项目投资金额大,项目建设周期长,施工技术复杂,施工质量易受环境干扰。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建筑安全事故频发。
        1.1工作人员没有足够高的安全施工意识
        在新时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依旧存在这部分相关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人才缺口,为了有效满足建筑施工的发展要求,往往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进而不能有效保证时光人员的质量水平。建筑施工过程当中,一旦发现安全事故,会对施工人员以及建筑工程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在施工人员水平文化不高,没有足够安全施工意识条件下存在着很大的工作困难,进一步促进了新世纪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发生。
        1.2建筑施工原材料以及机械设备没有达到要求的质量
        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选择建筑施工原材料以及机械设备,往往存在着质量不满所具体操作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求,进而降低了安全管理工作模式的有效性[1]。在实际操作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大量的运用施工原材料,充分发挥建筑施工所需要机械设备的功能,所以建筑施工原材料以及所需要的机械设备的质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模式的有效性,决定了建筑施工最终的工程质量。其常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采购工作人员过于重视眼前的成本造价,进而忽略了对建筑施工质量的要求以及未来长远的发展要求,采购过程导致施工原材料不满足质量要求以及机械设备没有达到质量要求,提升了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为后续的建筑工程施工埋下了重要的质量安全隐患。
        1.3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有很大的问题
        随着建筑工程安全问题的不断频繁发生,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约束,建筑施工的相关法律法规,其主要内容包含到了建筑施工各方面的责任追责,并且对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当中,对相关的责任与义务进行了明显的划分界定。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明显的可以发现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存在很大的问题,没有贯彻的落实到具体形式及建筑施工过程当中的各个环节,以及施工细节不能够有效的发挥出法律法规的实际功能作用。由于法律法规没有的执行力,所以导致其自身并不能有效的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模式的有效性,也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施工。
         2 新时期有效创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模式的策略
        2.1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对于施工管理科学技术的有效创新力度
        企业内部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联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建筑施工管理过程的技术水平创新,进而对提高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模式,打下良好的技术支持[2]。

实际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对于施工管理技术进行有效的创新加工,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施工管理技术,吸收其相关的先进工作经验,有效的对于施工管理技术进行优化改造升级,进而实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提高[3]。做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优化建筑施工的所有资源,其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建筑原材料资源等,实行有效的施工质量控制以及施工进度控制。
        2.2加强对于建筑施工安全组织结构的创新
        企业内部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于安全组织结构开展一系列的创新工作,进而有效的提高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质量的组织基础[4]。建立健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机制,尽可能的将项目经理责任制作为安全管理工作模式的中心机制,提高相关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将其设置为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人员[5]。
        与此同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重视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当中质量监督管理层的有效设置以及完善 保证质量监督管理层当中含有各个层级的工作人员及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经理,具体操作施工人员以及安全主管。开展对应安全管理工作过程当中,要重视对于相关操作工作人员机械设备的使用技能技巧以及对应的安全施工思想意识。开展一系列的管理培训工作,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技巧水平以及安全施工责任意识。
        实际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结合不同层级的相关管理工作人员来进行工作职能的有效调整,保证不同领域,不同施工流程,不同工作需要有不同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来进行有效的责任负责。只有落实好了安全责任工作的责任落实才有可能更好的贯彻的,发挥安全管理体系的支持价值,更好的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发挥其自身功效。结合实际情况来说,主要的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为,项目经理来有效负责项目施工的安全生产,安全主管来有效负责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措施的执行程度。
        2.3加强对于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前建筑企业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其安全管理工作,对于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充分的实现安全信息管理工作的优势,有效的提高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保障对于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传统的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充分的发挥信息技术,导致其自身的工作效率低下以及安全管理程度较低,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时满足相关工作人员的现场控制。结合信息技术,可以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管理体制,有效的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2.4加强对于企业内部安全文化的建设工作
        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于安全企业的文化建设,通过企业内部文化建设,有效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制度意识,凝聚企业的内部力量,提升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在施工人员肉眼可见的地方设置一系列的安全标语,定期对内部人员开展安全意识的责任思想培养,尽可能地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安全施工的有效氛围。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提升建筑施工的管理工作效率以及管理工作质量,充分的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模式,对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有着决定性的制约因素,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模式进行优化升级,进而结合创新意识去开发更加适合的工作模式,有效的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晶.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与创新研究[J].山西建筑,2020,46(09):167-169.
        [2]张波.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J].居业,2019(01):163+165.
        [3]王运才.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J].中国住宅设施,2017(11):44-45.
        [4]汤元园.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J].民营科技,2017(04):112.
        [5]于新.试析新时期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的策略构建[J].门窗,2016(1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