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生产质量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王艳琴
[导读] 摘要:随着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迅速,国内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越来越多,运营的安全性也就逐渐引起广泛重视。
        中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111
        摘要:随着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迅速,国内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越来越多,运营的安全性也就逐渐引起广泛重视。然而,作为运营中关键设备之一车辆的运营安全也就凸显其自身的特点,作为运营公司着重的工作内容便是车辆的维修工作。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生产质量
        1车辆主要系统故障分析及预防措施
        1.1车门
        车门故障率主要集中在门控器、电磁铁以及电机故障三个方面,其中门控器占车门故障率的53%,电磁铁占32%,电机占11%。
        1.2列车广播
        列车广播系统检修故障类型分散,主要共性问题为:客室乘客紧急报警对讲时有杂音,经现场确认均为紧急报警对讲装置扬声器及麦克风音量调节过大,导致声音信号叠加增强后产生,通过对音量调节解决此问题。
        1.3内装
        内装检修故障主要集中在设计缺陷方面,已通过技术改造解决此类问题。地铁1号线内装运营初期主要典型故障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司机室间壁门门碰松动,主要是门碰安装位置不当造成,设计时门碰是垂直安装,开关门时受到水平方向间壁门的碰撞,容易松动损坏。地铁1号线间壁门为大连赛格迪生产,由厂家改造,将门碰座由原来固定到地板上的方式改为固定到间壁立面上,采用磁力吸碰形式。
        (2)司机室间壁门合叶松动,主要原因为合页固定螺丝强度不够造成,通过技术改造采用新型材合页,在安装折页处的间壁门上安装固定座,用铆钉铆接,将M3的螺钉更换成M5的内六角螺钉固定折页,螺母与固定座连接。
        (3)标识破损缺失问题,主要是残疾人标识和老弱病残标识,原因为该标识粘贴位置乘客容易接触,破损概率较大,因此在标识张贴位置选择时应考虑乘客不易接触的地方。
        (4)扶手吊带夹板裂纹的问题,发现数量较多,将扶手吊环夹板更换为不锈钢材质。
        (5)扶手吊环边缘破损问题,破损位置均在尼龙手环与金属接头连接处,破损面均为同一个平面,该面边缘处存在应力集中,工艺强度不足导致,将故障件进行更换
        (6)残疾人扶手松动,发现车辆运营中固定扶手被乘客靠压受力,固定螺栓受横向剪切力,容易出现滑丝,该问题属于设计不足,由车辆厂优化设计方案。
        2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日常线路检修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线路日常检修,是在消除车辆运行的先期故障。一般的日常线路检修有三种模式,一是日检,二是双周检,三是三月检。日常检修多是以外观与功能测试,主要是为运营供车服务,日常检修不需要使用大型专业检修设备,主要是以检查坑和作业平台为主,对车辆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日常检查集中在运用库内,对车辆段的设置有停车列检线以及双周检线等检修线路。停车线检线,是针对列车回段停放以及车辆日检的线路,因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多数都是非全日制运营,车辆运营结束后进行日检就不会影响次日的运营,不需要进行检修停时。停放线路以及日检线路能够合并设置停车列检线,满足列车的停放、清洁以及整备等多种要求,以保证次日列车的正常运转。检修坑主要是为了方便检修人员对车底以及两侧进行日常检修。从检修设备以及相关配置来看,日常线路检修的难度不大,每天停运后进行检查也不会影响正常运营,能满足日常检修以及交通车辆运营要求,切实提升运营车辆的线路安全。


        3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与保养工艺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应以车辆运行的技术状态为核心,完善与优化检修和保养工艺,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维护与保养工作。车辆检修的重点集中在电池、机车链接部位构建以及接线系统等关键部位上,保养工作也要以这些部位为主,合理选择与组合维修工作技术方法。例如,在车辆内部电池保养中,应合理选择相应的调节装置开展各项保养与维护工作,每日进行通电电流供应测试,依据正常运行对电池电量的运行要求,安装相应的调节装置进行电流控制,实现对电池的保养与维护。检查与测试电池供电后,还要对内部接触不良等问题,进行线路位置的加固工作,确保各个接线部位与接头紧密相连,以避免运行时出现脱落或接触不良等情况,杜绝这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加之,机车连接部位构件检查中,应做好相应的清理工作,为避免有杂物或者是垃圾附着,定期用润滑油进行保养各个控制节点的保养,保证构件链接的流畅性。此外,还要做好接线系统的检查,科学性进行检查与区分,为避免检修时发生线路混乱,应明确不同的线路链接系统,做好相应的标记,并在维修与保养完成后再次进行测试评价。列车在进行检查与保养中,要按照清洁、检查、调整、紧固与润滑以及易耗零件的更换各项标准,有序地展开各项检修工作。鉴于此,在实际检修中应明确工艺标准,从外观检查与功能测试入手进行检修评价,还应增加对车底受电弓以及空间的检修测试,通过测试掌握车辆的实际机械检修状况,确定车辆运行的实际技术状态。
        4故障维修质量管理
        4.1故障处理管理
        ①正线故障管理。1)正线运行发生故障时,按照《行车组织通用规则》规定实施故障处置。车辆段内运行发生故障时,检调得到场调通知后,将安排检修人员上车处置故障,并将最终处置结果通报场调。2)回库电客车故障处理流程按照《车辆检修调度手册》规定执行。接检调通知后,各班组、责任人、质保单位必须立即抓紧时间对故障进行处理,并及时如实反馈处理情况,明确处理意见。3)对重点故障,作业单位专业带头人应跟踪故障处理进度和情况,督促质保方或指导作业人员尽快解决。4)对正线产生影响(晚点、清客、下线等)的故障,在故障处理完毕后应编写故障分析报告,包含故障原因、处理措施、整改方案等等。5)如发生晚点以上事件的故障在回库后未能找到故障原因的,研究确定该车是否上线使用,按照《行车组织通用规则》规定执行审批,并制定跟踪措施,防止运营事故的再次发生。②检修故障处理。1)对于日常检修中发现的故障,作业单位应立足于自身对故障进行处理,无法处理时应向上级工程师汇报,在上级工程师指导下做好相关工作,必要时可向原厂家请求技术支持。2)故障涉及到关键部件更换时,如有序列号,需要在故障单中注明所更换的新旧部件的序列号,并及时更新列车履历本。
        4.2部件更换、对调管理
        ①部件更换。1)更换部件前,需确认新换部件的状态良好。2)更换关键部件(有序列号)时,需详细记录上下车部件的信息,主要有日期、车辆号、位置、部件名称、部件序列号、作业人、故障单号(如有)等。3)各专业工程师应每月至少检查1次所属系统部件更换台账,及时掌握部件更换动态。②部件对调。1)部件调换仅限于车上故障的判断,作业单位对调车辆上的部件时,应及时填写部件对调记录表,并向相关负责人汇报。2)轮值工程师负责审核当天部件对调台账的填写。3)各专业工程师应定期检查所属系统部件对调台账,及时掌握部件互换动态。
        5结语
        城市轨道车辆检修比较复杂,需要从整个交通体系的正常运转角度,进行统筹协调与规划,对关键部位进行全寿命周期性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配合日常检修等,切实完善车辆检修制度。
        参考文献:
        [1]代兵.试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工艺[J].科技经济市场,2017(11):15-16.
        [2]王子豪.浅谈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修制度[J].科技资讯,2017,15(32):114-115.
        [3]李达威.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模式及建议[J].建材与装饰,2017(11):226-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