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使得混凝土施工材料的应用更加广泛,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因此,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就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建筑施工;防渗漏;
1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措施
1.1 温度裂缝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内外存在较大温差,混凝土的内部因热胀冷缩而不断膨胀,在工程建筑的表面产生裂缝。这种情况常常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根据温度的不同,其裂缝程度也不一样。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该尽量规避这种温度裂缝情况的出现。对此,建筑施工人员可以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缓凝剂,这样可以使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延长,从而避免凝固过程中,短时间的散热情况造成内外温度差异比较大的情况[1]。或者在混凝土中加入少量的钢筋或者纤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情况。
1.2 沉陷裂缝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时,往往会出现沉陷裂缝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有很多。通常是因为底部支撑不稳造成的,也有可能是混凝土中浸水造成的。底部支撑不稳,一方面可能是在工程施工填土时,填土没有压实,造成混凝土浇筑之后,底部填土被压实,而出现沉陷裂缝;另一方面可能是混凝土浇筑的模板与模板之间的支撑距离比较大,从而使得底部不够稳定出现沉陷裂缝。因此在进行施工工地填土的时候,针对土壤松软不结实的情况,一定要做到加固,以增强支撑模板的强度,从而避免沉陷裂缝在混凝土施工中发生。
1.3 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往往是由于混凝土在浇筑后逐渐凝固的过程中体积收缩造成的。建筑工程中使用的钢筋如果出现锈蚀的情况,影响了混凝土的承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出现干缩裂缝,这种干缩裂缝会对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防止干缩裂缝的产生,施工人员可以采取收缩量比较小的水泥,并控制好水灰比例,能够减少混凝土的干缩现象,起到预防建筑出现干缩裂缝的作用。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干缩裂缝的产生。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让混凝土在施工中控制好水泥的凝固度,进而改善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1.4 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裂缝和干缩裂缝有所不同,虽然两者都是因收缩导致的裂缝,但干缩裂缝是由于材料自身的原因,而塑性收缩裂缝则是因为天气原因,导致混凝土在刚要凝固的时候,表层水分流失,混凝土体积减小,使得建筑表面发生龟裂的现象。通常在高温以及大风天气的时候容易出现。混凝土在快要凝结的时候,硬度比较小,所以很容易出现这种塑性收缩裂缝。
2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技术
2.1 混凝土制作技术
混凝土的原料直接关系到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把控,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混凝土的制作中,通常需要用到砂子、石子、水、水泥、粉煤灰以及外加剂等,为保证原料的质量,材料管理人员需要检验砂子和石子的含水量和含泥量。如果含泥量比较高,必须在混凝土搅拌前进行清洗,然后再使用。而最重要的水泥材料,必须选择信誉比较好、实力比较强的水泥生产厂家合作,让他们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按时送货,同时,必须保证外加剂的质量。
2.2 混凝土运输技术
根据目前的施工状况来看,由于运输距离的问题,混凝土会因为长时间运输而逐渐变硬,甚至因为长时间的运输导致凝固。当混凝土运到施工地点的时候不符合施工要求,就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在进行混凝土运输的过程中,必须根据施工地点的距离、运输路途的状况等做好混凝土运输计划,尽量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
如果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超过了规定时间,出现凝固现象,也会影响到施工速度,可能出现工期延长的状况。这就要求在进行混凝土运输时,一定要做到充分搅拌混凝土,防止混凝土出现凝固,另外也要通过遮盖等手段,防治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进而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质量。还有一点,就是要对混凝土的运输车辆进行定期的检查维修,避免运输过程中出现故障问题,从而延长运输时间。
2.3 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的浇筑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注意检查模板的安装及强度问题,并将运送来的混凝土及时浇灌到模板中,且在浇灌时注意混凝土的坍落度以及进行混凝土的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度和强度,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在进行墙体混凝土浇筑时,应该注意在模板底层事先浇筑一层砂浆,厚度控制在 50~100mm。而在进行顶板浇筑时,采用平板类振动器,沿着不同垂直方向对板面进行振捣,如果混凝土板面厚度比较大,则要采用插入式的振动器进行振捣处理。当表面结构浇筑完成后,要根据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及时进行收面处理(见图 1)。
图 1 浇筑混凝土
2.4 混凝土养护技术
在养护的过程中,需要尤其注意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通过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浇水和覆盖塑料薄膜的方法,防止太阳照射和风的作用,避免混凝土迅速变干。混凝土在拆除模板之后,还应该持续一周左右的浇水养护工作,根据混凝土的干湿情况,调整浇水次数和时间,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在这个过程中,最好记录每次的养护时间和养护情况。如果是在冬天施工,还应该注意混凝土防冻措施,通过添加防冻剂或者进行蓄热,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及持久性。
2.5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根据混凝土结构的不同要求,应该选择合适的材料种类。在安装模板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模板之间做到严密接触,不允许出现漏浆。在搭设模板支架的过程,要注意不能出现支架倾斜或者坍塌现象,保证模板搭建在稳固台面上,使模板具有较高的稳固性,以免在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模板位移情况,并由于模板位移造成混凝土裂缝现象。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严格禁止在施工过程中私自加水,以确保混凝土的坍落度能够满足标准要求,做好入模坍落度的把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干缩裂缝的产生。在拆除混凝土模板时,一定要观察混凝土的凝固强度,当其凝固后的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将模板拆除,不能为了缩短工期而过早拆除模板。模板拆除工作完成后,必须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混凝土养护工作,避免出现裂缝问题。
2.6 混凝土温度控制技术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耐久性能、抗震性等,必须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温度,温度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因此,必须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温度,温度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在控制温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混凝土材料的配比来进行把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做好混凝土浇筑工作,加强对混凝土浇筑准备工作到养护工作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需要从质量、安全、进度等各个角度进行分析,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控制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大海,马乐许.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1):273-275.
[2]朱斌.基于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及养护关键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8):169-170.
[3]蔡保龙.谈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的技术处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3):224-225.
[4]杨超.朱建明,高东.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J].中国住宅设施,2019(12):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