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IM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工程中,因为BIM技术在工程作业期间的突出表现,获得了建筑企业的广泛好评。在城市现代化发展期间,各种工程项目日益增多,为了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需要加强质量控制、安全控制、成本控制,由于工程项目体量庞大、周期较长、施工工序众多,因此开展管理工作存在极大的难度,但是应用BIM技术开展施工管理工作,能在极大程度上简化管理难度以,下将根据BIM技术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研究
目前,我国城市建筑项目日益增多,为了满足城市现代化发展要求,需要进一步规范施工作业,确保高层建筑施工期间不会发生安全事故,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同时还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工作,确保工程项目可以在规定时间内竣工,由于工程内容众多,施工环境复杂,所以间接的增大了管理难度,应用BIM技术可以通过三维模型构建,使管理人员掌控施工各工序进展情况,构建施工模型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可以提升管控的有效性,技术人员还可以利用三维模型,及时发现施工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消除施工安全隐患,保证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BIM技术概述
应用BIM技术进行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可以通过BIM技术三维模型构建,进行动态追踪,掌握各施工工序进展情况,使用BIM技术通过建筑数据模型,从而开展项目立项、决策等工作,及时掌握施工信息,从而解决以往因信息流通不足,无法及时发现施工问题,影响后续工作进行的弊端。
利用BIM技术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可以及时发现施工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消除危险源,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应该根据动态全周期管控理论,掌握施工各项活动内容,调节施工节奏,利用BIM技术确保建筑施工作业,在明确建筑数据的前提下进行,另外,利用BIM技术也可以在项目开工之前,通过数据编入构建三维模型,并根据模型掌握各工序作业情况,针对施工不合理之处调整相应参数,在BIM技术强大的数据能力下,可以在方案参数修改后,快速展现修改后的施工模型,从而使技术人员设计人员,可以从BIM信息化模型中,发现施工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进行修改,提升前期设计的合理性。
与此同时,施工方案内容繁多,需要在前期了解建设指标,内容明确材料、成本、高程方位等内容,利用BIM技术构建工程模型,掌握各建设指标,解决以往二维图纸信息表达不精确,从而影响设计人员判断。另外,施工作业人员可以通过三维模型进行动态监管,收集工程数据,这样便能避免以往因信息传递不足,导致工程资源难以有效整合,这样不仅影响工程进度,还会增大施工成本。
二、BIM技术安全管理
施工管理人员应该根据施工安全管理要求,灵活地利用BIM技术开展管理工作,BIM技术具备动态化、可视化、模拟化的优势,与此同时需要收集工程信息,利用计算机软件生成三维模型,通过三维动态模型监察各施工作业进展情况,同时还应该利用三维动态模型可视化、模拟化的特征,掌握施工作业期间材料、成本进展情况,三维动态模型中包含众多信息,比如模块功能、物理参数,在BIM技术应用施工作业期间,需要确保各项工作可以按照方案要求有序进行,同时还应该保证各项工作开始前设备及时到位,通过动态追踪进行施工监管,可以明确各阶段工作内容,同时需要借助BIM技术模拟化特征进行施工,模拟掌握施工方案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及时调整方案参数并利用BIM技术呈现修改后的施工模型。
通过BIM技术模拟化优势,可以对施工作业进行模拟,在掌握各工序模拟情况后,需要从环境裂缝、地质条件、水文状况等因素入手,调整施工方案,同时还应该合理掌握工程设计要点,明确施工结构位置、高程等参数,掌握这些因素后,便能在极大程度上提升方案设计的合理性,这也是确保施工作业顺利开展的重要方式。
与此同时,利用BIM技术通过可视化、模拟化的优势,通过三维动态模型分析各工序作业情况,并综合分析施工作业方式、工程质量标准、外界环境因素以及建筑类型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工程作业方式不同。为此,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建筑类型,合理分析施工风险指标,同时还应该根据三维模型对风险因素的分析结果,设计施工方案,灵活选择施工技术,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在城市现代化发展期间,高层建筑日益,所以需要利用BIM技术,结合施工各方面要素,分析基坑防护、吊篮安装、支架脚手架搭设等工作的风险因素也异常重要,通过分析结果设计预防方案,并在方案设计后调整BIM模型,通过BIM技术可以为施工单位带来经济效益。
三、BIM技术安全管理应用途径
(一)布置现场
应用BIM技术进行场地规划,需要在模型构建前进行实地勘察,收集建筑工程所在地域的工程信息,掌握土地地质、水文状况、周边环境因素、地层环境,同时应该收集建筑空间数据,并将收集得到的数据录入计算机软件中,生成BIM三维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场地布设。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各方面因素对安全管理造成的影响,确保施工作业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另外,应该根据工程要求,灵活的选择施工方法,组织施工方案,并且需要设计阶段工作计划,通过现场监管,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发挥BIM技术在空间布设方面的优势,通过三维模型进行场地规划,可以利用动态模型,合理设计各建筑的距离,提升方案设计的合理性,确保施工作业顺利进行,避免工程作业期间因为参数设计不合理出现设计变更。
(二)识别危险
施工单位开展施工作业期间,应该灵活地利用BIM技术,在三维模型构建作用下,分析工程的风险因素,同时应该对工程成本、进度以及质量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施工项目可以按照要求,顺利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与此同时,施工期间,利用三维动态模型分析施工存在的危险因素,通过施工危险识别、预防,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BIM技术收集工程信息构建三维模型,对管理人员掌握施工进度、成本、安全管控工作执行情况也有极大的帮助,掌握施工信息并通过技术模型进行风险识别、判断。
(三)现场监控
BIM技术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同时可以实时监管施工进程,管理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并根据工作需要,构建网络平台,进行施工动态追踪,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不断调整数据,发现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并及时制定解决措施,通过工程监管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动态化监管,掌握施工各工序作业情况。另外,各部门可以利用BIM技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工作信息,从而避免工程作业重复等现象出现,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同时,还可以降低施工成本。
结语:
建筑施工期间,应用BIM技术,加强各部门信息的流通情况,通过协调管理,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并构建网络信息平台,在BIM技术应用下,提升数据共享整合能力,各部门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实时掌握施工近况,避免施工存在重复作业情况再次出现,提升施工现场管控力度,这是消除现场危险因素,保障现场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前提。
参考文献:
[1]刘轩,何毅.建筑工程施工级模型精度的浅析与建议[J/OL].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1-6[2020-05-15].
[2]雷丽贞,邓朗妮,廖羚,周峥,苏婷.基于BIM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危险源管理研究[J].广西科技大学学报,2020,31(02):54-59+67.
[3]樊仕俊.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与施工成本控制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20(12):206-207.
[4]冉黎.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评《建筑工程BIM管理技术》[J].工业建筑,2020,50(03):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