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 浙江金华 321000
摘要:道路路面施工技术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技术体系,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问题,例如路面质量、材料级配、气候因素等等,所以在实际施工当中很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而在施工单位的角度上,如果其没有对这些因素进行充分分析,就无法发现施工技术中的缺陷,导致施工结果不满足规范要求。本文主要针对道路路面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道路路面工程;工程施工;施工技术;存在问题
一、道路路面施工技术存在问题
1、路面不够平整
路面平整度决定了公路路面的舒适性,如施工控制不当、平整度衰减快等。如果道路不平等,就会降低车速,增加颠簸,增加冲击力,损坏车辆,降低舒适度,降低安全性,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工程施工管理不善、工程质量控制不当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路面平整度逐渐降低,路面出现坑洼。主要原因是:基层平整度控制不严,出现波浪起伏,路面施工控制薄弱,摊铺机和压路机操作人员水平低。基准线或滑块失控。从目前公路建设情况来看,滑靴已基本取代了基准线,但仍有其局限性。因此,施工中应严格控制路基的标高和平整度。在保证压实度的基础上,合理控制路面微观结构和外观结构平整度。
2、公路防护结构不均匀
混凝土防护结构表面粗糙,影响美观。首先对支撑模板进行清洗,对所有附件进行清洗,在浇筑时选取刚度、稳定性大的模板。模板之间的配合应拧紧,避免泥浆。其次,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优化,选择合理的外加剂,控制混凝土的搅拌工程。最后,提高混凝土振动质量,防止渗漏。
3、路面开裂现象
当施工季节昼夜温差较大时,混凝土路面和路基的热胀冷缩程度不同,初凝后终凝前易产生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大于混凝土的初始裂缝强度时,路面面板体容易产生裂缝。在进行水泥路面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路基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二、道路路面施工技术措施
1、加强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
(1)加强路面摊铺的技术管理
施工沥青混凝土前,对下承层的标高进行测量,如有软土路基时,确认沉降速率满足要求后再进行施工。对进场的沥青进行质量检验,产品必须附有出厂合格证及质量检测试验报告,不合格的拒收。为保证各层沥青混凝土路面清洁,除做好文明施工,限制车辆通行外,要派专人清扫路面;在施工前用空压机风管吹扫下承层沥青混凝土表面,严禁水洗,以防止渗水对路基及基层造成病害。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搅拌温度和时间。自动测量沥青粗、细集料温度的温度计必须验校合格后方可使用。沥青拌和设备要有成品储料仓,储料仓内有防止矿粉飞扬散失的密封设备。回收的粉尘不得再次使用。为保证工程质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全部由拌和站集中拌和供料,并采用两台摊铺机全断面梯队摊铺法施工。同时,沥青混凝士面层,在正式开工前铺筑100m长的试验段,以确定混合料拌和、摊铺、压实等作业的各项技术参数,施工机械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并据此制定沥青面层施工工艺,确保良好的施工质量和路面施工的顺利进行。
(2)加强路面面层质量控制
路面沥青混凝土铺筑前,检查基层的沉降情况,月沉降速率≤0.3cm时,再进行路面沥青混凝土的铺筑。如果路面基层发生沉降,采取挖除部分基层,用与基层相同的混合料进行补填,重新整形、压实,并重新喷洒乳化沥青,撤布石屑。采用道路清扫车进行下承层浮尘、杂物的清除,严禁用水冲洗下承层,以免造成路基下沉。沥青路面上、下层之间,除清除浮尘、杂物外,对污染的下面层采用喷洒沥青粘层处理,增加上、下层沥青混凝土间的粘结性。但喷洒沥青粘层处理,必须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同时,沥青路面上、下层沥青混合料的铺筑,做到工序间连续作业,提高路面面层工序间的质量,从而保证路面面层的质量。此外,为防止中央分隔带施工对路面施工的污染和有利于路基面排水,中央分隔带渗沟及横向排水管与路槽同时安排施工,中央分隔带、绿化安排在路面施工完毕后进行。当填土、绿化必须提前进行施工时,对施工段沥青混凝土路面用塑料编织布进行覆盖。施工车辆上路前必须保证车辆干净,不掉漏泥土、杂物。
(3)加强路面接缝处理
因为道路工程的规模较大,不可能一次性完成所有浇筑工作,所以在两次不同的浇筑工作当中会存在接缝,接缝在未处理的条件下,其会造成浇筑中断相同的影响,因此施工时需要采用接缝处理技术来进行管理。那么在接缝处理技术当中,首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技术类型,通常在路基路面宽度较为常规的条件下,建议采用冷接缝技术,如果宽度较大则需要采用热接缝技术,其次冷接缝技术当中,需要先对浇筑面周边进行凿毛,完成后进行敷料并采用静压方法、强振压实方法进行压实,每种方法各一遍;热接缝技术当中,在浇筑时要保障新旧浇筑面接缝处重叠,此举是为了保障接缝端两侧受压相同,之后通过压实技术压实2-3次即可。
2、做好道路路面排水设计
在影响路基强度及稳定性的诸多因素中,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不少路基病害的发生都是因水的不断侵蚀所导致的。做好路基排水工作,在路基施工作业过程中,需对施工排水加以特别的关注,避免有水患的发生,以免对路基路面工程作业带来不好的影响。
(1)地面排水
经常使用的地面排水设备包括边沟、截水沟、跌水、急流槽、地表排水管。针对公路排水沟渠,通常则会进行铺砌防护,其中,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地逐渐加以大范围的运用。
(2)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最终目的是能够在短时间将路面区域中的降水加以彻底清除,缩减水从路面的渗入,避免对路基边坡的冲刷,通常路拱横坡应≥2%。
结束语
在我国道路工程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建设规模随之扩充,路面作为公路工程重要内容之一。影响道路路面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在整体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在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及时发现问题,克服一切困难与人为影响因素,在材料、设备方面用于创新,善于利用高科技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促进道路路面施工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杰.公路工程施工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J].工程技术研究,2018(06):53-54.
[2]孙飞飞,张保帅.公路施工技术及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J].智能城市,2017,3(04):164.
[3]张正峰.浅谈公路路基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智能城市,2018,4(5):108.
[4]郝丽静.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15(17):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