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公路车流量越来越多,重载车辆渠化交通现象严重,引发了沥青路面坑槽及裂缝等病害的产生,对路面的稳定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应及时对沥青路面病害进行处理,确保路面通行的安全性及舒适性。
关键词: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方法
1 沥青路面病害分类
一般来说,我们把路面破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功能衰减,另一类是结构性破损。所谓的功能衰减主要是指服务能力下降,比如说路面不再平整,抗滑能力也变弱。[1]通常来说我们也会把功能衰减的损坏称为功能性损坏。而结构性破损主要是指路面结构承载能力降低,一般来说是指路面上会出现各种结构裂缝。路面的功能性损坏,它只作用于路面的表面,虽然会影响到道路的服务性能,会给人们的行车带来一些麻烦和困扰,但是,对于整个道路的结构长度,不会带来任何的影响,而且道路的功能性损坏的原因,我们可以简单的从路面表面分析出来。而路面的功能性损坏会影响到车辆的行驶质量和它的安全情况,我们对于车辆的功能性损坏,通常会以纹理深度、抗滑阻力等来作为评价标准。路面的功能性损坏会作用于路面的表面,比如说,路面突然沉陷,出现各种车辙,波浪等等。路面的结构性破损也会作用于路面的表面,通常情况下会以裂缝的形式展现出来,比如说龟裂、块裂、纵裂和横裂。一般来说路面结构的结构性破坏是由汽车核载和温度的共同作用导致的,通常可以分为疲劳损坏,一次性损坏等等。
2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
2.1 裂缝
裂缝问题是沥青路面病害问题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其主要包括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引发荷载性裂缝的原因主要与施工设计方案不合理、施工质量不达标、来往车辆超载等有关,进而导致沥青路面拉应力的承受范围大幅度增强,产生横向裂缝。另外一种非荷载性裂缝主要与沥青路面的温度、反射有关。纵向裂缝:若沥青路面在施工过程中路基没有达到标准的压实度,会导致出现沉降不均匀情况,进而引发纵向裂缝;若在进行分幅摊铺施工项目时没有合理处理幅与幅之间的问题,路面就会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车辆重量的影响出现裂缝。
2.2 坑槽
坑槽是路面局部骨料脱落形成的坑洞。路面厚度和压实度不足,使路面孔隙率过大,沥青混合料结合力降低、防水性能降低,此时路面容易产生坑槽;沥青下层表面有泥、灰等杂物,两层之间黏结效果不好,在车辆载荷冲击下,会导致坑槽形成;路面积水,水通过沥青层进入路面,会导致各结构层甚至路基强度下降,当骨料发生脱离,就会出现坑槽;高速公路运营期间,车辆的汽油、机油等落到路面,沥青被稀释导致黏结力降低,也会使路面产生坑槽。
2.3 车辙
车辙问题也是沥青路面病害问题中较为常见的一类,主要分为磨耗型车辙、压密型车辙等类型,引发其病害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沥青路面的内部结构受到严重破坏,导致无法承受原有的压力和重量。②在恶劣的天气下会对沥青路面造成一定的损害,比如在长期雨水天气的影响下会导致雨水渗入沥青路面内部,发生侵蚀问题。③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若不符合或严重超出标准指数后也会引发车辙问题。④沥青路面若受到长时间的磨损和破坏,会导致其表面安全性能大幅度降低,自然增高了车辙病害的发生率[2]。
3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防治
3.1 预防性养护
公路表面中的预防性养护,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需要公路人员定期对公路进行养护处理。预防性养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很少分析公路路面存在的情况,而是使用先进的技术发现道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高人们对公路道路的早期危害认识程度。目前,我国公路路面预防养护技术,具有初始阶段的养护技术以及评估维护相关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养护技术。
根据当前公路养护情况来看,对于沥青公路常选用在沥青路面,再次喷洒沥青再生剂进行公路的养护。除此之外,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还包括,雾封层技术其具有设备好、施工效果好以及成本低的特点。但是,雾封层技术需要使用的材料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其会逐渐渗透到混凝土骨料的缝隙中,丰富公路结构的组成内容,大幅度提高公路的连接性。
3.2 裂缝处治
沥青路面裂缝产生后,应及时予以处理,防止水等有害物质侵入,影响道路使用寿命。对于裂缝宽度不超过3mm的细小裂缝,可不处理,定期观察裂缝情况,出现裂缝变宽时,及时处理;对于裂缝宽度在3~5mm之间的裂缝,可用工具将裂缝中的杂物清出,用乳化沥青进行灌缝处理;对于大于5mm的粗裂缝,应当将裂缝挖开,清理干净后用沥青混合料修补,并充分压实;对于由于路基、基层强度不足或路基翻浆等原因引起的严重龟裂,应先处治好基层后再重作面层。
3.3 车辙处理
车辙问题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通常情况下面对此类问题多数处理方法是将受到车辙病害的路面部分进行铣刨,再重新对此路面部分进行铺筑,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有效恢复原有的路面,但处理成本较高。所以为了降低处理成本,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就应选取高性能的集料、矿粉等材料,注重沥青混合料的配比情况,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加强沥青混合料的稳固性,降低车辙问题的发生率。
3.4 坑槽处理
对于处理坑槽问题来说,施工人员可利用切割机按照坑槽的面积将修补的部分切割好,同时利用铣刨机将坑槽进行挖出并进行清除工作,做好坑内、槽壁的铺油和洒沥青工作,最后将准备好的混合料填补在坑槽处并进行压实工作。在日常养护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加强关注坑槽问题,在发现坑槽问题后应及时进行处理,避免长期下去形成面积更大的坑槽,不仅增强处理修补难度,还会增加修理成本。
3.5 路面沉降控制
为了防止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沉降,需要对其施工环节进行控制,确保在根源上防止病害的产生。在路基交验环节,严格控制路基压实度、弯沉等指标,对结构物台背等路基易出现沉降的部位,加大检测频率,确保路基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同时严格把控路面底基层、基层施工工艺,确保结构层厚度、强度、平整度等指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在面层沥青混合料施工环节,需要对施工温度进行严格把控,运料车在行至施工现场后,宜将温度控制在150~165℃范围以内,并根据路面宽度,将沥青混合料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3]摊铺作业在开展前,需要对摊铺机进行预热处理,将摊铺机熨平板的温度控制在100℃以上,并对摊铺的速度进行控制,一般摊铺速度不宜超过3m/min,应保证摊铺的连续性及均匀性。要做好沥青路面碾压工作,即严格按照“高频、慢压、紧跟、低幅”原则开展路面碾压工作,且将路面的碾压次数控制在6~8次,以提升路面的压实度及混合料的密实度。对一些路面的接缝位置,为了提升路面的平整性,在碾压期间应采用先横向碾压,再沿接缝方向进行碾压的方式。在对路面的边角位置进行碾压时,适当增加压路机碾压遍数,也可以使用小型压路机来完成碾压工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高速公路病害直接影响着通行质量和通行安全,作为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者,应从工作实际出发,总结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成因,全面掌握养护管理的具体内容,发现病害及时进行处理,从而保障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王丽娟.综述沥青路面病害防治及养护[J].建材与装饰,2017(52):284-285.
[2]朱思敏.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处理措施[J].中国高新区,2017(24):168.
[3]张礼.公路沥青路面的病害分析及养护维修处理[J].四川水泥,2017(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