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检修特点与管理路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王雨
[导读] 摘要:本文首先从阐述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基本概念,总结其检修的一般流程入手,随后对当前检修工作中易出现的风险点及相应技术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最后在深入剖析风险点的基础上,探索提出加强检修管理工作、提高供电能力水平的对策路径。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内蒙古通辽  028000
        摘要:本文首先从阐述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基本概念,总结其检修的一般流程入手,随后对当前检修工作中易出现的风险点及相应技术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最后在深入剖析风险点的基础上,探索提出加强检修管理工作、提高供电能力水平的对策路径。
        关键词: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检修典型问题、分析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事业不断推进,居民日常生活和公共建筑运营所消耗的用电量不断攀升。在这种背景下,特高压电网作为我国供电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顺利构筑各级电路协调发展的网络体系,保障电能传输和调节发挥巨大作用。近年来,如何通过科学合理开展特高压交流变电站的检修工作,减少供电安全事故、确保电路正常运行,成为市政工程界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相关定义
        (一)基本概念
        按照惯例,直流电大于等于±800千伏、交流电大于等于1000千伏交流电,也被列入特高压范畴,英文缩写为UHV。本世纪初,我国自主研发的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入使用,由此,特高压便以其提升输电效率、节约土地资源的优势,在我国供电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检修特点
        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具有输电距离远、输电容量大,建设原理复杂、设备众多等特点,检修工作开展不利影响因素较多。同时由于许多变电站的建设地点非常偏远,难以对其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一旦发生事故、而检修作业如未得以及时安排,将会给区域供电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二、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检修流程
        (一)前期准备工作阶段
        1、勘察。在对现存设备运行状况、检修场地条件(包括:周边道路、场内检修通道、水源、电缆沟通道走向、限高情况、高空作业范围等)、设备说明书等检修指导文件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清点检修备品库存,认真解读前期包括临时检修和缺陷处理等在内的检修试验记录,收集整理设备缺陷情况,明确本次检修任务,开展危险点辨识,为制定检修计划提供思路。
        2、制定行动计划。一是核对施工仪器仪表的校验合格证、施工机具检修合格证,确定备品备件试验数量和时间,做好施工车辆、器材、工具、材料准备。二是严格核对检修人员资质证明,做好相关人员准备工作,同时制定任务细化表,对办票、消缺、技改、安全监督、项目责任人等各部门人员的具体任务进行合理分配。三是按照《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和公司、变电站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提出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思路,根据勘察工作中确定的检修内容、检修项目,明确检修时间长度及各环节时间节点,做好具体工期安排。四是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电网负荷情况,制定停电计划,做好应急方案准备。
        3、检修工作。一是进行断、复引线作业及龙门构架登高作业,检查设备停电后原始状态。二是结合红外线测温的情况,重点处理好跨接线、接头处及金具接触方面的缺陷。三是完成压器、电抗器铁芯夹件绝缘测量工作,跟进油渗漏、二次回路检查、绝缘摇测、直阻测量等后续工作。四是编制检修报告,分析评估检修预试结果,同时,配合技术监督部门做好相关监督工作。
        三、检修工作中易出现的风险点[1]
        (一)感应电压影响
        由于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在停电时会产生较大的感应电压,加上两路进线之间的距离较短,如不加以控制,感应电压会不断地升高,甚至达到千伏以上,给正常检修造成障碍。
        (二)介损反接测量数值偏差
        目前应用于电容检测的主要方法为正接法与反接法,但由于两种方法在实际测量过程中采用的测量点不同,所得到的介损结果差距也会较大。


        (三)主变预试后余磁干扰
        检修工作临近结束时,变压器中残存的电磁比较难以消除,如果这部分磁量超过规范要求,将会使电气测量结果精度降低,影响检修工作,严重时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四、风险防范技术措施[2]
        (一)按规定进行预防性试验
        为了减少感应电压对检修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在检修工作正式开始之初,须进行包括绝缘电阻、电容量、介损试验在内的预防性实验,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制定具体防范措施。
        (二)更新介损电容测量仪器
        在实际工作中,积极采用高压变频抗干扰介质损耗测试仪器等新型智能化仪器,普及推广变频抗干扰等先进测量技术,尽可能控制误差,确保测量结果的精度和稳定性。
        (三)保障后续消磁工作
        为减少剩余电磁的影响,,利用退磁仪消除主变电站内所有电磁,可以解决过大剩余电磁引起的电流缺陷,确保变压器的稳定使用,为检修工作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
        五、管理对策路径[3]
        (一)完善管理,为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检修工作奠定基础
        正如前文所述,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检修工序复杂、涉及工种较多、风险点较难防范,为此,检修部门一是应建立或完善责任层层落实制,做到检修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有专人负责;二是严格落实工作票区域检修制度,在确界定运行区域与工作区域的基础上,组织各专业技术骨干协同作战,细致研究每个作业环节,同时,制定相关奖惩措施,通过压实责任,切实加强检修现场的安全管理,有效减少或杜绝高坠伤害、感应电伤人、吊具碰撞设备等问题发生的机率。
        (二)强化培训,提高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检修人员工作水平
        检修部门一是应综合分析区域电网负荷、对外依赖度和保护状态等情况,合理选定检修时间,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二是应继续加强安全作业知识宣传教育,在上岗培训中加大“双钩”或“安全绳”防坠装置使用、仪器仪表牢靠性检查、安全距离判断、吊车吨位和起吊绳具核对、脚手架搭设、烟火禁用等方方面面安全知识的教育力度,促使检修人员对各危险点了如指掌,在具体工作中,做好带电区域与作业区域之间的隔离,落实各项防感应电措施;三是加强安全警戒,将近几年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梳理总结,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提醒检修人员时刻注意存在的作业风险,通过提高自身风险防范意识,将事故发生机率降到最低,力争杜绝各类人身伤亡事故。
        (三)加强检修现场监管,为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检修提供保障
        有关部门应成立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检修专职监管机构,严格执行已批准的检修作业指导书和项目监管任务书,按照检修计划安排安全措施,根据工作票要求、现场设备运行情况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保证在重物起吊、高架车作业、高压试验等关键环节有专人监控,做好标示牌悬挂、高空间距控制,以及设备检查、核对、确认工作,严防二次回路反注流、设备误动、接线错误等造成的人身伤害;二是做好端子箱、汇控柜、接线盒等门盖的及时检查,对蓄电池电压、电解液密度、温度的跟踪测量和记录,降低设备运行风险;三是认真记录检修过程、缺陷处理,及时更正施工质量误差,及时向其项目部负责人汇报检修施工情况。
        结语:综上所述,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检修对于维持我国供电线路安全、经济、高效运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面对当前检修工作中易出现感应电压影响、介损反接测量数值偏差、主变预试后余磁干扰等诸多风险点,除了继续采取按规定进行预防性试验、更新介损电容测量仪器、保障后续消磁等技术措施外,还需检修机构同电力建设企业、有关部门通力协作,一是完善管理,为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检修工作奠定基础;二是强化培训,提高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检修人员工作水平;三是加强检修现场监管,为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检修提供保障,为我国供电基础设施向快向好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胡正勇.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检修典型问题分析[J].华东电力,2014(12).
        [2]王礼伟.福州1000k V变电站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研究[J].能源与环境,2015(01).
        [3]赵理,刘福锁,陈涛,李威,方勇杰,薛禹胜.特高压输电通道上受端城市电网安全稳定特性及防御对策[J].高电压技术,201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