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是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全方位监督,其目的在于控制其中的危险因素,保障施工 过程的稳定推进。由于建筑工程本身的施工工序较为复杂,且多为户外作业,容易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因此安全 监督管理工作也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尤其是在大量新型施工工艺加以应用、施工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的新时期,安全 监督管理工作的难度更是不断增加。因此,构建现代化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为建筑工程提供方向引导已经成为大 势所趋。要想推动这一体系的优化运转,就必须协调好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同建筑企业的协调合力,全面落实各类安 全生产法律法规,创设一个更加优质的施工环境。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现状
引言
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是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全方位监督,其目的 在于控制其中的危险因素,保障施工过程的稳定推进。由于建筑工程本 身的施工工序较为复杂,且多为户外作业,容易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因 此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也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尤其是在大量新型施工工艺 加以应用、施工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的新时期,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难度 更是不断增加。因此,构建现代化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为建筑工程提供 方向引导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要想推动这一体系的优化运转,就必须协 调好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同建筑企业的协调合力,全面落实各类安全生产 法律法规,创设一个更加优质的施工环境。
1 安全监督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00 多年前,在没有任何现代化机器设备的情况下,人类修建了伟大的 水利工程——都江堰。2000 多年后的 2008 年,发生了举世震惊的汶川大地 震,震级达到了 8 级,都江堰仍岿然不动,基本没受影响。然而,就在都江 堰周边地区,尤其是汶川各个学校校舍,市民住宅区等却塌方严重,崭新的 校舍,房屋在转眼之间化为一片废墟,上千名学生老师因此丧生。 很多人发出疑问,为什么在经济和科技都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建筑工程 的质量却如此不堪一击?难道是我们经过长期钻研,发明创造出的现代化设 备还比不上 2000 多年前的建筑水平吗?是科技出了问题,还是经济出了问 题,机器设备出了问题?都不是。归根结底,是人出了问题,人的意识,人 的思想,人的观念,人的行为出了问题,越是进步的新时代,越需要监督和 管理。如果没有一个有序的生活工作环境,没有法律法规的硬性约束和管制, 人类会在无止境的欲望的驱使下,不顾道德,轻视他人生命安全,社会各行 各业的生产建设将陷入瘫痪。没有安全生产为前提,人的生命和财产就无法 保障,人们所追求的经济利润,也会随着安全事故的发生而化为乌有。 无论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还是高品质的居住环境,或者是文化艺术 方面的精神享受等等,这一切要想得到实现,必须以安全作为前提。这 就是安全监督管理为什么会存在,以及为什么必须存在的原因。它不光 是建筑工程的需要,更是全社会人类的需要。
2.新时期优化建筑安全监督管 理工作现状分析
2.1施工安全管理方面体制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建筑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尚不成 熟和不完善。这些缺陷不仅体现在制度上, 而且在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上也较低,难 以满足当前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要求。此 外,目前常用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和 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些管 理模式只是盲目追求施工进度,忽视施工 质量,从而给整个建设项目的施工埋下巨 大的安全隐患。
2。2政府安检工作效率低下,监督执 法职能严重受限
当前,我国施工安全监 督检查的工作内容和模式主要是以传统模 式为基础,而随着新时期项目建设规模和 数量的不断增多,导致安检人员的工作量 也在不断增加,且更为繁杂,因此,高强 度的工作量以及沿用传统的工作方法,直 接导致安全监督工作效率低下。
2.3安全监督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安 全监督工作人员在建筑工程中有着极为重 要的作用,作为安全的主要负责人,安全 监督人员责任重大,所以他们应当具备较 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的管理知识,能够根据工程中各种状况开展工作,将安全管理 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但是目前部分建筑 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者对自身工作重要 性认识不足,没有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存 在侥幸心理,极少到施工现场实地考察, 了解安全状况,从而不能有效消除安全隐 患,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
3 新时期优化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3.1 强化建筑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意识
建筑企业是直接负责建筑工程施工的主体,因此安全生产的实现首 先需要依托于建筑企业对于安全施工的重视,只有企业主要负责人形成 对于安全生产的认同,才能在决策层面形成良好的施工导向,并贯彻到 后续的施工环节。同时,建筑企业是负责安全生产投入的主体,施工过程 中的安全设施配备等均需要企业的资金投入,只有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 的安全意识,才能在资源支持上予以倾斜,为建筑施工提供坚实的安全 保障。除此之外,建筑企业主要负责人还承担着同建设行政部门相互沟 通的职责,其安全意识的提高,可以为推广最新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政 策提供基础。具体来说,要从如下方面强化建筑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 意识:①再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时要组织专门的企业负责人培训小组,采 用案例教育的形式,建筑企业的参加施工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经济效益, 因此在案例教育中也应当强调违规生产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破坏,从而 引导企业主要负责人形成对于安全生产的强烈认同。例如,以某一违背 安全生产操作的企业作为案例,强调其因此遭受的损失,如停牌、吊销安 全生产许可证甚至主要负责人受到刑事惩罚等;②采用分级约谈的方 式,所谓“分级”指的是本区域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的分级。在实践 中,可以由建筑工程所在地的安监站站长开展约谈,指出施工中存在的 安全问题,给出改进参考,并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工作;之后开 展相应的检查工作,如果其安全管理仍然存在诸多漏洞,那么就要由上 级主管领导进行约谈。这种分级的方式,可以为建筑企业主要负责人提 供清晰的参考,同时分级的形式也可以营造出严肃的安全管理氛围,让 主要负责人“带着人物”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3.2 开展安全技术一体化建设
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需要与技术紧密结合,尤其是对于复杂性极强 的建筑工程来说,更是要开展安全技术一体化建设。如果缺乏技术支撑, 那么安全管理会在实际过程中显得乏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督促企 业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工作,并为其提供方法引导,尤其 是要注重理论同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施工的过程中,建筑企业要做好对 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与培训工作,既要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又要 提高其发现安全问题、总结处理方法的能力。同时,要将安全管理控制水 平与项目管理人员绩效直接挂钩,并通过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以落实, 引导项目管理人员自觉落实安全生产的相关职责,主动规范自身行为, 提高其执行安全管理任务的实践能力。
3.3 突出重点,严格把控重点危险源监管工作
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落实,需要坚持重点论,尤其是对于建筑工程 这一复杂项目来说,如果不能突出重点,则很容易使得监督工作陷入混 乱。因此,必须严格把控重点危险源的监督工作,针对事故多发的主要位 置强化监管,尽可能压缩安全隐患滋生的空间,同时,及时出现了安全事 故,也能在第一时间加以精准处理,有效降低建筑企业的人员伤亡与经 济损失程度。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在重点危险源的监管工作中就要把握 如下要点:首先,要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评价标准体系并加以大力推广, 当前我国关于重点危险源的学术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亟待在实 践中加以具体规定,以形成直观的影响效用;其次,做好危险源备案登记 工作,确保监管工作以及可循;除此之外,要实现对于建筑现场施工中重 大危险源的实时动态监控,一旦发现其中存在安全隐患,应当立即停止 相关作业,直至问题接触后才可以继续施工。同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 应当明确要求企业将施工过程中的重大危险源监管情况进行上报,从而 便于主管部门掌握安全生产的最新动态。
结语
要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必须做到各级党委政府、监管 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齐抓共管,各尽职责。全面落实企业 主体责任。笔者介绍了某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时发现的施工现场 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了强有力措施,文中难免疏漏,敬请批 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郎丰星.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8(24).
[2]刘艳.建筑施工中如何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J].江西建材,2018(04).
[3]王小红.建筑施工中如何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