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306821976****XXXX 浙江绍兴 312300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础,其目的是勘察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分析地质条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工程所在地做出地质评价。而地基施工处理技术是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使用的地基基础处理的检测与检验技术,与岩土工程勘察关系密不可分。因此,需要深入探讨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将二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共同促进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地基施工;技术
岩土工程勘察通过科学合理地评估该地区的地质,环境和岩土工程状况,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通过应用适当的地基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变形性能和渗透性,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并保证上部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对岩土工程进行详细勘察是很必要的。
1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施工处理的关系
1.1岩土工程勘察影响地基施工处理的质量
在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过程中,地基施工处理工作的质量影响着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而工程前期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又决定着地基施工处理工作的效果。施工单位在开展项目施工前,需要对地基稳定性情况进行分析,然后采用地基失效验算的方法检测地基稳定性的数据,为施工单位制定施工方案提供依据。根据相关数据表明,地基在建设过程中发生变形的原因大多数是在地基上方的压力较强,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地基施工处理工作时需要充分注意这一点。同时,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计划时,需要充分保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质量,一旦出现岩土工程多处地方地基均匀性较差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找出问题的原因,然后做好稳定性的计算,以便及时解决问题。
1.2岩土工程勘察作用于地基施工处理
在建筑项目工程中,有关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重视地基施工处理工作,发挥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作用。如果在岩土勘察工作中,若勘察工作不到位导致数据出现偏差,设计人员在制定方案时也会出现偏差,从而暴露出许多不良工程地质的问题,即使是地基上部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条件达到了效果也会遭受到破坏。因此,需要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准确地反映施工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及岩土体性态的影响,结合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和地基处理等相关要求,进行地基处理技术论证和地质评价,然后做岩土工程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决策建议,做岩土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报告,为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提供依据,保障建筑工程整体施工的质量。
2岩土工程勘察要点分析
通常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需从建筑工程地基设计阶段入手,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作业,结合以往地质勘察结果选取恰当的勘察技术,保障获取到准确的地质数据资料。在岩土工程勘察作业环节需把握以下五项要点:①开展土工试验,针对施工区域的粉土特性进行合理划分、完成土壤颗粒分级,明确用于评价地质条件的各类指标;②依据土粒比重检测标准完成土质土粒检测,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③利用空间勘测技术进行合理布点,通常采用GPS、GPRS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较大空间范围内岩土工程状况、周围不确定性因素的准确勘测,借此提高岩土勘察的便捷性与效率,实现对岩土情况的准确辨别;④落实岩土工程评价,依据工程建设区域的土质条件选取适宜评价方法,确定建筑工程地基承载力与均匀性,借此有效避免工程建设成本浪费问题的发生;⑤完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针对工程所处区域的地质特征、施工条件进行客观分析,为实际施工提供具体建议,保障岩土工程施工质量。
3岩土工程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3.1强夯施工技术
机械强夯法成本和难度都比较低,因而具备了优良的使用性能。在实际的施工中需要根据实际的地质情况进行起重机数量和夯实高度的确定性工作,保证质量。
其工作的原理是在重力的作用下进行地基的承载力提升的过程。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会用到8t~10t的重锤,下落的高度在二十米左右,将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的相互转化,使得地基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力的作用,有效地减少了土层之间的空隙,从而使得地基的密度提升。
3.2水泥灰土桩地基处理工艺
在岩土工程的地基处理过程中,水泥灰土桩的使用主要依靠横向的挤密作用,与普通灰土挤密桩相比,此种工艺属于挤密桩技术的优化工艺。操作原理主要是在原有的岩土结构中,通过打入钢套管的方式形成孔洞,压缩原有岩土的体积空间,形成较为紧密的结构,而后在孔洞内灌注素土、灰土和水泥等混合物,逐层填入并夯实,经过水泥自动冷凝形成牢固的水泥灰土桩体。这种施工工艺可以强化原有结构的支撑力,更重要的是,依靠人工混合材料的加入,可以使桩体成为地基的主要受力结构,使地基施工也能符合二八法则。其对于承载力的提升效用明显。特别是在一些比较软弱的岩土基层中,施工工艺和投入成本会获得更大的经济回报。
3.3换填施工技术
地基施工时,需要使用置换垫层施工的办法,妥善应对地质的状况,针对土地松软情况进行有效解决,有效提高实际施工质量和建筑水平。首先,使用换填法。使用此方式,施工效果十分明显,主要是停止使用原有软件材料,使用新材料进行施工,提高实际承载负荷能力,借助人工、机械方式对相关成分进行去除,用承载系数高、强度大的材料实行填充,提高整体施工建设效果。将软土进行置换的工作,配置好一定程度的换填料进行回填的工作,承载能力大大提升;其次,抛石填筑的办法。此类方式在进行施工时,不强调改变原来的地基材料,借助其他材料对地基的荷载和总体轻度能力进行强化,进行施工时,使用碎石材料,在相关机器的操作性,降低石块产生堆积,降低石块发生软土情况。填筑石块的上方位置,在确保填实高度的基础上要比原地基高五至十厘米,以此对地基进行清理,降低实际上方建筑物实际重量,降低建筑物内在威胁。使用抛石填筑是借助堆积的方式,有效对原来软地基内部水分、空气进行排除,以此提升实际软地基的整体稳定性能。
3.4固化处理技术应用
本技术的应用是将胶凝剂等化学试剂以应用的形式加入,搅拌相应的建筑材料以提高其稳定性。在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合理利用该技术可以控制软土地基的孔隙,逐渐增强土体颗粒的稳定性。目前,该技术在应用阶段的试剂选择通常与市场上的水玻璃、水泥等材料相结合。可靠性逐步提高。通过各种材料的混合与融合,能够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当软土地基的土质发生变化时,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个地基的结构稳定性和强度。固化处理的应用还将细化各种操作方法的分类,除搅拌方法外,还可考虑喷射法、注浆法等技术手段。项目建设完成后,要及时审核验收,逐步提高项目建设的整体效益。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设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岩土工程勘察作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建筑工程施工前,首先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明确施工场地地质环境和水文条件,然后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地基处理技术,保证地基施工质量,为整个工程建设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韩金亮.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8(14):141.
[2]李江龙.试论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处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3):71-73.
[3]刘福鹏.基于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研究[J].城市地理,2018(4):109.
[4]李国峰.岩土工程中勘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8(12):131.
[5]韩亚明.探讨岩土工程勘查中常见技术问题及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0):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